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22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脑囊虫病在我国部分地区仍不少见。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尚少报导,现将确诊脑囊虫病37例和对照组75例的检查结果报导如下。 检查对象 共收集分别经头颅CT、头颅X线片、皮下或/和脑内囊虫活检、以及脑脊液和/或血液豚囊虫间接血凝试验等检查,所证实的脑囊虫病37例。病程为6天~30年,平均26.2个月。临床有癫痫发作、颅内压  相似文献   
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对118例颅内感染性疾病患者及37例无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CSF)中的单纯疱疹病毒DNA(HSV-DNA)进行了检测及分型。结果提示:“散发性脑炎”组的阳性率为38.46%(20/52),细菌、真菌性脑膜炎、其它病毒性脑炎组以及无神经系统疾病组均为阴性。作者认为:①本检测是目前单纯疹病毒性脑炎(HSE)较为简便而准确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②HSV分型检测,对病原诊断更具有全面性;③两型单纯疱疹病毒均可引起HSE。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中载脂蛋白A-I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慢血流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月—2020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就诊,完善冠脉造影提示慢血流的患者278例,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26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非糖尿病人群中,慢血流组相较于对照组其载脂蛋白A-I水平更低(P=0.006)。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载脂蛋白A-I是非糖尿病人群合并慢血流的独立保护因素(OR=0.417,P=0.025)。结论:载脂蛋白A-I在非糖尿病人群冠脉慢血流中起独立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占AMI院内死因的20%~31%。现就目前AMI心脏破裂机制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新的观点认为,心肌重构缺陷可能会倾向于发生心脏破裂。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在细胞外基质重构和心脏破裂中具有重要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神经激素系统的激活、心肌细胞凋亡、基因易感性也可能参与了心脏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胆红素不仅是血红素分解代谢的毒性废物,而且也是体内较强的天然抗氧化剂,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保护因素。但近年研究发现胆红素在冠心病不同亚型中表现并不一致,在稳定的心血管疾病中胆红素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疾病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呈负相关,然而在急性应激状态下,胆红素是冠心病短期预后及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新危险因素,而且胆红素很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新标志物。现就胆红素与冠心病不同分型的相关性及可能的生理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应用高频超声评价小鼠缺血性心肌病左室重塑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15MHz线阵超声探头评价小鼠缺血性心肌病左室重塑的发生规律,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左室形态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 方法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45只小鼠行开胸左冠状动脉高位结扎术为手术组,另一组15只仅开胸不结扎左冠状动脉为假手术组。两组应用15MHz高频线阵探头分别于术前、术后1、2、4、6周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并于术后6周时行微导管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检查。 结果超声观察到缺血性心肌病左室重塑开始于模型制作成功后第1周,并于第6周最为显著,表现为:早期梗死区的过度伸展,左室舒、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外径,左室质量显著增加(P均〈0.05),左室前壁厚度、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显著降低(P均〈0.05)。 结论高频超声是一种可靠无创的连续评价手段,小鼠心肌缺血后梗死区的早期伸展是左室发生心肌病样重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35岁人群FBG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于2007年10月至2010年4月,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7个市(州、地区)选取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35岁常住人群,排除颈动脉内中膜增厚(IMT >0.9 mm)者及长期外出、流动人口,共获得有效调查对象13 935名.测量其FBG及颈动脉IMT值,根据FBG值将调查对象分为FBG正常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尿病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颈动脉IMT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结果 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男性颈动脉IMT分别为(0.81 ±0.29)、(0.71±0.27)、(0.79 ±0.21)mm(F=88.50,P<0.05),其糖尿病组颈动脉IMT为(0.82±0.29) mm,高于FBG正常组[(0.77±0.26) mm]和IFG组[(0.79±0.27) mm] (F=7.49,P <0.05).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女性颈动脉IMT分别为(0.72±0.27)、(0.63±0.25) 、(0.77±0.22)mm(F=173.93,P<0.05),其糖尿病组和IFG组颈动脉IMT分别为(0.75±0.29)、(0.74 ± 0.26) mm,均高于FBG正常组[(0.70±0.25) mm] (F=10.46,P<0.05).舒张压(β'=0.101,P<0.05)、TC(β'=0.056,P <0.05) 、FBG(β'=0.023,P =0.009)是颈动脉IMT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35岁人群FBG水平是颈动脉IMT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