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了解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恒龋患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推动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工作有效进行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共选取3 839名7,9,12,14岁回族和汉族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记录恒牙龋患、龋失和龋补情况,计算龋患(D)率、龋失(M)率、龋补(F)率、龋失补(DMF)率、龋均,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总体恒牙龋患率、龋失率、龋补率分别为19.6%,4.0%,2.0%;回族学生龋患率、龋失率(23.2%,4.9%)略高于汉族(16.9%,3.3%);女生龋患、龋失、龋补率均高于男生;乡村龋患率高于城镇;年龄越大,龋患、龋失、龋补率越高(P值均<0.05).总体龋患牙数构成比为42.0%,回族学生高于汉族(42.4%,29.2%).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恒牙龋均为0.50,回族龋均(0.6)高于汉族(0.42).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民族、性别、年龄、片区及正常、消瘦学生对恒牙龋患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恒龋防治及治疗状况还需进一步提高,尤其需注重回族、乡村、女生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2.
了解我国五大少数民族2014年7~18岁学生耐力素质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和朝鲜族7~18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同年龄、同性别全国汉族学生的耐力跑测试时间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Z评分;将耐力跑测试时间≤同年龄、同性别全国汉族学生的耐力跑测试时间第25百分位(P25)时间值确定为耐力素质好.结果 2014年五大少数民族7~12岁学生耐力跑时间男生在120.7~ 132.4 s之间,女生在126.4~ 143.7 s之间,男、女生均以蒙古族学生时间最短,维吾尔族学生时间最长(P值均<0.05);13~15岁学生耐力跑时间男生在272.3~ 309.1 s之间,女生在257.3~286.4 s之间,男、女生均以蒙古族学生时间最短,男生以壮族时间最长,女生以维吾尔族时间最长(P值均<0.05);16~18岁学生耐力跑时间男生在251.1 ~ 282.7 s之间,女生在251.5~271.7 s之间,男生以蒙古族时间最短,女生以回族时间最短,男、女生均以朝鲜族时间最长(P值均<0.05).五大少数民族男生Z评分在-0.29~0.30之间,蒙古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朝鲜族(F--141.236,P<0.05);女生Z评分在-0.10~0.75之间,蒙古族<回族<壮族<朝鲜族<维吾尔族(F=270.137,P<0.05).五大少数民族男生耐力素质好检出率在16.2%~37.0%之间,壮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x2=430.060,P<0.05);女生检出率在10.3% ~ 26.5%之间,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x2=272.290,P<0.05).结论 五大少数民族中蒙古族学生耐力素质最高,且高于全国汉族学生;回族学生耐力素质接近全国汉族学生;维吾尔族女生耐力素质低于其他民族学生.  相似文献   
3.
分析宁夏地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与体能相关因素的关联,为该地区中小学生贫血提供多种防治途径.方法 资料来自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共选取3 633名7,9,12,14岁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浓度,采用HemoCue法诊断贫血.结果 宁夏地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8.4%.其中女生高于男生,低年龄组高于高年龄组(7,9,12,14岁组分别为11.4%,10.0%,6.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48,28.08,P值均<0.05).50 m跑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成绩优秀组贫血患病率最低.耐力跑成绩良好、合格的学生贫血患病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0 m跑、耐力跑成绩均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宁夏地区农村、女生贫血患病率依旧较高,体能成绩与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有关联.应加强教育宣传,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生贫血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联性,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体质和健康调研的7,9,12和14岁年龄组3 747名回汉族中小学生,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定的贫血诊断标准,根据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人体质量指数(BMI)分类标准和2014年颁布的国家卫生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WS/T 456-2014)评定营养状况.结果 回、汉族学生总体贫血检出率为4.7%,汉族学生贫血检出率(2.6%)高于回族学生(2.1%),农村学生(5.5%)高于城市学生(3.9%),女生(6.1%)高于男生(3.4%)(x2=4.17,P<0.05).在贫血学生中,回、汉族学生轻度贫血检出率分别占3.2%,3.5%;中度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3%,1.2%;汉族学生无重度贫血,回族学生重度贫血检出率为0.2%(x2=7.77,P>0.05).不同经济片区中,中等片区回族学生贫血率最高(4.1%),其次为好片区汉族学生(2.1%),差片区回族学生未检出贫血者.汉族学生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5%,42.1%,5.7%,3.6%,回族学生分别为4.4%,32.0%,4.3%,2.4%,不同民族间营养状况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P>0.05).各个年龄组中,12岁学生贫血检出率最高,为1.7%,其次为14岁学生.结论 回、汉族学生贫血检出率不同,应重视农村学生的贫血防治知识教育,尤其要加强青春期少女的健康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好的片区,进行贫血知识教育,提倡合理膳食;加强学生贫血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小鼠上游移码因子1(UPF1)蛋白多克隆抗体并探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UPF1蛋白的表达。方法构建UPF1蛋白表达载体,制备并纯化兔抗小鼠UPF1抗体;诱导3T3-L1细胞分化,并用免疫共沉淀(Co IP)方法观察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UPF1蛋白的表达。结果 1)制备了效价≥64万且与重组m UPF1蛋白和天然m UPF1蛋白均有很强的特异性结合能力的兔抗小鼠UPF1的多克隆抗体;2)小鼠3T3-L1细胞成脂诱导过程中UPF1蛋白表达量未发生明显变化;3)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UPF1蛋白与UPF2蛋白相互作用增加。结论 1)以m UPF1蛋白C端550个氨基酸为抗原制备的抗体能够有效识别m UPF1蛋白;2)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UPF1蛋白与UPF2蛋白互作增强。  相似文献   
6.
