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CU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经济学损失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ICU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监测的方法,调查2004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 日某省级医院ICU的老年患者,共1152例,按条件1∶1配比,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总费用、药费和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感染组住院总费用平均为91 710.67元/例,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平均为32 021.51元/例;医院感染经济学损失平均为59 689.16元/例,感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药费平均为48 717.45元/例,对照组药费平均为14 276.88元/例,增加的药费支出为34 440.57无/例,感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住院天数平均为21.0d/例,对照组住院天数平均为7.5 d/例,每例延长住院天数13.5 d;感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老年患者医院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医院感染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教学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及前瞻性监测,对某教学医院综合性ICU 2004-2010年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该综合ICU在调查期间共收治住院患者2 060例,发生医院感染662例、913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2.14%、感染例次率为44.32%。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构成比为64.35%;其次为泌尿道感染,构成比为10.37%。患者病情,基础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构成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该教学医院综合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明确,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肾移植患者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为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调查2008年1月-2011年12月山东省某医院器官移植病房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329例,按是否发生感染进行分组,发生医院感染125例为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20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住院费用,分析医院感染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 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后每例直接经济损失总费用中位数为3551.77元,各项住院费用中药费最多,其次为治疗费;不同医院感染部位经济损失中,下呼吸道感染每例患者直接经济损失中位数为7021.20元,尿路感染患者每例直接经济损失中位数为3096.14元.结论 医院感染后肾移植术后患者住院费用增加、经济负担加重,不同感染部位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同,应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锐器伤的上报情况,为加强护理人员锐器伤的监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45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一般情况、过去1年中的锐器伤暴露情况(暴露部位、原因、物品等)以及锐器伤后上报情况(上报次数、未报告原因等)。结果 458名调查对象中发生锐器伤者292名(1 286例次),发生率为63.76%;主要致伤物品为头皮针、安瓿瓶及皮下注射针具等;护士发生锐器伤后的上报率仅为21.58%(63/292),未上报的首要原因为"太忙而没有时间汇报"。结论医院应重视锐器伤上报管理工作,针对上报率低以及不知道上报程序等原因,加强对护理人员锐器伤的监管工作,严格督促其执行伤后上报程序,并对伤者采取积极的预防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肾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器官移植病房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前瞻性监测并填写统一的“肾移植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结果 共监测肾移植患者329例,发生医院感染125例,感染率为38.00%;感染部位以泌尿系最多,占60.13%,其次为下呼吸道占26.80%;留置尿管时间越长,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越高(P<0.05);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住院时间长是肾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相关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肾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4年1月-2010年12月某省级医院综合性ICU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前瞻性目标临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等分析.结果 共调查住院患者2060例,662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32.14%,例次感染率为44.3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4.35%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1.79%,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结论 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加强对患者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目标监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院不同类别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锐器伤发生情况,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某教学医院不同类别医务人员在过去一年临床工作中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各类医务人员458名,锐器伤发生者292名,损伤率为63.76%。统计学分析发现,不同职称人员之间和不同工作年限医务人员之间锐器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教学医院的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锐器伤的发生与职称和工作年限关系密切,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环节与受伤部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的环节与受伤部位,为进一步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临床一线护理人员458名,填写自行设计的护士锐器伤调查问卷。结果458名护理人员中发生锐器伤1 286人次。41.70%护士经常双手回套针帽,5.68%经常徒手拾取破碎玻璃,30.13%操作时从不戴手套。在锐器伤发生的主要环节中,44.48%的锐器伤发生在操作准备过程,操作中占39.04%,操作后整理用物为8.86%。94.79%的锐器伤发生在双手,其中双手手指占89.42%,右手示指以37.48%的高发率位居首位,其次是右手中指16.33%,左手示指13.53%。结论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环节主要是掰安瓿,输液/注射/采血/拔针,拔针帽;锐器伤害发生的主要部位是双手,右手多于左手。医院管理者应定期开展锐器伤相关培训教育,使用高效安全的护理用具,制定安全规范的护理操作程序,实施标准预防,减少护理人员潜在的针刺伤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抽取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结果 571名调查对象中,发生锐器伤者389人,锐器伤发生率为68.13%,共计发生1058人次,人均被刺伤2.72次;工作年限≤5、6~10、≥11年的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为78.73%、71.52%、4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790,P<0.01);318人被污染的锐器损伤,270人进行上报,上报率为84.91%,被HBV、HCV患者污染的锐器致伤的上报率均为100.00%,被其他不明感染患者污染的锐器致伤上报率为75.76%;医务人员锐器伤主要发生于操作前准备用物时及操作中,占33.18、35.35%.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医院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不同部位进行前瞻性目标监测,分析患者不同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卫生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医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神经内科病房的55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发生医院感染的123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未发生感染的42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的差异,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52例脑卒中患者感染123例、133例次,感染率为22.28%、例次感染率24.09%;多部位感染患者住院费用增加的最多,相比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差值为6 766.88元;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差值为3 234.46元;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差值为3 192.15元,泌尿道感染的的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差值为2 495.07元。结论 不同医院感染部位导致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不同程度的增加,加强对脑卒中患者不同部位的医院感染控制力度,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住院费用、减轻经济负担、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