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 分析某香烟包装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治理后的控制效果,为改善企业工作环境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整改前后的检测结果.结果 整改后乙酸乙酯、乙酸丙酯、2-乙氧基乙醇、照度检测点的合格率分别由92.3%、67.3%、78.8%、69.6%提高到100%;噪声检测点的合格率由68.2%提高到95.5%,整改前后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项目提出的职业卫生整改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某公司硫酸新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根据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检测结果,按规范综合评价。结果该新建项目存在着粉尘、毒物、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毒物、噪声、高温及照明部分测试点的检测未达标,应进行技术改进和加强防护措施。结论该新建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冷冻厂低温作业对工人的健康影响。方法选择某市5家冷冻厂冷冻和制冰两个工种的男性工人300名进行调查并对工作场所微小气候、低温作业时间率进行测量。结果低温作业工人的主诉症状主要为:膝关节痛(30.0%)、胃痛(20.7%)、慢性咳嗽(17.3%)、肩肘腕关节痛(15.3%);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工人(P<0.01)。结论要加强对某市低温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重点要加强膝关节、腹部、耳面部、肩肘腕关节等的局部冷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探讨某高精铝板带项目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 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熔铸车间的保温炉、锯切机、铣面机;压延车间的立推炉、热轧机、冷轧机;精整车间的退火炉、纵切机、横切机、拉弯矫直机、纯拉伸机及污水处理岗位等。结论 高精铝板带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复杂,应从发生的关键部位加强防治,落实各项防护措施,最大限度防控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6.
作业车间全面通风换气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作业车间全面通风换气量的计算途径。[方法]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第34条,以某汽车帮喷漆房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计算结果与该喷漆房的原设计要求基本相符。[结论]该方法较实用,可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某LNG冷能空分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效果.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评价.结果 本项目存在乙二醇、甲烷、氧含量、生产性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职业性健康检查未发现职业病患者.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基本合理,防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某烟草包装材料生产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检查表法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酮、环己酮、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异丙醇、2-乙氧基乙醇、丁醇、铅、砷、纸尘、噪声等.经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部分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经整改第2次检测各检测点的推测结果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 该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可以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现场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 E、cyclin D1、p21、p16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3例声带息肉、69例喉癌前病变、33例喉癌石蜡包埋组织为研究对象,切片脱蜡后制备成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yclin E、cyclin D1、p21、p16基因的荧光表达情况。结果:在声带息肉、喉癌前病变、喉癌组织中,cyclin E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04%、20.29%和42.42%;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09%、43.48%和93.94%;p1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0%、40.98%和14.28%;p2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2%、23.81%和26.23%。提示cyclin D1、cyclin E的阳性率表达形成声带息肉→喉癌前病变→喉癌组织阳性强度逐渐增强的梯度现象,而p21、p16的阳性表达强度则呈逐渐减弱的现象。结论:①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异常表达是喉癌发生的分子事件;②正性调控因子cyclin D1、cyclin E高表达,负性调控因子p16、p21低表达,即多个与细胞周期相关的正负调控因子失衡在喉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闭手术中的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19年9月收治且拟行腹股沟斜疝嵌闭手术的患儿86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在其他操作均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应用氯胺酮静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研究组应用七氯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两组围术前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麻醉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结果:在麻醉前、切皮时以及手术结束时,两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MAP、HR虽有所差异,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以及离开PACU时间明显更短,两组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出现相关不良反应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8/43),研究组出现相关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2/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闭手术中应用七氯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不仅能够保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而且其麻醉诱导迅速,术后患儿苏醒和恢复更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