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社区人群超重肥胖的现患率并探讨其与高血压等有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结合省情作局部修改的卫生部预防医学科学院设计的健康行为调查表 ,应用系统抽样方法进行调查 ;对社区人群超重肥胖的现患率及其与高血压、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关系作统计分析。结果本社区 15岁以上人群超重肥胖率已达 4 3.4 % ,人群体质指数 (BMI)均值不论男女在 5 5岁以前有随增龄而增加倾向 ;女性 35岁以上各年龄段人群平均 BMI已接近或超过2 4 ,且均显著高于男性 ,4 5岁以上更加明显 ;本社区的平均 BMI及超重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 ;汉族男性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少数民族 ;随文化程度的低下 ,超重肥胖率显著增高 ;随体质指数增大 ,高血压发病率显著增高。结论防治超重肥胖已经成为预防高血压刻不容缓且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抵抗与血小板糖蛋白受体基因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VIPH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6月。纳入有关血小板抵抗与血小板糖蛋白受体基因相关性的临床试验,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0.2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1 611例患者,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组772例,对照组83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虽有个别研究显示血小板抵抗与血小板糖蛋白受体基因T、C相关,但将已报道的中国人群血小板抵抗与血小板糖蛋白受体基因的所有研究结果综合来看,血小板抵抗与血小板糖蛋白受体基因无明显相关性。T等位基因与C等位基因[OR=0.39,95%CI:(0.11,1.31),P=0.13]、基因型TT+TC与CC[OR=0.33,95%CI:(0.06,1.76),P=0.19]、基因型TT与CC[OR=0.50,95%CI:(0.12,2.13),P=0.35]、基因型TC与CC[OR=0.25,95%CI:(0.03,2.21),P=0.21]均与血小板抵抗无明显关系。结论:中国人群血小板抵抗与血小板蛋白受体基因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198 0年 Elamin等报道了运动试验中与心率( HR)变化相关的 ST段压低变化指标——最大ST/ HR斜率能准确检测冠心病 ( CHD) ,以后的许多研究〔1〕结果均表明 ,运动负荷试验中 HR校正的ST段改变指标包括最大 ST/ HR斜率、△ ST/ HR指数、Bending指数 ,能显著提高运动试验诊断CHD的准确性。但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 TEAPT)最大 ST/ HR斜率、△ST/ HR指数、Bending指数改变对 CHD的诊断价值尚未见报道 ,本文对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对其进行初步探讨。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疑有 CHD的住院患者共 36例 ,均进行冠状动脉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贵州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有关危险因素及防治状况,旨在探讨防治对策,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方法 于2001-04在贵州省心脑血管病社区防治示范点对15岁以上人群6372人进行普查,并随机抽样2400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查。筛选其中年龄≥60岁人群的资料进行研究。结果 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高达44.9%,显著高于全人群的23.42%(x^2=207.3,P&;lt;0.0001)。老年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19.06%;13.88%;1.88%,其中,控制率显著低于全人群的4.63%(r=6.473,P=0.011)。老年人群中,饮酒、吸烟、超重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显著增高(r≥5.4l,P≤0.02)。结论 贵州省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严重、治疗远未到位、综合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中,心率调整QTd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50例研究对象在作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后一周内进行TEAPT,记录试验前、每级起搏末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定每一时点心电图的QTd、QTcd值,计算QTcd/HR斜率(SQTcd),并比较各项指标间及与ST段压低标准间的诊断效能。结果 冠心病(CAD)组(n=27)的负荷峰值QTd(QTdp)、峰值QTcd(QTcdp)、SQTcd值均显著大于冠脉无显著狭窄(NCAD,n=23)组(t≥5.18,P<0.001),此3个QT d有关参数在NCAD组的95%上限值分别为60ms、95ms、0.74ms/bpm。以它们为界限值,此3个参数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均显著大于ST压低标准(P<0.05),SQTcd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显著高于QTcdp及ST压低标准(P<0.05-0.01)。结论 TEAPT可行、安全、无创,SQTcd是TEAPT诊断CAD的准确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 (TEAPT)中 ,QRS延长指标对冠心病 (CAD)的诊断价值。方法 6 8例研究对象在作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前后 1周内进行TEAPT并测定V5导联静息QRS间期 (QRSr)、负荷峰值QRS间期 (QRSp)及 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水平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CAD诊断标准 ,比较QRS延长指标 (QRSp r)与ST段压低标准间的诊断效能。结果CAD组 (n =39)的QRSp r值显著大于冠脉无显著狭窄 (NCAD)组 (n =2 9) (t≥ 4 5 9,P <0 0 0 1)。以QRSp r在NCAD组的 90 %上限值 4ms为界限值 ,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ST段压低标准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分别为 74 36 %对 5 3 9% ,86 2 1%对 6 5 5 2 % ,P >0 0 5 ) ,但准确性显著高于ST段压低标准 (79 41%对 5 8 82 % ,P <0 0 0 5 )。结论QRSp r是TEAPT诊断CAD的一项较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中,心率(HR)调整QT离散度(QTd)变化指标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50例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前后1周内作TEAPT,测定静息及负荷峰值的QTd、校正QTcd(QTdr、QTcdr、QTdp、QTcdp)计算△QTd/△HR指数及△QTcd/△HR指数(IQTd、IQTcd)并比较此各项参数及ST标准的诊断效能.结果CHD组(27例)的QTdp、QTcdp、IQTd、IQTcd值均显著大于冠脉正常(NCHD)组(23例)(t≥4.59,P<0.001),4个参数在NCHD组的95%上限值分别为60ms、95ms、0.24ms/(次@min)、0.58ms/(次@min),诊断CHD的特异性均显著大于ST压低标准(P<0.05),IQTd、IQTcd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显著高于QTcdp及ST压低标准(P<0.05~0.01).结论IQTd、IQTcd是TEAPT诊断CHD的准确新指标.  相似文献   
