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市从1991年以来,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监测工作按照卫生部急性迟缓型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建立和确保系统的敏感性和主动性,以进一步巩固消灭脊灰成果,经过多年的监测全市从1991年至今无脊灰野病毒的病例报告。我市的AFP病例15岁以下儿童报告率均在1/10万以上,从1996年开始各项指标均达到规定要求。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了解宁波市应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AFP)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后,有效地控制脊灰发病率的效果,为进一步巩固消灭脊灰成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宁波市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收集2014—2021年在宁波市所有监测医院就诊的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分析。  结果  共报告3 602例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病例,其中男生占54.58%,女生占45.42%,18岁及以上年龄组为高发人群,发病时间主要呈现5—6和9—10月2个高峰。可疑食品以肉与肉制品占比最大(21.11%),病原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诺如病毒11.20%、副溶血性弧菌3.30%、沙门菌1.77%、致泻大肠埃希菌1.30%和志贺菌0.18%。  结论  宁波市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主要可疑食品以肉与肉制品为主,主要致病病原体为诺如病毒,需加强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宁波市第二类疫苗使用情况,为改进第二类疫苗接种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宁波市第二类疫苗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宁波市第二类疫苗的品种逐年增加,但总使用量趋于下降。无细胞百白破、甲肝灭活、狂犬病疫苗的用量大幅下降,HIB、7价肺炎、轮状病毒、乙脑灭活、脊灰灭活以及23价肺炎疫苗的用量上升。结论:宁波市第二类疫苗使用量主要受扩大免疫规划的影响。对疫苗知识的宣传、接种知情告知工作的规范等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二类疫苗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宁波市儿童家长肺炎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提高肺炎疫苗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6个接种门诊,选择380名孩子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家长肺炎疾病的知晓率在24.08%-69.66%之间,肺炎球菌相关知识的了解率在40.39%-67.97%之间。20.89%的家长给孩子接种过肺炎疫苗,本地(24.62%)与流动儿童接种率(16.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82,P=0.058)。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有肺炎疫苗(58.78%)、对其疗效存在疑虑(56.62%)和疫苗的价格太贵(53.76%)。83.84%的家长表示希望了解肺炎的有关知识。结论宁波市儿童家长的肺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儿童肺炎疫苗接种率低,需开展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以提高接种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