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胃肠功能障碍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凌云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1):40-40,45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展的过程中,常出现急性胃肠功能障碍,即肠鸣音消失或是减弱,呕吐咖啡色样液体,呕吐和黑便。它常预示着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为了有效控制治疗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促进机体康复,现对我院收住人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36例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作临床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1],为近年来逐渐被重视的病因不明非肿瘤性疾病,常因发热、淋巴结肿大就诊,一般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临床表现及病理上都具有极其鲜明的特点。我院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2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6...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18(IL-18)、白介素-33(IL-33)及呼气一氧化氮(FeNO)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医院同期健康体检小儿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肺功能仪检测25%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25%)、50%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50%)、75%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75%)、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8和IL-33含量;采用电化学法检测FeNO。比较2组肺功能变化、血清IL-18和IL-33水平变化和FeNO变化,及FeNO与IL-18、IL-33相关性分析。 结果 观察组FEF25%、FEF50%、FEF75%、FVC和FEV1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IL-18和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NO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FeNO与IL-18和IL-33呈线性正相关。 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血清IL-18、IL-33水平及FeNO值升高,且FeNO与IL-18和IL-33呈线性正相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5.
从1981年来我院共收治小儿有机流农药(下简称4O2)中毒15例,现报道如下。亚临床资料l.l一般资料15例中男7例,女8例,最大6岁,最小3岁。中毒途径均为误服。就诊时间在Ic分钟~30分钟内,误眼量最多为IO毫升,最少为2.5毫升。1.2临床表现15例病人均有口腔、胸部及上腹部农药接触部位烧灼伤及疼痛、流涎、呕吐,Q中有大蒜样气味,11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其中3例呕吐咖啡色液,9例有烦躁、呼吸急促、声音嘶哑,8例出现喉水肿,6例有发热,最高达4OC,2例伴吸入性肺炎表现,有鼻扇,两肺闻及干湿性呷音。1.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  相似文献   
6.
2004年4至7月在本市流行一次病毒性脑膜脑炎,经浙江省疾控中心取样检测证实为埃柯30病毒引起的脑膜脑炎。为了总结埃柯30病毒引起脑膜脑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效果,作将本院收治的210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膜脑炎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经纤维胃镜诊断的小儿慢性胃炎198例。认为不明原因的反复腹痛、纳差、消瘦及上腹部压痛是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56例胃粘膜活检行幽门弯曲菌尿素酶试验(CPUT)及Gimenz染色找幽门螺旋菌(HP),阳性率分别为81.6%与57.1%,说明了HP与小儿胃炎密切相关。可能是慢性胃炎的病原菌。小儿胃窦炎、十二指肠炎和十二指肠溃疡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HP可能就是它们潜在联系因素。最后对胃炎的诊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楼凌云 《河北医学》2000,6(2):144-146
小儿腹痛是临床上常见多发性急诊,为探讨儿童腹痛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提高临床的早期诊断水平,本文总结了我院自94年以来,以“腹痛待查”收住入院患儿110例,现总结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110例中,男性74例,女性36例,年龄从2~15岁,以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为多,占9...  相似文献   
9.
小儿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1989年以来共收治小儿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16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在6~13岁,以年长儿为主。病程在6~8周。临床表现:(1)均发热,体温波动于38~41℃,多种热型,部分患儿伴有轻度畏寒,寒战,持续约4~6周。...  相似文献   
10.
秋季腹泻一般由轮状病毒引起,多流行于每年秋冬季,是婴幼儿每年秋季腹泻流行最主要的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蛋花汤样,重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严重者可造成末梢循环衰竭,临床上却无特殊治疗方法。2003年1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108例秋季腹泻病人,随机分三组,分别给予病毒唑、穿琥宁、更昔洛韦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