8.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无创性电生理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运昌  柳桂娥 《贵州医药》1995,19(5):263-264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SA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的一种少见类型,国内仅偶见其体表心电图表现的报道。我们自1980以来,使用无创性心电生理诊疗手段并对232例PSVT患者作了分类诊断和治疗,其中明确为SART者3例,现予报道,并参阅创伤性电生理有关文献,对SART的无创性电生理诊断标准作一探讨。1病例报告例1,女,48岁。反复心悸发作一年,每天发作0~5次,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至2小时,多为劳累和情绪激动锈发,发作终止均突然。无胸痛、晕厥、气促史。心电图、体检、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正常。常规无创性电生理检查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贵州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有关危险因素及防治状况,旨在探讨防治对策,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方法于2001-04在贵州省心脑血管病社区防治示范点对15岁以上人群6372人进行普查,并随机抽样2400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查。筛选其中年龄≥60岁人群的资料进行研究。结果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高达44.9%,显著高于全人群的23.42%(χ2=207.3,P<0.0001)。老年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19.06%;13.88%;1.88%,其中,控制率显著低于全人群的4.63%(χ2=6.473,P=0.011)。老年人群中,饮酒、吸烟、超重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显著增高(χ2≥5.41,P≤0.02)。结论贵州省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严重、治疗远未到位、综合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背景女性高血压患者有其自身流行病学特点,其主要于预措施也有所不同.目的调查贵州省心脑血管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女性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并观察康复预防干预效果.设计采用整群随机设计,13个行政村每个村根据总人口数随机抽取一定比例样本量.单位贵州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贵阳市云岩区人民医院,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对象1996年以来,在贵州省心脑血管病社区开展心脑血管病社区综合防治的一系列工作,社区内有13个行政村,112个村民组,主要为在城郊结合部村民26 604人,多数村民的社会自然条件、生活行为方式等可以反映贵州省城乡人民的一般状况.调查范围为本社区15岁以上人群3 934人,均对调查项目知情同意.对数据不完整的样本剔除.方法①于2001-04-01/05-15按照中国科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设计对示范点基线调查的要求对15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基线调查).②对纳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并开展健康促进活动.③2002-07/2003-06按照中国科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设计的监测项目对女性人群进行调查(干预后监测调查).④以体质量指数18.5~23.9 kg/m2为正常,体质量指数24~27.9 kg/m2为超重,体质量指数≥28 kg/m为肥胖.⑤对两次调查结果作体质量指数、腰臀围比、平均血压、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高盐高脂饮食率对比分析.⑥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贵州省社区基线调查不同年龄女性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比较.②不同年龄社区基线调查女性人群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压比较.③不同体质量指数基线调查女性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比较.④基线调查与干预后调查女性人群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压、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率、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比较.结果基线调查获填写准确、完整的表格6 361份,合格率为99.84%.其中女性3 934人;干预后获合格资料1 141份.社区基线调查显示①社区女性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5);而控制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P<0.05).②社区基线调查女性人群的体质量指数、腰臀围比、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1).女性人群体质量指数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但在≥60岁下降.③体质量正常、超重、肥胖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5.05%,23.87%,39.37%.即随体质量指数增加,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加(两两比较,P<0.05).干预后结果与基线调查比较①基线调查与干预后结果比较,同年龄者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压均值多数有所降低,大部分显示差异明显(P<0.05).②干预后女性吸烟率显著增高,高盐高脂率有所降低(P<0.05).③本社区女性人群健康干预后患病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有显著增高(P<0.05).结论①贵州省社区女性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存在年龄差异.②随着年龄增长,贵州省社区女性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严重程度也增高.③体质量的增加是影响高血压患病率的重要因素.④健康教育可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程度、提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