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6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中小学生家长伤害认知情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中小学生家长对意外伤害及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为伤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浙江省4个县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问卷调查41284位家长.结果 90%以上的家长听说过意外伤害,父母伤害知晓率明显高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93.34%的家长认为伤害对孩子的影响很大,97.28%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对孩子进行各种安全教育,96.54%的家长认为学校应该开设预防意外伤害的教育.38.89%家长经常担心孩子发生意外伤害,75.18%的家长认为有必要进行意外伤害保险.家长们认为最容易发生伤害的前三位是跌伤、车祸和溺水.结论在制定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预防干预措施时,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婺城区2009-2013年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探讨主要恶性肿瘤预防控制策略。方法:分析2009-2013年婺城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和截缩率、累计发病率。结果:2009-2013年婺城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74.72/10万,标化发病率418.09/10万,35~64岁人群截缩率为513.05/10万,0~64岁累计发病率为24.83%。恶性肿瘤发病率前五位是:肺癌、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结论:婺城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今后要加强恶性肿瘤的早期监测及加强健康宣教,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金华市婺城区儿童青少年肺结核发病状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婺城区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肺结核病发病状况,为今后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全区2004-2006年0~24岁儿童青少年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金华市婺城区城乡居民(1986-1988年和2004-2005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模式。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实施方案》要求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004—2005年居民的期望寿命男性为73.18岁、女性为78.53岁,分别比1986-1988年男性高4.38岁、女性高5.64岁。2004—2005年平均标化死亡率为7.22‰,比1986—1988年下降了22.20‰。恶性肿瘤死因由原来的第二死因转变为首位死因。并从原来的胃癌、肺癌和肝癌顺位转变为肺癌、肝癌和胃癌顺位。肺癌、肝癌、胃癌标化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三大恶性肿瘤死亡男性是女性两倍。胃癌、肺癌和肝癌标化死亡率男性2004—2005年高于1986—1988年,女性2004—2005年低于1986—1988年。结论:恶性肿瘤的死亡强度增强,肺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跃居首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较快,肺癌、肝癌、胃癌居恶性肿瘤前3位;恶性肿瘤作为首位死因,对人均期望寿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婺城区居民伤害死亡水平、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策略。方法:对2004—2005年婺城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伤害死亡分析。结果:伤害死亡率为63.55/10万,标化死亡率为53.89/10万,位于死亡谱的第五位,伤害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伤害死亡谱前5位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溺亡和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伤害减寿年数(PYLL)顺位仅次于恶性肿瘤,位于第二位,去伤害后男女期望寿命为74.8岁和79.92岁,分别提高了1.62岁和1.37岁。结论:伤害是造成婺城区居民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降低伤害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疾病控制三级网络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促进我区疾病控制工作步入正常化、规范化轨道,我中心于2005年1~2月期间,对全区疾病控制三级网络体系的村级网底进行了现状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肾综合征出血热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全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动物间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监测点开展宿主动物调查,测定鼠密度和带毒率,采集病人血清进行分型鉴定。结果:室外和室内平均鼠密度为10.0%。其中野外鼠密度为10.8%,居民区为9.0%。开化县鼠密度最高,达到14.5%。在捕获的室内鼠中,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75.87%,其次为小家鼠;在捕获的室外鼠中,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占74.44%,其次为黄毛鼠。黑线姬鼠带毒率为5.21%,褐家鼠带毒率为4.18%。临床确诊病人的血清阳性率为67.8%,恢复期血清分型鉴定,姬鼠(Ⅰ)型病人占60.91%,家鼠(Ⅱ)型病人占32.51%,另有6.58%的病人未分型。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3.58%。结论:我省属于以姬鼠(Ⅰ)型为主的混合型HFRS疫区,鼠密度和带毒率仍然较高,需要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8.
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4人中毒死亡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1年8月25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沙畈乡梧桐村的深山里,发生一起本省缙云籍民工食用自采的野蘑菇而致6人中毒4人死亡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剩余野蘑菇真菌分类鉴别,以及采菇者标本图谱辨认为“鳞柄白毒伞”。死亡病例分别在误食后24、39、40和 81 h抢救无效死亡。1 流行病学调查 8月25日中午9位民工分批用餐,食用自己采集的野蘑菇和霉干菜、饭和酒。前后有6人先食用了野蘑菇,另3人  相似文献   
9.
惨杀无辜     
1.我国西南某镇居民陈阿宝从镇酒厂批发了1100斤“粮食烧”操场办喜事,亲朋好友200余人赴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农村饮用水水质现况及与疾病相关因素分析,为二次改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和采集水样实验室检验、相关人群健康检查、与水相关传染病疫情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感官、化学、毒理学和细菌学4项指标综合合格率为29!5%;抽查1234名氟斑牙患者,患病率为11!9%;与水相关疾病占有一定比例。结论调查表明农村安全饮用水的改造已迫在眉睫;农业污染是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控制水上养殖业发展规模,加大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强水源保护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