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桐乡市居民中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特征,为慢性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桐乡市10个村或社区,对248名年龄在15~69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享受医疗保健的居民的占84.27%;人群吸烟率为44.35%,被动吸烟率为25.36%;11.69%的居民从未测量过血压,76.52%的居民从未做过血脂检查;13.31%的居民有过主动性体育锻炼.结论 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在居民中普遍存在,慢性病防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查清浙江省地方性砷中毒分布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资料.方法采用全省水质资料及线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过去水砷含量>0.05~0.07mg/L的洲泉(原青石)等8个乡镇的人群中发现轻度患者1例,可疑患者2例.在水砷含量<0.01mg/L的石门乡人群调查尚未发现可疑患者.本次(1998~2002年)全省检测饮用水水样200份,水砷含量均<0.05mg/L.结论本次调查未发现居民饮用水源砷含量>0.05mg/L的区域.历史高砷水源的青石乡发现个别散在性地方性砷中毒患者,需作进一步远期效应的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进一步摸清浙江省地方性砷中毒分布状况,以便科学的制定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全省水质资料及线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对1994年桐乡市水砷含量在0.05~0.07 mg/L的洲泉(原青石)等8个乡镇的人群病情调查,发现轻度患者1例,可疑患者2例,水砷含量<0.01 mg/L的石门乡人群调查尚末发现可疑患者,1998-2002年全省检测饮用水样200份,水砷含量均在<0.05 mg/L.结论调查表明浙江省居民饮用水源均未发现水砷含量>0.05 mg/L的区域.历史高砷水源的青石乡发现个别散在性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存在,需作进一步远期效应的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研究1997—2006年间浙江省桐乡市洲泉、乌镇和石门三镇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分析其与外环境水砷浓度的关系。方法调查桐乡市洲泉、乌镇和石门三镇各医院病案室所有恶性肿瘤病案资料,及省疾控中心年度人口统计年报表中的人口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97—2006年间,桐乡市洲泉、乌镇和石门镇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特别是近三年(2004—2006)的发病率比前7年增加明显。其中肺癌、胃癌和肝癌是发生率最高的肿瘤。在40到79岁年龄段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90%左右。男性发病率大约是女性的2倍。水砷浓度在0.01—0.049mg/L地区(乌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而水砷浓度〉0.05mg/L的洲泉镇,恶性肿瘤发病率反而较乌镇低。结论浙江省桐乡市洲泉、乌镇和石门三镇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水砷浓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水网型地区达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后监测结果 ,寻找更有效的监测方法。 方法 选择未经环境改造的历史螺区 ,特别是 2 0年内曾有螺地段及延伸环境作螺情监测 ;病情监测的重点是外来流动人员 ,由医疗卫生单位在医疗过程中对血吸虫疑似病人进行检验和报告。 结果 在 4个县 ,10个乡 ,2 5个村和机场查到 77个有钉螺条块 ,面积 2 7.7万 m2 ,无阳性钉螺。检查 5 7.7万人 ,查到外来流动人员血吸虫病人 2例 (其中急血 1例 ) ,未查到当地病人。未查到阳性耕牛。 结论 嘉兴市血吸虫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桐乡市地处浙江北部,是典型的平原水网型地区,适宜土源性线虫病的传播。据1989年全国人体寄生虫虫种分布抽样调查, 桐乡市农村居民总感染率为 72.34%,其中蛔虫感染率35.36%,钩虫33.77%,鞭虫13.45%,蛲虫 16.57%,多重感染普遍,最重1例同时感染 6 种寄生虫[1]。从 1990 年开始,相继在学校及农村开展了集体服药驱虫,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与驱虫方法 1990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服用甲苯达唑(杭州民生药业集团公司杭州药厂生产,批号为000102)集体驱虫,1次/d,200 mg/次,连服2 d。要求以学校为单位,受治率>90%。1995年…  相似文献   
7.
历史血吸虫病患者肝纤维化B超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历史血吸虫病患者肝纤维化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历史血吸虫病患者治疗名册统计患者治疗年份、次数及药物,B超检查患者肝纤维化状况,按TDR推荐的方案进行肝纤维化分级,用χ2作显著性检验。结果 历史血吸虫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增加,肝纤维化的程度有随治疗次数增多而呈严重趋势,距末次治疗年数延长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也增加,肝纤维化的级别分布与各种治疗药物的疗效有关。以上结果经χ2检验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 .0 1)。结论 历史血吸虫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患者年龄、治疗次数、距末次治疗年数及治疗药物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灭疟后期疟疾发病情况,为如期达到我国消除疟疾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桐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0- 2010年疟疾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1年来检出输入性疟疾110例,输入病例中以外来人口输入为主,计103例,占输入病例总数的93.64%,本地人口国外感染本地发病7例,占输入病例总数的6.36%.其中外藉人口国外感染本地发病2例,占输入病例总数的1.82%.外省人口外地感染本地发病101例,占输入病例总数的91.82%,在1990年代以四川最多,占58.06%(36/62).2000年后以安徽最多,占35.42%(17/48).结论:在灭疟后期的病例侦查中,应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发热病人高度关注.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监测,及时规范地处置疫点和有效治疗疟疾现症病人,是杜绝病人死亡和消除疟疾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桐乡市食盐加碘情况与儿童碘营养状况,评价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食用盐碘含量的调整和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标准进行监测,对居民户进行碘盐抽样监测,随机抽取9个镇(街道),36个行政村,每村随机抽取8户居民盐样;按东西南北中方位,抽取5所镇(街道)中心小学,对8~10岁在校学生进行甲状腺肿大率和尿碘水平监测.结果:2009-2011年桐乡市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16%,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47%,尿碘中位数195.14μg/L,碘营养总体适宜,但有二年儿童尿碘中位数超过200μg/L,处于超足量水平.结论:建议按GB 26878-2011食用盐碘含量国家标准调整食用盐加碘浓度,以保持人群碘营养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10.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门诊收治的曼氏裂头蚴病病例,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病例分析。结果显示,4例患者中3例有活吞泽蛙史、1例有食半生蛙肉和饮生水史。4例患者经寄生虫抗体全套检查,曼氏裂头蚴抗体均呈阳性。另外与病例3一起活吞泽蛙的7人,其中3人曼氏裂头蚴抗体呈阳性。4例患者中2例皮下包块病例行手术摘除,辅以药物治疗;另外2例行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