分析宁夏回、汉族小学生乳牙龋患、龋失和龋补的流行情况,为宁夏地区开展小学生乳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宁夏地区回、汉族小学生共2 873名作为调查对象,并进行口腔检查,记录乳牙龋患、龋失和龋补情况,分析乳龋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族学生的龋患率、龋失率(43.4%,18.8%)均高于汉族学生(41.3%,12.6%),而龋补率(4.3%)低于汉族学生(6.3%).男生的龋失补率和龋补牙数构成比(49.1%,6.8%)高于女生(47.8%,3.2%).乡村学生的龋失补率(51.4%)高于城镇(45.6%),而龋补率及龋补牙数构成比(14.4%,2.1%)低于城镇(16.1%,11.4%).回、汉族7岁学生的乳牙龋失补率、龋患率、龋失率和龋补率最高,而12岁组学生最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民族、年龄、城乡和营养状况对学生乳龋患病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108,0.548,1.593,1.395,P值均<0.05),回族、7岁、乡村和肖瘦学生更易患乳龋.结论 宁夏地区小学生乳龋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相关防治措施,并重点关注回族、男生、乡村、消瘦学生的乳龋患病及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宁夏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的民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宁夏学生贫血的干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择宁夏回、汉族7、9、12、14岁四个年龄段3 74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贫血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 宁夏中小学生总体贫血患病率为8.1%,回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8.7%(140/1 615),略高于汉族学生的7.7%(165/2 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P=0.01)。回族学生轻度贫血检出率为7.2%,中重度贫血检出率为1.4%,汉族学生分别为6.4%、1.3%。在低年龄组中,回、汉族学生的贫血患病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汉族学生中,年龄(9岁OR=0.53,95%CI:0.33~0.85,P<0.05;12岁OR=0.51, 95%CI:0.32~0.82,P<0.05)、营养不良(OR=0.63,95%CI:0.45~0.87,P<0.05)与贫血患病有关;回族学生中,性别(OR=1.65,95%CI:1.15~2.36,P<0.05)、年龄(9岁OR=0.35,95%CI:0.21~0.58,P<0.05;12岁OR=0.54, 95%CI:0.32~0.92,P<0.05)与贫血患病有关。交互作用分析发现,民族与女生、乡村、12岁、14岁学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针对回、汉族的不同民族差异制定贫血防治措施,建议增加回族学生饮食中含铁食物的摄入,关注贫血间的性别、城乡差异,进而提高宁夏回、汉族学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分析中国五大少数民族7~18岁学生营养不良的流行现状,为少数民族学生的营养不良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少数民族中人数大于100万的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和朝鲜族7~18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14年颁布的国家卫生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WS/T 456-2014)进行儿童营养状况评价,分析各民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的年龄、性别与城乡差异.结果 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和朝鲜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5%,11.7%,13.3%,15.6%和6.8%,生长迟缓检出率分别为0.8%,0.2%,5.2%,3.0%和0.8%,中重度消瘦检出率分别为1.0%,4.5%,2.5%,4.9%和2.2%,轻度消瘦检出率分别为2.6%,7.0%,5.7%,7.6%和3.8%.结论 2014年少数民族学生营养不良有较大改善,但壮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依然较高,维吾尔族学生生长迟缓现象严峻.  相似文献   
9.
了解中国中小学校校内食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食品安全及卫生管理现况,为提高中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及卫生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全国17个省份没有校内食堂的中小学校1636所,通过问卷收集学校食堂卫生相关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学校类型之间调查指标合格率的差异.结果 食堂内外环境卫生状况良好的学校占91.0%,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状况良好的学校占92.8%;总体卫生水平城区学校优于乡镇学校,非寄宿学校优于寄宿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82,23.41,P值均<0.01);拥有独立的食品出售场所的学校占67.1%,拥有独立的食品库房的学校占98.7%;就餐区设有洗手设施的合格率为94.7%,食堂距离污染源的合格率为92.5%;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的持有率分别为99.0%和99.5%;学校建立的食堂安全规章制度包括食品留样制度的学校占98.7%,而包括校长陪餐制度的学校仅占61.5%.结论 中国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及卫生管理的现况整体较好,但还有少部分食堂未达到标准要求.需要学校和相关行政部门(市场监管、卫生和教育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为学生提供一个卫生、安全的校内食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