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直饮水的概念出发,对直饮水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主要对直饮水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现行的水质标准、供水方式、水质处理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指出直饮水存在的问题和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铁路职工接种国产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简称甲流疫苗)后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2009年11~12月到济南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甲流疫苗接种的959名铁路职工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59名接种者中,121人发生副反应,发生率为12.62%。副反应发生率,男性为11.91%,女性为14.02%(P>0.05);20~34岁为11.58%,35~50岁为13.98%(P>0.05);车辆检修、公安乘警、车站值班、卫生保障、旅服车间和客运乘务人员分别为12.00%、12.63%、13.04%、11.67%、13.33%、12.67%(P>0.05)。累计发生副反应187人次。其中,局部副反应37人次,占19.79%,发生率为3.86%;全身反应150人次,占80.21%,发生率为15.64%。121人均为一般副反应,其中弱反应占56.20%,中反应占40.50%,强反应占3.31%。[结论]国产甲流疫苗接种后未出现严重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穿膜丝氨酸蛋白酶4(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4,TMPRSS4)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NSCLC肿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87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CL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TMPRSS4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计数CD34免疫染色阳性的内皮细胞测定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另取2014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早期NSCLC患者14例,应用Real-time PCR检测TMPRSS4 mRNA 在NSCLC组织及邻近正常肺组织内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中TMPRSS4 mRNA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邻近正常肺组织(1.826±0.453 vs 0.829±0.366,P<0.05);NSCLC组织、癌旁组织中TMPRSS4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60.9%、30.0% vs 16.7%,均P<0.05)。TMPRSS4蛋白高表达的癌组织中的MVD显著高于TMPRSS4蛋白低表达的癌组织(P<0.05)。T2癌组织中TMPRSS4蛋白表达及MVD均显著高于T1癌组织(P<0.05)。结论: 早期NSCLC组织中TMPRSS4蛋白高表达与高MVD显著相关,并且TMPRSS4蛋白高表达、高MVD与NSCLC浸润深度密切相关,TMPRSS4可能成为早期NSCLC患者抗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旅客列车空气质量状况,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对济南铁路局96列192节空调旅客列车车厢空气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合计检测96列车192节车厢,各指标合格率,二氧化碳(CO2)、可吸入颗粒物(IP)、细菌总数、甲醛开车前为88.54%、88.54%、90.63%、95.83%,开车后为78.13%、76.56%、75.00%、90.63%(P<0.05);风速、一氧化碳(CO)开车前为95.83%、89.58%,开车后为91.67%、78.13%(P>0.05)。风速、CO、CO2、甲醛冬季为93.14%、88.24%、80.39%、92.16%,夏季为90.00%、78.89%、75.56%、88.89%(P<0.05)。各指标检测值,风速、CO2、COI、P、细菌总数、甲醛均为开车后高于开车前(P<0.05);CO、CO2、甲醛、细菌总数冬季高于夏季(P<0.05);硬座车厢与卧铺车厢,一等座与二等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南铁路局旅客列车总体状况较好,夏季、开车后污染物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青少年慢性上消化道疾病患病情况,探讨治疗方法,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3~2004年,在济南市城区抽取5250名7~18岁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对查出的部分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为期5年的治疗效果观察。[结果]调查5250人,28.59%反复出现上消化道症状半年以上,从中抽取480例进行胃镜检查,确诊慢性上消化道病变者432例,其中浅表性胃炎238例,浅表性胃炎合并球炎80例,浅表性胃炎合并幽门口变形64例,胃多发性浅表溃疡28例,复合多发性浅表溃疡16例,球部溃疡6例。432例中,检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98例。家庭不和睦、单亲家庭、寄养、学习吃力、择校、家族史者所占比例,432例慢性上消化道疾病病例组均高于423名健康对照组(P<0.01);三口之家者所占比例,对照组高于病例组(P<0.01)。对98例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中的97例进行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1个月,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治疗一组(47例)分别为95.74%、80.85%,治疗二组(22例)分别为72.72%、5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