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梅毒血清学RPR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检查 ,试剂稳定 ,操作简便 ,结果易观察 ,己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我们发现本法也存在着前带现象 ,使阳性结果错报成阴性 ,特做纠正试验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标本来源为我院就诊病人 1例 ,经检验血清梅毒确正试验(TPHA)阳性 ,RPR试验阴性。RPR试剂盒购于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PHA试剂盒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将待检血清用生理盐水分别做 1∶2、1∶4、1∶8、1∶1 6、1∶32和 1∶64倍稀释 ,每个稀释度血清分别各取 0 0 5ml,加入卡片环中 ,观察结果。  结果…  相似文献   
3.
PTEN与子宫内膜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发现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的致癌机制中起重要作用,PTEN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缺失是子宫内膜癌的早期事件。PTEN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的标记物,对监测子宫内膜癌和其与卵巢癌双发时的鉴别诊断、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唐松草属30种植物的我国15个少数民族的药用情况进行了概述。为进一步研究药用唐松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手术后不同阶段支持性照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不同阶段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癌症患者支持性需求简明问卷对初次确诊的126例乳腺癌患者分别在手术后第3天、第14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调查。结果 乳腺癌术后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在术后第14天得分最高,自术后1个月后逐渐下降。不同特征乳腺癌患者术后6个月支持性照护需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阶段乳腺癌手术后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医疗服务满意度、包块部位、主要照顾人员、职业、对疾病了解程度、获取疾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业余爱好、肿瘤类型(P<0.05,P<0.01)。结论 初次诊断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各阶段均存在支持性照护需求,且各维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动态变化,建议医务人员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信息及支持照护指导,并针对主要影响因素与照顾者共同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满足患者不同阶段的支持性照护需求。  相似文献   
6.
李燕  张曦  杜雪  王荣  杨雪  郭侠  张月娟 《全科护理》2020,18(24):3234-3238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阶段乳腺癌病人支持性照护需求的变化,为乳腺癌病人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肿瘤外科首次确诊的乳腺癌病人,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支持性照顾需求问卷,采用纵向研究方法,于术后3 d、术后14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进行追踪调查。[结果]乳腺癌病人术后3 d、术后14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4个时间节点的支持性照护需求总分分别是(2.51±0.17)分、(2.90±0.76)分、(2.76±0.79)分、(2.72±0.90)分,其中术后14 d未满足需求得分最高,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支持性照护需求各维度中健康信息需求得分最高,性需求得分最低;乳腺癌病人支持性照护需求得分及各维度均分术后4个时间节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支持性照护需求及各维度需求在不同治疗阶段有不同的变化趋势,临床医务人员应在不同的治疗阶段根据病人的需求状况提供相应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酸酐(Polyanhydrides,PAD) 作载体,包埋全反式维甲酸(ATRA),研制长效缓释微球ATRA-PAD肿瘤治疗剂。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体系,以检测缓释治疗剂中ATRA含量,探讨体内外ATRA经时缓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乳剂一扩散溶剂挥发法制备维甲酸长效缓释微球ATRA-PAD肿瘤治疗剂,扫描电镜检测微球外观及微球粒径,HPLC检测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内外释药量。结果:所制治疗剂微球光滑圆整,大小均一,平均粒径:(154.42?6.76) nm,载药率:(16.52?1.45)%,包封率:(87.84?.79)%;体外释放实验证明该微球治疗剂可持续释放ATRA约50天,将其肌肉注射到大耳白兔体内,可稳定缓释ATRA近约45天。结论:ATRA-PAD治疗剂制备工艺合理,载药量及包封率均较高,体内外释药释药平稳并且具有明显的长效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尽管电脑的普及,让写字变得离人们生活越来越远,但作为一种开发智力的方式,家长早早教孩子拿起笔的现象还是极为普遍.可过早、特别是6岁前教孩子学写字,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冬季,是儿童感冒的高发季节,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病,不少家长都以为感冒是小事,随便吃点感冒药草草了事。却不知还有许多病症类似于感冒的疾病,提醒家长千万不要大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