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自然人群乙肝疫苗的应用和预防效果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省内10个疾病监测点内调查1~59岁人群3274人,其中农村1855人,城市1419人。问卷收集流行病学数据,采血并用RIA法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显示,我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7%,城市高于农村,分别为15.2%和5.6%,并且年龄越小接种率越高。城市5岁以下高达67.0%,而20岁以上成人仅2.7%。接种组的HBsAg,抗-HBs、抗-HBc和HBV感染率分别为4.7%、51.4%、24.5%和25.7%;而未接种组分别为10.3%、26.1%、46.4%和53.3%。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而且这种差别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部分地区吸毒者和暗娼艾滋病KAB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吸毒者和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态度和危险行为,为其他艾滋病防治活动提供依据。方法:在戒毒所、妇教所和劳教所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了185名吸毒者和159名暗娼,由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性行为、吸毒史、艾滋瘕相关知识及态度等,随后对两类人群的部分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很多调查对象对自己的高危行为认识不足。吸毒者的艾滋病知识水平高于暗娼,暗娼比吸毒者对艾滋病和感染者歧视更重。与危险行为相关的因素主要有男性、收入低及对高危行为认识不足。与艾滋病知识水平相关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知道了解和检查艾滋病的场所。结论:应采用多种方式在监管场所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高吸毒者和暗娼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对自身危险行为认识,促使他们改变自己的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2013年全国登革热监测数据,分析我国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与趋势,探讨相应防治对策及建议。方法利用2013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5省监测点上报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结果 2013年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4 663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4 29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2 894例)、云南(1 538例)、浙江(37例)、河南(36例)和福建(33例)。部分监测点高发季节布雷图指数显著高于预警值,提示传播风险较大。结论我国已存在登革热输入病例增加、多点本地暴发和重点地区蚊媒密度较高等诸多风险因素,发生登革热本地暴发的风险不断增加。加强病例与蚊媒监测,促进社会动员与部门合作,在疫情早期及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是防止疫情蔓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几个省(市、自治区)用匿名调查表方式收集了1400名卫生专业人员的艾滋病基本常识掌握情况。结果显示,举办培训班在提高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且防疫人员的艾滋病知识高于临床医师。不过,调查结果还显示出这些卫生专业人员艾滋病基本知识普遍贫乏,培训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中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真  唐青  宋淼  殷文武  王茂武 《疾病监测》2006,21(7):360-365
目的通过对2005年全国人间狂犬病监测数据的分析,描述了狂犬病的疫情特征,探讨狂犬病防制的重点策略和措施。方法利用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全国狂犬病监测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中国狂犬病发病近年来呈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全国共报告狂犬病2537例,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湖南等南方省区。发病人群主要是男性农民,多为青壮年。报告病例个案调查数据显示,高达38.3%~65.8%的病例未处理伤口,只有16.6%~35.0%的病例接种了疫苗,1.2%~16.6%的病例注射了抗血清。结论近年来人间狂犬病发病快速回升,疫情形势严重。暴露后处理和疫苗、抗血清接种不规范是造成疫情上升的重要因素。有关部门应加强合作,探索现阶段可行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遏制疫情的快速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6.
2000年以来,我国面临布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大规模流行的严峻局面^[1]。人间布病疫情迅速回升,波及20多个省区,在部分省区迅速传播。布病疫情持续高发与传染源的存在和流动密切相关,同时农牧民缺乏布病防治知识,不懂个人防护而感染发病,以及基层临床医生对布病不认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发病数异常升高的原因、感染来源、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对医院、重点村庄进行主动搜索,检索医疗机构上报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等方式获得该区的人间布病病例,采取重点村庄现场查看,当面访谈或电话调查的方式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同时完成病例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 2016年共搜索到170例人间布病病例,58.24%(99/170)的病例集中发生在10-12月。76.47%(130/170)的病例居住在回民聚居地A镇Ⅰ村和B镇Ⅱ村。Ⅰ村和Ⅱ村之间有一个日交易量约1 000只的活羊交易市场,80.00%的羊购自布病高发省份。9月宰牲节期间,两村村民购买的羊数量为平时2倍,其间参与家庭内羊肉处理过程者罹患率和未参与者的罹患率分别是34.82%(122/3 504)和0.02%(1/3 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4.782,P=0.001)。14岁以上村民中,从事与羊接触工作(贩卖、屠宰、皮毛加工、养殖)的村民布病患病率为17.28%(108/625),未从事接触羊工作的14岁以上村民患病率为0.30%(15/5 065)(RR=58.349,95%CI:34.220~99.492)。从事活羊贩卖、屠宰活动、皮毛加工和羊养殖的布病发病风险RR值(95%CI)分别为84.417(45.925~155.172)、80.604(45.209~143.713)、43.414(23.450~80.374)和 40.098(20.757~77.459)。在接触羊时,5.13%(8/156)的病例戴口罩,21.15%(33/156)戴毛线手套。结论 本次事件可能为一起因活羊交易市场输入染疫羊而接触者缺乏有效防护而引起的人间布病疫情。建议多省份和多部门联防联控,保证羊的输出、输入和交易均在动物卫生检疫指导下进行。此外,需要加强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熊玮仪  李昱  周航  殷文武 《疾病监测》2013,28(9):757-761
目的 评价我国布鲁氏菌病(布病)的网络直报报告质量,分析诊断情况。 方法 合并2004-2012年通过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布病年报数据库,采用自定义指标,对报告质量和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年份间的差异。 结果 2004-2012年,全国累计网络直报布病个案报告卡244 369张,9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68%。病例错误分类率为0.03%,逻辑错误率为0.02%,及时报告率为94.76%,及时审核率为100%。报告病例中,89.81%为实验室诊断,发病-诊断间隔中位数为21 d,异地就诊率为38.00%。99.62%的病例来自北方省份,南方省份报告病例逐年增多。与北方省份相比,南方省份的病例错误分类率较高、发病-诊断时间间隔较长、异地就诊率较高。 结论 我国布病网络直报报告质量总体较好,但存在一定的诊断不及时现象,报告质量和诊断情况存在南北差异。现有的病例分类方式和按发病日期统计的统计规则不符合布病实际,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省戊型肝炎(HE)的感染情况,1993年初我们应用HEV-ELISA试剂盒检测了城市和农村部分自然人群和某些特种人群的血清抗-HEV。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调查对象城市人群88名,农村人群140名,以上自然人群均按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特种人群为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患者(共60例),以及1989年绥化地区一起肝炎暴发疫区患者33例和密切接触者21名,其中男29人,女25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ICU感染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有效控制ICU医护人员SARS感染。方法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现场访谈、拍照的方式进行。结果7家医院ICU医护人员共感染41例,占感染病例的15.65%(41/262),罹患率为13.53%(0~36.17%)。ICU开中央空调和开窗通风,收治SARS病人与医护人员感染发病有显著差异(X2=11.05,P<0.005);开窗+空气除菌过滤、层流洁净、开空调+空气除菌过滤三者差异非常显著(χ2=28.17,P<0.005)。收治SARS中医医院与综合医院(含专科医院)医护人员发生感染不同,且存在显著差异(χ2=11.55,P<0.005)。结论ICU收治SARS病人是最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发生感染的高危场所;保持ICU的环境通风、做好个人防护是减少医护人员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