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微囊藻毒素是由淡水蓝藻产生的一类具有肝毒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它能够抑制蛋白磷酸酶1和蛋白磷酸酶2A的活性,使细胞内的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失衡。微囊藻毒素能够对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危害,如肝毒性、肾毒性、肠毒性和促癌作用等。  相似文献   
2.
作者结合安乡县卫生监督所近年来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对县级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工作中的综合管理、卫生监督模式及错误思潮三方面进行了系列探讨,提出了清晰的综合管理思路,试行了颇具特色的卫生监督模式,探索了新形式下卫生监督工作中的思想领域,是来自基层一线的切身实际经验总结,对县级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有积极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拥有11亿人口的大国,农村人口8亿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一直把农村供水条件的改善作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放在优先的地位考虑。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农村改水工作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农村供水设施从少到多,从简易到正规,各种供水工程星罗棋布,受益人口大量增加,水质不断提高。截止1990年底,全国  相似文献   
4.
氮和磷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氮、磷浓度及氮磷比值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为阐述微囊藻水华形成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经过扩大培养3次的铜绿微囊藻细胞(FACHB 936)接种于无氮、无磷的BG-11培养液中饥饿培养3 d,分别接种到含有0、0.5、1.0、5.0、10.0 mg/L磷的BG-11培养液中培养19 d;并分别接种于含磷0.05、5.0 mg/L的BG-11培养液中,分别按照氮∶磷物质量比为5∶1、10∶1、20∶1、50∶1、100∶1加入所需的NaNO3,培养19 d.观察各组铜绿微囊藻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培养液中可溶性磷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培养的初始阶段(第1~6天),低磷培养液(0、0.5 mg/L组)中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生长稍好于高磷培养液(1.0、5.0、10.0 mg/L组).而在对数生长后期(第7~21天),高磷培养液(除10 mg/L组)中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生物量超过低磷培养液.此后,培养液中的铜绿微囊藻细胞逐渐停止增长,且高磷培养液中铜绿微囊藻细胞的对数生长期长于低磷培养液.对初始磷浓度为0.05 mg/L的各组铜绿微囊藻细胞最大生物量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初始磷浓度为5.0 mg/L的各组铜绿微囊藻细胞最大生物量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依次为:20∶1>10∶1>5∶1>50∶1>100∶1.不同初始磷浓度、不同氮磷比值培养液中可溶性磷浓度、铜绿微囊藻细胞增长率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 磷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较大影响,应综合探讨磷浓度和氮磷比值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各种手段控制水体中的磷浓度可能是解决微囊藻水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医疗卫生机构是提供健康服务的场所,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应无害于健康。本研究从"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出发,将医疗卫生机构内可能危害健康的各项环境卫生设施进行梳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坎蒂雷法,综合"专家主观信息"和健康相关"客观信息"进行组合赋权,首次构建了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环境卫生设施的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实验条件下氮、磷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实验条件下氮、磷及氮磷比值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方法将经过扩大培养3次的铜绿微囊藻细胞接种于无氮、无磷的BG-11培养液中饥饿培养3天,分别接种到含有0、0.5、1.0、5.0、10.0mg/L磷的BG-11培养液中培养20天;接种于含磷0.05、5.0mg/L的BG-11培养液中,并分别按照氮:磷物质量比5∶1、10∶1、20∶1、50∶1、100∶1加入所需的NaNO3,培养20d。观察各组铜绿微囊藻细胞计数的变化。并于培养的第8、12、16、20天将藻细胞破碎,提取毒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微囊藻毒素的量。结果当磷初始浓度低于5.0mg/L时,微囊藻毒素的产量随培养液中初始磷浓度的升高而增高。而当培养液中磷初始浓度为10.0mg/L时,磷对微囊藻毒素的产量产生了抑制作用。磷初始浓度为0.05mg/L的培养液中,氮磷比值在50:1时,细胞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最高,在磷初始浓度为5.0mg/L的培养液中,氮磷比值为20:1时,细胞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最高。与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具有最大生物量时的氮磷比值相同。结论磷对于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综合探讨磷浓度和氮磷比值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通过各种手段控制水体中的磷浓度可能是解决微囊藻毒素产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常选用氟哌或哌异合剂,但往往不太理想。咪唑安定镇静、遗忘作用强,与芬太尼合用,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我院自2003年7月~2005年6月在硬膜外麻醉中同时静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353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85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 ,共收治小儿气管内异物 156例。其中术中应用γ 羟基丁酸钠 (γ OH)后异物取出术 12 0例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77例 ,女性 43例 ,年龄最小 8个月 ,最大 11岁 ,平均 3 .8岁。其中右侧支气管内异物 2 3例 ,左侧支气管内异物 68例 ,气管内异物 2 9例。异物为花生米58例 ,黄豆 2 5例 ,金属异物 11例 ,葵花籽 2 2例 ,其他异物 4例。1.2 麻醉方法 术前用阿托品 0 .0 2mg/kg ,苯巴比妥钠 2~ 3mg/kg ,肌注 ,采用面罩半开放吸氧 10~ 2 0min ,静脉内缓慢推注γ OH80~ 10 0mg/k…  相似文献   
9.
微囊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微囊藻毒素(MC)的方法。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进行前处理,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微囊藻毒素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MC-LR:89%和MC-RR:86%。方法检出限为0.04μg/L。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方法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