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0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是很复杂的学科。医学的处理对象是人,而人体结构是很复杂的,我们还没有完全探索清楚。而且由于涉及到人的生命,很多治疗、药物不能直接在人身上进行探索,只能在动物身上试验。很多时候,药物在动物试验的时候很有效,但是到了  相似文献   
2.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新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有约13000名神经外科医师,约2200个神经外科科室,形成了以临床实践为特色的中国神经外科事业。  相似文献   
3.
硫唑嘌呤与甲基强的松龙防治慢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单用硫唑嘌呤及与甲基强的松龙合用,对慢性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成年家犬,于实验第1天和第4天分别在枕大池穿刺注血(0.3ml/kg),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观察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单用和与甲基强的松龙合用对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并进行椎动脉造影、管壁自由基测定、管壁组织学检查等观察其疗效。结果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7天,硫唑嘌呤组的基底动脉口径为87%±26%,管壁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为0.03±0.01nmol/L;硫唑嘌呤+甲基强的松龙组分别为93%±20%和0.02±0.01nmol/L;而对照组为53%±19%,LPO含量为0.11±0.05nmol/L。组织学检查发现硫唑嘌呤组及硫唑嘌呤+甲基强的松龙组的血管壁结构破坏明显,较对照组轻。结论免疫抑制剂能够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慢性脑血管痉挛,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血管壁的损害;联合应用比单用药量少,效果大。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脑血管痉挛(CVS)十分复杂难治,对其研究已有40余年历史,现将积累的资料综述如下。 1.脑血管痉挛研究的进展 1895年,英国医生Gull报道了第1例脑血管痉挛病人。他通过尸检发现,病人一侧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破裂,并见大量血液沉积,同侧大脑半球明显脑软化。1949年有2篇报道初步提出红细胞主要引起脑膜反应,脑缺血性变  相似文献   
5.
鞍膈内型颅咽管瘤的手术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颅咽管瘤可以起源于鞍膈下的垂体前叶或鞍膈上的垂体柄,因此,颅咽管瘤可以分为鞍膈上型和鞍膈内型。鞍膈上型颅咽管瘤(图1a)的囊壁外表面直接与蛛网膜或脑实质接触,显露肿瘤后直接剥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海绵窦瘘60例治疗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报告我科收治的60例颈动脉海绵窦瘘(CCFs),对32例进行随访,时间从1.5年至23年平均45月。在历时24年中,治疗方法包括颈动脉结扎、开颅铜丝导入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球囊栓塞等。本文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讨论,其中以颈内动脉球囊栓塞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巨大岩斜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报告15例巨大岩斜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分析15例巨大岩斜肿瘤的临床及影响像学特征,手术方法,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5例术后颅神经损害症状加重,2例无任何颅神经损伤症状,8例颅神经症状同术前。结论:巨大岩斜肿瘤采用幕上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可全切除肿瘤,熟悉该入路的显微解剖知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颅神经损伤率。  相似文献   
8.
可脱性球囊栓塞颅内动脉瘤引起瘤体增大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脱性球囊栓塞颅内动脉瘤引起瘤体增大一例石祥恩,王忠诚,戴建平,赵继宗应用球囊导管技术栓塞颅内动脉瘤国内外均有报道(1)。我们在用可脱性球囊栓塞颅内动脉瘤治疗中,遇到一例栓塞后动脉瘤增大,临床症状加重病人,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患者女58岁。阵发性左偏...  相似文献   
9.
手术切除血管内栓塞后巨大脑血管畸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报告15例巨大动静脉畸形栓塞后手术全切除。男9例,女6例,年龄20~43岁(平均29.4岁)。无手术后死亡,仅2例术后肌力弱和偏盲。经随访肌力差1例已恢复。栓塞后再手术切除巨大动静脉畸形的作用如下:(1)应用氰基丙烯酸异丁酯(IBCA)栓塞供应动脉有助于手术时分离血管畸形;(2)术前应用IBCA栓塞大的血管畸形叮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3)栓塞后分期手术切除动静脉畸形可减少正常灌注压突破发生的危险,使原认为无法手术的动静脉畸形变为可以手术。  相似文献   
10.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脑干及其附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37例脑干肿瘤患者进行术中BAEP实时监护,试图阐明BAEP术中变化的特点、敏感指标,评判其临床应用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1996年10月~1999年10月入院的脑干肿瘤患者37例,其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10~46岁,平均35.1岁。所有患者经核磁共振检查,肿瘤位于中脑26例、桥脑7例、延髓4例。病理改变包括胶质母细胞瘤2例、星形细胞瘤15例,生殖细胞瘤7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血管畸形2例,结核性肉芽肿1例,转移癌1例,室管膜瘤1例,蛛网膜囊肿1例,出血性改变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