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多应用静吸复合麻醉,静脉以芬太尼为主,吸入以异氟醚为主。但体外循环转流开始后,因肺循环停止无法通过呼吸系统吸收异氟醚,另一方面静脉药物被体外预充液稀释、体外管路吸附等。使麻醉深度难以保证,常引起生命体征波动(尤其是常温情况下),往往不得不给予较多血管活性药物。最近笔者应用了经体外氧合器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的方法,完成常温体外循环手术13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结合术中、术后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三、成像技术到此为止,我们讨论的是处在均匀恒定强磁场B_0中的样品,在射频场B_1的作用下产生核磁共振。因此,接收到的信号来自整个样品,并没有把它们按空间分布区分。为达到成像的目的,必须把收集到的信号进行空间定位。定位方法有若干种,经过实践的考验,比较常用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投影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术后恢复质量QoR-40评分系统,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体外循环下单瓣膜置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D组术中给予地塞米松20 mg(4 mL)、C组给予生理盐水4 mL。术后应用QoR-40对恢复质量及恶心呕吐、疲劳程度、寒战等进行评分。结果 D组在术后第1天及第2天,身体舒适、情绪状态、疼痛及总分上均优于C组(P<0.01)。D组术后第1天及第2天疲劳水平均较C组轻(P<0.05);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2 d均低于C组(P<0.01),且前者术后第1天恶心呕吐水平显著低于后者(P<0.05)。D组术后第1天及第2天寒战比率均小于C组(P<0.01)。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能够明显提高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4.
用抑制水峰的方法在高灵敏度的核磁共振波谱仪上对人体癌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进行核磁共振波谱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测量谱的方法,先分别测量CH_2、CH_3峰的半高宽与面积的比,再求两者的相对比值,与国外的方法相比更具有科学性,而且提高了可信度和实验的重复率。从而为癌症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方便的辅助手段。类似研究国内至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应用于侵犯心脏及大血管的肺局部晚期恶性肿瘤切除手术开展较少。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完成的CPB辅助下肺局部晚期恶性肿瘤切除手术,总结CPB的应用管理体会。方法 CPB辅助下完成肺局部晚期恶性肿瘤切除手术4例,临床分期均为T4N0M0,非CPB下均无法根治性切除。4例均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方法,转流时间为79min-155min,心脏停跳时间57min-126min。结果本组无术中死亡。CPB转流平稳,均自动复跳。4例停机顺利。全组均顺利出院,1例术后13个月因心衰死亡,1例术后22个月死于肿瘤远处转移。1例术后19个月、1例术后5个月仍存活。结论 CPB有助于帮助外科医生对局部晚期肺肿瘤施行完全性肺癌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血管手术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手术的6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麻醉结束后意识恢复时间12 h定义为苏醒延迟,统计苏醒延迟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PB心血管手术后麻醉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66例苏醒延迟,发生率为10.4%。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1)、术前血尿素水平(P0.01)、血肌酐水平(P0.01)、CPB时间(P0.01)、升主动脉阻断时间(P0.01)、最低鼻咽温度(P0.01)、手术时间(P=0.02)、二次开胸止血(P0.01)、输血(P0.01)是心血管手术后发生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P0.01)、术前血尿素水平高(9 mmol/L)(P0.01)、输红细胞(P0.01)是导致CPB手术后发生苏醒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PB心血管手术后苏醒延迟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年龄60岁、术前血尿素水平高(9 mmol/L)、输红细胞是导致CPB手术后发生苏醒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积极进行内科治疗,改善肾脏功能,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及改进手术操作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等均是预防苏醒延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8.
栾永  吴崇天  安刚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0):2289-2291
目的:比较等比重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的腰麻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0.75%等比重罗哌卡因2mL与左旋布比卡因2mL腰麻,观察最大阻滞平面,感觉、运动阻滞的起始及持续时间,生命体征变化,对二者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相同剂量罗哌卡因在感觉和运动阻滞方面均弱于左旋布比卡因。首先,起始时间存在差异性,罗哌卡因较长;其次,罗哌卡因感觉阻滞持续时间约为左旋布比卡因的3/4,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约为左旋布比卡因的2/3。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腰麻效果均确切,等比重0.75%罗哌卡因腰麻阻滞效能弱于左旋布比卡因,并且罗哌卡因有运动阻滞时间明显短于感觉阻滞时间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应用地塞米松对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1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地塞米松10 mg,2组于手术后给予地塞米松10 mg,3组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1、2组术后恶心呕吐数量均显著低于3组,同时1组亦明显低于2组。结论:不同时间应用地塞米松对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有影响,麻醉前应用效果优于手术后。  相似文献   
10.
栾永  裴凌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9):7060-7061
目的:制作小鼠气道高敏感反应模型,以气道高敏的特异性病理生理改变为指标对其进行间接检测。方法:以卵清蛋白为变应原小鼠腹腔注射致敏,再经气道给予相同变应原诱导激发气道高敏感反应。检测免疫学、组织学、病理学等指标。结果:气道高感组血清卯清蛋白特异性IgE水平明显升高;支气管黏膜下及肺泡间隔嗜酸性粒细胞大量浸润。支气管内径缩小,部分呈菊花样改变;平滑肌层增厚;杯状细胞增生。结论:各项改变均符合气道高敏感反应病理生理特点,可间接证实气道高敏感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