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一次性声门下吸引器在气管切开使用声门下吸引的气管套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使用效果,以降低早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方法将2012年1-12月入住ICU、行气管切开使用带声门下吸引的气管套管并机械通气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常规吸引组)和观察组(一次性声门下吸引器组)各23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早发VAP发生率及吸引量,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早发VAP发生率观察组为13.04%、对照组3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天数观察组为(8.29±4.26)、(22.10±12.903)、(6.73±1.78)d,对照组为(10.95±4.75)、(32.38±17.4)、(9.35±2.21)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观察组较对照组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每日声门下吸引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声门下吸引器在临床使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降低早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防止非计划性拔管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防止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方法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对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深静脉导管、动脉导管、胃管、导尿管及各种引流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现状、原因进行分析,确立目标,制定流程并实施,评价结果.结果 气管切开套管和各种引流管的非计划划性拔管,改进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其他导管改进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可防止导管的非计划性拔管,减少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高渗盐水加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促进排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探讨干咳患者促进排痰的方法,用5%氯化钠溶液20ml加α-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与单纯5%氯化钠溶液20ml雾化吸入作比较。结果:前者有效率为82.5%(33/40),后者为42.5%(17/40),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提示: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加α-糜蛋白酶可明显提高干咳患者痰标本采集的成功率。该方法简单、实用,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ICU患者由于抢救、监护的需要,常常需在身体多个部位放置各种治疗、监测导管,无法穿着普通患者的服装。在急救时患者往往赤身裸体,一丝不挂,非常不雅观,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尊严。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特殊的ICU患者专用服。自2006年2月开始使用以来,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临床使用1 166例,男656例,女510例,年龄8~96岁,平均65.6岁。颅脑损伤210例,脑血管意外130例,外科重大手术后339例,心脏术后32例,复合伤101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191例,急性中毒和多脏器功能障碍163例。其中神志清楚者676例,住ICU时间最长350 d,最短1 h。2设计与制作2.1材料采用柔软、吸汗、透气的棉布。2.2设计改进与制作根据ICU患者的特殊要求,设计改进的服装犹如睡袍,但又不需要穿着,只需盖在患者身上。衣长126 cm,宽120 cm,盖住患者上身和下肢的2/3部位,领口处为便于气管切开放置人工气道设计成低方领,领口深40 cm、宽18cm,两侧肩部较高,能盖过双肩,保护肩部避免受凉。袖子不缝合,成片状,能盖住双上肢,在袖片两侧加用系带,袖长50 cm,供上肢能活动的患者穿着(图1);另一...  相似文献   
5.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呼吸机治疗期间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瓣膜病变,瓣膜置换手术可解除瓣膜狭窄或返流,改善血液动力学,长期改善心功能[1].但心脏瓣膜置换术常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创伤、心肌缺血再灌注、麻醉药物的影响均可在短期内加重心功能损害,此外,风心病术前心、肺功能就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故术后需要呼吸机进行一段时间的机械通气来支持心肺功能,此期间患者完全依赖呼吸机和护理来维持生命.  相似文献   
6.
ICU患者由于抢救、监护的需要,常常在身体多个部位放置各种治疗、监测导管,入室后就以ICU专用服换下患者的服装。并取下随身物品放在一边,由于护士忙于患者的救护,家属当时也只关注患者情况,疏于对物品的清点和保管,时间一长就会发生物品的遗失,影响护患关系,甚至引起纠纷。  相似文献   
7.
发散性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思维者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多样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1]。护士面对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病人,要有发散性临床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均匀泵入胃肠内营养液,对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降低吸入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试验组采取持续均匀泵入胃肠内营养液,对照组为分次定量鼻饲,比较胃内容物的反流情况和VAP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胃内容物反流率和VAP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持续均匀泵入胃肠内营养液可有效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降低吸入性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总结16例危重症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默契配合医生行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做好气道管理。16例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均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术中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管切开普遍应用于临床,但术中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尤其是在拔除气管插管、置入带管芯的气管套管时。本文旨在探讨气管切开术中潜在的危险因素,采用有效护理配合,降低手术危险性。2000年7月至2002年12月本科行气管切开80例,均按自行设计的护理步骤进行配合,未出现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