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潘臣炜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9):1281-1283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健康战略的层面并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作用较为明显, 但也存在较多局限性, 因此需要探寻更多近视防控的有效方法进行综合干预。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 在推进增加日间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同时, 应加强对增加室内环境中高频视觉信息、调节睡眠和生物节律以及饮食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新的可控性环境和行为因素研究, 并积极转化为近视防控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2.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逐年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影响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睡眠问题在儿童青少年中也普遍存在,如睡眠时间减少、入睡时间延迟等。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生命活动,受昼夜节律的影响,此外,近视也与睡眠和昼夜节律密切相关。研究通过回顾与总结相关文献,从人群流行病学、动物模型研究综述了睡眠、昼夜节律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的关联,并探讨其中的生物学机制,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傣族、白族、彝族和同居住地的汉族人群眼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不同少数民族眼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选择多个民族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大样本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象均进行眼部和全身检查以及问卷调查。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直接检影镜、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照相和青光眼专项检查等。采用频数、百分位数、x±s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应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推断性统计分析。结果共10845例对象符合纳入标准,其中8696例受试者完成检查,应答率为80.18%。我们获得了云南省少数民族和汉族人群屈光不正、盲和视力损伤、青光眼、翼状胬肉、白内障以及眼球测量参数等资料。患病率调查显示彝族近视、高度近视患病率约7.8%和1.6%,傣族盲和视力损伤患病率分别约为3.0%和13.3%,白族青光眼患病率约2.2%、汉族翼状胬肉患病率高达39.5%、白族白内障手术率约4.6%。结论该研究显示中国西南部少数民族聚居农村地区人群的主要致盲性眼病患病情况,从而为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防盲治盲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小学生裸眼视力损伤及近视的流行状况,为学校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3-8月对云南省芒市7 681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眼前段检查、屈光检查、眼球运动和眼底检查等眼科检查和问卷调查,以等效球镜小于-0.5 D作为近视的标准,裸眼视力损伤以较好眼和较差眼分别为基准进行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近视率为39.1%,高度近视率为0.6%.基于较差眼裸眼视力损伤率为11.4%,其中屈光不正占87.3%.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x2=29.74,P<0.01),但高度近视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且两者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x2值分别为351.23,22.56,P值均<0.01);近视率中以傣族最高(63.7%),彝族最低(36.6%)(x2=78.14,P<0.01),而各民族高度近视人数较少,差异较小.对性别、年龄和民族校正后,与近视发生呈正相关的因素有身高(OR=1.02,95%CI=1.01~1.03)、使用电脑(OR--1.17,95%CI=1.03~1.32)、父亲近视(OR=1.56,95%CI=1.24~ 1.94)、母亲近视(OR=1.33,95%CI=1.08~1.63)和阅读时间增多(OR=1.18,95%CI=1.09~1.28);与高度近视发生呈正相关的因素有父亲近视(OR=3.98,95%CI=1.72~9.22)和使用电脑(OR=2.31,95%CI=1.17~4.57).结论 云南农村地区在校中小学生近视及裸眼视力损伤率处于我国相对较低水平,但仍较为普遍.应重视有关初级眼保健政策制定和投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苏州工业园区近5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变化趋势,分析学生视力不良发生原因,为制定近视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区2010-2014年中小学生健康监测体检资料,按年龄、性别分析学生视力不良发生、发展状况。体检视力的方法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要求检查其裸眼视力[1]。结果:工业园区2010-2014年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及中重度视力不良率略有下降,并呈低龄化趋势;女生高于男生,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结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应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治近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静安区中小学生近视相关健康信念因素及其与屏幕时间的相关性,为减少屏幕时间和预防近视提供健康宣教相关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静安区内1所小学与1所初中的一至八年级1 58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近视相关健康信念因素持有情况、屏幕时间情况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8.8%~44.4%的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上海市学龄儿童网课相关电子屏幕使用时长和类型,为加强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于2020年4月抽取上海市嘉定区、浦东新区和宝山区国家近视调查学校库中的8所中小学5 591名学生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问卷对家长开展疫情期间学生网课行为相关调查.结果 学生个人每周网课相关电...  相似文献   
8.
工作场所空气中毒死蜱气相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毒死蜱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硅胶管吸附空气中的毒死蜱,用90%甲苯和10%丙酮的混合液解吸后用带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空气中毒死蜱浓度在0.22~14.22mg/m^3(以采集4.5L空气样品计,相当于毒死蜱标准溶液在1~64μg/ml)时,回归方程Y=612.82X-60.59,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06mg/m^3。平均解吸效率89.67%,采样效率94.0%,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以保存15d。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毒死蜱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分析青少年眼球虹膜颜色和近视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的关联,为研究近视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云南省墨江市10所中学2 346名七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裂隙灯拍摄眼前段虹膜照片,并根据虹膜颜色的分级系统(高级别表示深颜色)进行分级.专业验光师在研究对象睫状肌麻痹后采用自动验光仪测量屈光度,采用IOL Master测量包括眼轴长度在内的眼部生物特征参数.结果 693名学生(29.5%)被发现患有近视,女生的近视患病率(36.8%,95% CI=34.0%~ 39.6%)高于男生(22.8%,95%CI=20.4%~25.1%)(x2=55.57,P<0.01).在矫正性别、身高、父母近视史、使用计算机时间、看电视时间、户外活动时间、课后读写时间等因素后,虹膜颜色较深的学生有更高的近视率以及更长的眼轴长度,所有回归分析模型都观察到了剂量效应依赖关系(P值均<0.05).结论 较深的虹膜颜色可能是青少年近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云南省彝族和汉族5~16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现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14年3—8月,以云南省芒市55个小学和51个中学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纳入芒市所有中、小学的5 971名汉族和彝族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和用眼习惯、视力测试、裂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