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6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州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梅州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为消毒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梅州市各级医疗机构2001~2005消毒质量监测总合格率依次为79.14%、84.29%、84.56%、88.36%、88.95%。市级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为95.71%,县区级医疗机构合格率为92.19%,镇级以下医疗机构为81.5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该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呈逐年提高趋势,医疗机构级别越低其消毒合格率也越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广东梅县地区1982~1984年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概况,阐明梅县地区的一些山区为广东省肺吸虫病流行区。查实1科2种的淡水螺类、2科2种的淡水蟹类、2科3种的食肉类动物为流行区肺吸虫的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其肺吸虫的携带率分别为0.18%(40/22,015)、62.00%(589/950)、47.62%(20/42)。人群抗原皮试阳性率平均为6.62%(512/7,738),以男性和青少年儿童(5~30岁)较高。致病虫种主要为卫氏肺吸虫。台湾南海溪蟹首次在广东发现,并证实可作为卫氏肺吸虫和三平正肺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3.
1986年7月中旬,广东省梅县市受7号强台风袭击,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冲破梅江河堤,两岸房屋农田受淹严重。洪水后,发生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流行,共发病66例,死亡2例。在广东省流研所和地、市有关单位协助下,采取了有力的防治措施,并对流行情况作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梅县地区人体蠕形螨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我们于1987年5~12月在梅县地区对工人、干部、教师、卫生人员等共1078人进行了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方法 用蘸水钢笔尖的钝端,在好发部位鼻翼及鼻尖处刮取皮脂分泌物,用针将分泌物剔至滴有1~2滴纯甘油的载玻片上,加盖玻片稍用力压薄、镜检。发现蠕形螨成虫或若虫、虫卵者为阳性。  相似文献   
5.
1985年11~12月间,我们对大埔县北面的茶阳镇茅坪村和西面的英雅乡桃石村作了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自然疫源地调查:茅坪、桃石村均为山区,海拔300~700米,山坡竹木茂密,溪涧遍布,砂上、卵石溪床,水清长流,溪内有螺类、蟹类孳生,构成肺吸虫病自然疫源地的适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平远县鱼源性吸虫混合感染调查及DNA(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广东省平远县棘隙吸虫及其他鱼源性吸虫混合感染情况。方法 对鱼类宿主取鱼鳃和鱼肉等组织 ,镜检囊蚴 ;用水洗过筛沉淀法粪检虫卵 ,部分虫卵阳性动物解剖检查。采用DNA -RAPD技术 ,比较福建棘隙吸虫广东株与福建株。结果 查出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sinensis)、东方次睾吸虫 (Metorchisorientalis)、福建棘隙吸虫 (Echinochasmusfujianensis)、日本棘隙吸虫 (E japonicus)、抱茎棘隙吸虫 (E perfoliatus)和钩棘单睾吸虫 (Haplorchispumilio) 6种。第二中间宿主为麦穗鱼等 11种 ,感染率 48 3% (182 / 377) ,有 92 4%的阳性鱼混合感染 2种以上吸虫囊蚴。保虫宿主狗、猫感染率 79 2 % (19/ 2 4) ,每只阳性动物均有 2种以上吸虫混合感染。 15个引物在福建棘隙吸虫广东株与福建株两者共获DNA片段 185个 ,共享度 (F) =0 984,遗传距离 (D) =0 0 16。结论 当地为人兽共患的多种鱼源性吸虫混合感染区。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相印证 ,福建棘隙吸虫广东株与福建棘隙吸虫福建株为同一虫种。  相似文献   
7.
在五华县榕树村进行华支睾吸虫病和肠道线虫病防治试点研究。1990年防治前华支睾吸虫感染率29.4%,经用吡喹酮对感染者进行治疗,每年复查复治1次,1991年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下降至13.9%,1992年下降至8.7%,与1990年相比下降了70.4%。钩虫或鞭虫感染者经用阿苯达唑治疗,单纯蛔虫感染者用噻嘧啶治疗,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1992年比1990年分别下降70.0%、37.1%和12.2%。说明在目前情况下,对华支睾吸虫病及钩虫病,采取反复查治仍不失为一项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梅县地区肺吸虫病流行区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广东梅县地区(七县市)1982~84年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概况。结果证实梅县地区的一些山区为广东省肺吸虫病的流行区。查实1科2种的淡水螺类、2科2种的淡水蟹类、2科3种的食肉类动物为流行区肺吸虫的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其肺吸虫的携带率分别为0.18%(40/22,015)、62.0%(589/950)、47.6%(20/42)。人群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率平均为6.6%(512/7,738),以男性和青少年儿童(5~30岁)较高。流行区致病虫种主要为卫氏肺吸虫。台湾南海溪蟹首次在广东发现,其作为卫氏肺吸虫和三平正肺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尚属国内第一次证实。  相似文献   
9.
寄生于人皮肤内的蠕形螨有两种,即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Simon,1842)和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Akbulatove,1963),对人体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有关蠕形螨的人体感染,国外已有不少报道。近年来,国内上海、山东、四川的重庆和成都等地曾陆续开展了调查,而广东省则尚未见到调查报告。为了解梅县地区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我们于1987年5~12月在梅县地区对工人、机关干部、教师、学生、卫生人员等共1078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福建与广东两地福建棘隙吸虫生化特点。方法 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薄层等电聚焦电泳等进行比较分析虫体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蛋白质。结果 福建与广东两地虫株都有5种LDH同工酶,其中LDH1,LDH4和LDH5的迁移率相同,蛋白质电泳都分离出9条区带,其中有7条带的等电点相同,但在LDH2和LDH3的迁移率,蛋白质区带的相对含量,同工酶的总活力与比活力,以及A和B亚基的含量等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