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抑木扶土"推拿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将遗尿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针刺治疗,观察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予以推拿治疗,10d为1疗程,2个月后评价治疗疗效;随访1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24/24)优于对照组87.5%(21/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在夜尿减少时间、情绪改善时间、学习成绩提高及自闭改善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睡眠觉醒障碍改善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疗效确切,易于为患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康复中心就诊的脑瘫患儿60例,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30例,针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疗法,观察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发育及肌张力情况。结果经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发育及肌张力改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针灸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5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仅采用刺四缝穴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厌食散(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配合刺四缝穴,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92.3%(P〈0.05)。结论:厌食散配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安全、有效、简单、经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厌食患儿,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应用推拿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儿食欲、伴随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80例患儿中痊愈52例,好转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5%(77/80);各辨证分型之间小儿推拿治疗总有效率相当。结论推拿治疗小儿厌食临床疗效显著,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输合配穴针刺疗法的理论分析,探讨其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治疗作用以及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痉挛型脑竣患儿肘膝以下异常姿势的改善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抑木扶土推拿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将遗尿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针刺治疗,观察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予以推拿治疗,10d为1疗程,2个月后评价治疗疗效;随访1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24/24)优于对照组87.5%(21/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在夜尿减少时间、情绪改善时间、学习成绩提高及自闭改善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睡眠觉醒障碍改善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疗效确切,易于为患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1资料与方法 患儿,男,11岁。于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始发口角歪斜,左眼闭合不严,无发热。无肢体运动障碍,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入院后给予常规处理,并予红霉素静脉滴注,抗支原体感染治疗。同时施针灸推拿疗法,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5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仅采用刺四缝穴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厌食散(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配合刺四缝穴,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92.3%(P<0.05)。结论:厌食散配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安全、有效、简单、经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合配穴针刺法在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手握拳异常姿势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综合康复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应用输合配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在综合康复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应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关节活动度表(ADSL),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0.5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进行前臂肌张力评级及掌指关节屈曲角度测量。【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2组患儿的前臂肌张力及掌指关节屈曲角度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节点的比较中,在0.5个月和1个月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2个月和3个月时的组间比较却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采用综合康复功能训练总体上是有效的;通过不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在综合康复功能训练基础上,输合配穴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握拳异常姿势的起效时间及疗效均优于普通针刺,输合配穴针刺法取穴少,能缩短患儿的康复疗程,提高疗效,适宜在临床康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