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是人体的最佳状态,即第一状态;疾病状态为第二状态,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表明,世界上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实施根治性手术的大肠癌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68例大肠癌患者医院感染率22.10%,涉及医院感染的病死率26.6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造瘘口为主,各占感染人数的40.00%和20.00%;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44.44%和20.00%。感染因素与患者年龄、住院天数、接受化疗、应用激素及多种抗生素使用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严重影响预后,也是导致患者非肿瘤死亡的主要因素,减少或消除口咽部和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吸入、减少切口的细菌污染、合理应用化疗、激素和抗菌药物是降低大肠癌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广州市绝经后女性肌肉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市120名自愿参加本研究的绝经后女性的临床资料;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有90例,年龄47~88岁,平均年龄(62.4±7.5)岁。所有受试者均记录其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和身高、体重,计算BMI数值并进行骨密度测定、体成分分析检测肌肉质量。根据ASMI数值将受试者分为肌肉减少组及非肌肉减少组;分析两组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和BMI数值、骨密度及肌肉质量的差异,比较两组患骨质疏松症的比率,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各因素与肌肉质量的相关程度,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各指标与肌肉质量的相关性并得出回归方程。结果 肌肉减少组BMI和ASMI数值低于非肌肉减少组(P<0.05);肌肉减少组发生骨质疏松的比例大于非肌肉减少组(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绝经年龄(r=0.262,P=0.012)和BMI(r=0.771,P<0.001)与ASMI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绝经后女性ASMI值的因素主要有绝经年龄(P=0.037,B=0.034)和BM...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肾功能对骨质疏松症的因果关系。方法 对全基因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进行分析。eGFR和OP的GWAS汇总数据来源于东亚。eGFR数据共包含143 658例样本,OP数据一共212 453例样本。利用与肾功能(以eGFR衡量)密切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工具变量,分别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和加权中位数法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OR值评价肾功能对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因果关系。结果 共纳入6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工具变量,MR-Egger回归结果表明不存在基因的水平多效性(P=0.449)。逆方差加权法结果显示eGFR的降低可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对数变换后的eGFR每降低一个标准差,会导致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24%(OR=1.24, 95%CI:1.05~1.46)。结论 肾功能降低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存在因果关联。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探索骨质疏松症与膝骨关节炎的关系。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查找骨质疏松症和膝骨关节炎血清基因芯片表达谱;采用GEO2R筛选出差异miRNA并在miRDB、Targetscan进行靶基因预测;DAVID6.8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GO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应用STRING、Cytoscape软件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 本研究共获得骨质疏松症与膝骨关节有交集的4个差异miRNA,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共含278个节点与545条连线。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VEGFA、ESR1、CCND1、PRKACA、GSK3β、H2AFX、SHH、EGR1、DNMT3A、DNMT3B。结论 交集miRNA和核心基因的发现有助于了解骨质疏松症与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性,了解两病的相关发病机理,为药物的开发提供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及疾病患病特点,以便为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8~10月,在济南铁路部门抽取1 509名40岁以上中高级知识分子和科级以上的行管干部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 509人,90.46%患有1~6种慢性病,男性、女性与合计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増高。检出的16种慢性病中,冠心病(30.35%)、高脂血症(24.19%)、前列腺肿大(21.40%)、高血压(18.22%)、骨关节病(15.13%)、慢性支气管炎(9.48%)居前6位。标化患病率,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骨关节病、慢性肾脏病女性高于男性(P<0.01),慢性支气管炎、恶性肿瘤、脑供血不足男性高于女性(P<0.01或<0.05)。[结论]中老年脑力劳动者所患慢性病主要是冠心病,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7.
682名海军老干部康复疗养员患病情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在增龄过程中,生理和生物性都会发生衰退性改变,表现出对各种急慢性疾病的高易感性。本组调查浅析682名海军老干部疗养员的患病情况,便于在疗养期间予以针对性康复疗养。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为2001年8月至2004年7月来我院康复疗养的海军师级以上干部。均为男性,年龄47 ̄85岁,平均65.7岁,其中师职397名(58.2%);军职209名(30.9%);大区以上76名(11.1%);在职146名(21.4%);离退休536名(78.6%);在职人员平均年龄50.3岁,离退休人员平均年龄69.3岁。1.2方法①症状调查:统计疗养员入院主诉;②统计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阳性人数;③疾病调查:入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不同管理模式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方式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方法,将1182名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单独访谈组、集体宣教组、通讯访谈组3个干预组和1个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与指标控制相结合的为期2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呈下降趋势(P〈0.05)。三个干预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干预6个月以后单独访谈组、集体宣教组的空腹血糖均值明显低于通讯访谈组,干预24个月以后单独访谈组的空腹血糖均值开始低于集体宣教组(P〈0.05)。干预组转为理想血糖的百分比远远高于对照组,同时发展为糖尿病的百分比远远低于对照组。接受不同干预方案后与对照组相比,3个干预组的血压、三酰甘油、胆固醇、肌酐等指标有显著性改善,肥胖的发生率也显著下降(P〈0.05);心电图、动脉硬化程度则无明显变化(P〉0.05)。3种不同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比较,单独访谈组和集体宣教组均明显优于通讯访谈组,但单独访谈组的依从性最差。结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指标控制相结合的生活方式干预,能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综合评价3种不同管理模式,医院体检中心与体检客户联手的集体宣教是较佳的干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高血压药物合理选用的首要条件是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次是使用方便和价格便宜。对于老年人,药物的安全性要特别给以考虑,应根据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尽量个体化给药,以降低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对合并用药,要特别注意药物相加的结果和对生理代谢的影响,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在选用抗高血压药物时还应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的出现和停药后的“反跳”现象,以免发生意外。现就老年人高血压特点及合理选药问题结合文献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退行性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易骨折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骨血管的生成、骨代谢中骨生成和骨吸收的平衡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向成骨分化作用对于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及防治至关重要,氧是骨细胞生长、发育及功能代谢的重要条件,骨微环境处于天然的低氧状态下,其中维持骨稳态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均属于氧感应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具有转录活性的核蛋白,其活性亚基HIF-1α是细胞感知和适应氧调节机制的核心调控因子,在细胞氧调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HIF-1α对骨血管生成以及骨代谢作用的研究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了更多可能。研究证明HIF-1α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蛋白、miRNA等调节骨血管生成、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成分化,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向成骨分化作用,HIF-1α可能成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极具潜力的新靶点。本文旨在综述HIF-1α在骨血管生成及骨代谢方面对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影响及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