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伤性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出血是眼外伤的严重病症。我院近10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眼内出血,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王永新 《中外医疗》2014,(27):195-196
目的探究成人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为HIV/AIDS合并肺结核提供诊治基础。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9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实验室检查、血清抗体测定、CD4细胞计数测定、影像学检查等临床分析,观察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98例患者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出现率达69.39%,咳嗽、咳痰、咯血呼吸系统症状出现率达94.90%;抵抗力严重下降出现率达100%,在检查方面抗HIV阳性率为100%,但仅有39.8%的患者PPD和痰涂片阳性。还有少部分患者出现白细胞和CD4淋巴细胞的异常。此外(80.61%)患者X线提示双肺肺肺纹理不清。CT检查提示63.27%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空洞和弥漫浸润性病灶和多发肺内结节,50.00%例患者有淋巴结肿大,12.24%肺空洞,9.18%)患者出现粟粒性阴影,1.02%)患者出现肺门占位性病变。结论大多数该病症患者均会出现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和免疫力下降、肺部影像学异常等特点。所有人抗HIV均为阳性,其中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白细胞和CD4淋巴细胞计数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煤矿工人慢性疼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某矿业集团所属煤矿720名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明疼痛程度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等。结果煤矿工人的慢性疼痛患病率为56.5%,慢性疼痛的最常见部位为腰背部(70.2%)、膝关节(27.1%)、胃部(22.3%)、肩部(17.7%)。班制、性别、营养状况、吸烟等为煤矿工人慢性疼痛患病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煤矿工人慢性疼痛发生率较高,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管理者应积极开展职业防护教育并加大保护措施,做好其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吡拉西坦片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浆法,以水为溶剂,转速为100 r/min,20 min 时取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4.6 mm ×250 mm,5μm)为固定相,以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测定吡拉西坦的溶出度,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吡拉西坦在0.05-0.15 mg/mL 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 =1939.5C +374.45(r =0.9993)测定吡拉西坦平均回收率为99.5%(RSD =0.44%,n =12)。结论:增加吡拉西坦溶出度检查项极为必要。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正确,为完善吡拉西坦片的质量标准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内皮素(ET)-1在经皮冠脉介人术(PCI)后再狭窄的意义。方法对30例经皮冠脉介人术后患者进行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随访,造影证实再狭窄5例,共7处病变;无再狭窄25例,共34处病变。测量并比较两组内膜组织覆盖厚度、最狭窄处血管管腔面积、最狭窄处支架面积等,计算支架的最大内膜组织覆盖面积及支架的内膜组织覆盖面积百分比。术前及随访时均行MMP-9及ET-1检测,比较两组PCI前后MMP-9和ET-1的变化。结果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有更大的内膜组织覆盖厚度、内膜组织覆盖面积及更少的最小管腔面积。术前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的MMP一9和ET—l浓度均无明显差异;术后再狭窄组的MMP一9、ET一1浓度明显高于非再狭窄组(P〈O.05);术后再狭窄组MMP-9、ET-1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非再狭窄组术后MMP-9、ET-1浓度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可能与MMP-9水平(P〈0.01,OR=1.84,95%CI:1.38-2.43)和ET-1水平(P〈0.0l,OR=1.37,95%CI:1.19~2.57)呈正相关。结论PCI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MMP-9和ET-1水平较术前升高。MMP-9及ET-1可作为预测冠脉再狭窄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鼠和大鼠灌胃后天芪航力方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试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CD-1(ICR)小鼠,灌胃给药,给药后观察14 d,记录动物死亡及不良反应症状;反复给药毒性实验采用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26周,给药13周、26周和停药4周后,分别取样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病理形态学、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天芪航力方提取物小鼠急性口服毒性的最大剂量大于120 g.kg-1,该剂量相当于临床拟用量的246倍;长期毒性实验低、中、高3个剂量组1.60、3.21、11.42 g.kg-1(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10、20和71倍),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及主要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和异常改变,肉眼观察用药组动物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外观形态、颜色均无异常改变,光镜观察也未见各脏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异常。结论高剂量的天芪航力方提取物对实验动物无明显毒性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弥散功能检测意义。方法选择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肺通气功能检查,CO弥散测定,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肺泡毛细血管血容量等。结果中度组到极重度组DLCO、Dm、Vc占预计值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下降也逐渐显著。DLCO与Dm的相关系数为0.899,与Vc的相关系数为0.874,P均<0.01,Dm与Vc的相关系数为0.821,P<0.01。DLCO、Dm、Vc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显著线性相关性(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肺弥散功能障碍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发展而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住院的58例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危重患者行主动脉球囊反搏安装术(IABP)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17例,难治性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41例。结果 55例成功撤离IABP,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救治成功,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4.8%。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男性大学生最大摄氧量(VO2max)、心功能适应指数和体力劳动能力(PWC170)情况,分析VO2max的变化及其与后两者的关系.方法 对322名男性大学生运用二级阶梯负荷实验法测定心率变化,依据公式计算VO2max、心功能适应指数和PWC170值.结果 322名男性大学生VO2max均值为(43.41±3.68)ml/(min·kg);心功能适应指数均值为(99.19±14.10);PWC170均值为(940.82±188.07)(kg·m)/min;按照VO2max的等级分组,发现随着VO2max的增高,心功能适应指数和PWC170也逐渐升高;VO2max<44 ml/(min·kg)组与VO2max≥44 ml/(min·kg)组心功能适应指数和PWC170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男性大学生心功能适应指数和PWC170的变化与VO2max呈显著相关.即VOzmax水平高者,心功能适应指数和PWC170的水平也高.提高大学生VO2max水平对增强学生体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