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针刺组(60例)和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60例),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各组分别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更优于单纯针刺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针刺组(60例)和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60例),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各组分别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更优于单纯针刺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综合治疗髌骨软化症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临床确诊的髌骨软化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运动疗法,超声波疗法,微波疗法;对照组采用微波疗法,中频疗法。于治疗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患者膝关节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VAS评估。结果:两组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膝关节疼痛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并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均按脑血管病常规处理,观察组同时进行运动疗法.治疗前后检测血流变学指标,并根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FMA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变有显著改善作用,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效降低脑梗死复发的危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观察微波、牵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弃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神经根型颈椎痛患者使用微波、牵引配合关节松动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愈69例,占65.1%;显效及有效33例,占31.2%;无效4例,占3.7%;总有效率为96.3%。结论:微波、牵引配合关节松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被动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结果训练后,观察组患者STEF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显著升高,CSS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