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中国HIV感染者NK细胞、CD8^+T细胞及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HIV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3名HIV/AIDS患者(长期不进展组、无症状HIV组、AIDS组),应用流式细胞仪胞内染色技术检测NK细胞、CD8^+T细胞数量及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水平,分析其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与NK细胞、CD8^+T淋巴细胞数量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CD8^+T细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百分率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NK细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水平绝对值负相关(P〈0.01),与CD8+T细胞内颗粒酶-B表达绝对值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CD8^+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绝对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绝对值与CD8^+T细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百分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中国HIV感染者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数量功能的变化与调节性T细胞显著相关,提示高水平的调节性T细胞可能与细胞毒性淋巴细胞耗竭相关,可能为导致疾病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疾病进展阶段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IV/HCV)合并感染者T淋巴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数量变化及T淋巴细胞活化、受体表达情况,并探讨HCV感染对HIV感染免疫指标及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28例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HIV/HCV合并感染者及101例单纯HI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及T淋巴细胞活化受体(HLA-DR、CD38)、第二受体(CCR5、CXCR4)表达情况。结果(1)HIV/HCV合并感染组中,CD4^+T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随疾病进展持续下降,其中艾滋病组(AIDS)明显低于无症状HIV感染组(HIV)(P〈0.05),HIV组明显低于长期不进展组(LTNP)(P〈0.01),LTNP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TNP组、HIV组及AIDS组CD4^+、CD8^+T细胞表面活化受体HLA-DR、CD38的表达依次升高,其中各组间CD8/CD38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组CD4/HLA-DR、CD8/HLA-DR的升高明显高于LTNP组和HIV组(P〈0.01)。LTNP组、HIV组及AIDS组CD4^+、CD3^+T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亦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依次升高,AIDS组明显高于HIV组和LTNP组(P〈0.01)。(2)HIV/HCV合并感染组与单纯HIV感染组相比,AIDS组NK细胞明显下降(P〈0.05),CD4^+T细胞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CD4/HLA-DR、CD8/HLA-DR、CD4/CXCR4、CD3/CXCR4明显升高(P〈0.01);HIV组NK细胞明显下降(P〈0.01),CD4/CXCR4明显升高(P〈0.05);LTNP组各项指标与单纯HIV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IV/HCV合并感染组的HIV病毒载量随疾病进展不断升高,与单纯HIV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V病毒载量在疾病不同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疾病进展,HIV/HCV合并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HIV病毒载量逐渐升高。与单纯HIV感染相比,合并HCV感染可通过破坏机体天然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系统活化和受体表达,加速HIV感染的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群HLA-B等位基因与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国人群HIV-1感染典型进展者(Typical progressors,TP)和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mgressors,LTNP)HLA-B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的研究,探讨中国人群HLA-B等位基因与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河南、吉林、辽宁、新疆、云南五省收集356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样,其中289例典型进展者和67例长期不进展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其HLA-B等位基因特异性进行检测,并分析了他们的等位基因纯合子情况及Bw4/Bw6血清型,比较二组差异。结果:发现4个HLA-B等位基因位点在中国HIV-1感染人群中的表达频率较高,分别是HLA-B^*13(TP:11.8%;LTNP:15.7%)、HLA-B^*15(TP:17.3%;LTNP:8.2%)、HLA-B^*40(TP:12.5%;LTNP:17.9%)、HIA-B^*51(TP:9%;LTNP:10.4%)。其中长期不进展组HLA-B^*67的等位基因频率为4.5%,典型进展组HLA-B^*67的等位基因频率为1.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2,OR=0.26,95%CI=0.08-0.89)。典型进展组的B^*15的等位基因频率(17.3%)显著高于长期不进展组(8.2%)(P=0.009,OR=2.34,95%CI=1.18~4.76)。结论:HLA-B^*67等位基因可能与延缓中国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相关,HLA-B^*15等位基因可能与加速中国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相关。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医学中发生率较高的严重病症,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我科近2年来发生的新生儿窒息分析如下,旨在对新生儿窒息的防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型肠内营养剂用于2型糖尿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含高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特殊类型肠内营养制剂(Glucerna)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肠内营养支持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采用间歇喂饲法,分别经鼻胃管重力滴注两种不同的肠内营养制剂(Nutrison和Glucerna),并于营养支持前、支持后第7、14天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GHb)、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研究结束时,对照组FBG(7.57±2.12)mmol/L和2hBG(10.48±2.36)mmol/L比研究前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GHb(7.47±1.22)%无明显改变(P>0.05)。研究组FBG和2hBG在营养支持后第7天已出现下降,到研究结束时分别降至(6.41±1.98)mmol/L和(9.20±2.38)mmol/L,明显低于研究前和对照组(P<0.05);GHb(7.05±0.78)%与研究前和对照组相比虽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整个研究期内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型肠内营养制剂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是餐后血糖水平,在临床上比标准配方更适合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铝及D-半乳糖联合染毒小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样损伤的干预作用,为防治A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饮用含铝水(浓度为0.4 g/100 ml),并隔日皮下注射200mg/kg D-半乳糖。干预组小鼠灌胃给予25 mg/kg SFN 1/d,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同时设立溶媒对照组,连续处理90 d。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脑组织β-淀粉样肽(Aβ)沉积,分光光度法检测大脑皮质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Real-time q RT-PCR法检测大脑皮层Cu-Zn SOD、GSH-Px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大脑皮质Aβ斑块数量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干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强,海马、大脑皮质Aβ斑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大脑皮质SOD活性及SOD m RN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干预组小鼠大脑皮质SOD活性及SOD m RN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大脑皮质MDA、GSH含量,活性及GSH-Px m RN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N可减少铝及D-半乳糖联合染毒小鼠脑内的Aβ斑块沉积,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SFN是否通过氧化应激影响AD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饮食性肥胖大鼠血清TNF-α水平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饮食性肥胖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方法 将 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高脂组 ,分别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饲养 14周 ,然后高脂组根据体重增加程度筛选出肥胖大鼠 ,并分别检测其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和TNF -α水平。结果 肥胖大鼠血清TG、TC、HDL -C和TNF -α水平分别为 0 92± 0 19mmol/L ,2 0 4± 0 2 7mmol/L ,0 5 4± 0 0 8mmol/L ,2 95± 0 35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且其血清TNF -α水平与TG显著正相关 (r =0 6 4 6 ,P =0 0 32 ) ,与HDL -C显著负相关 (r=- 0 6 83,P =0 0 2 )。结论 TNF -α可能涉及肥胖及其相关合并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肺病专用低糖类营养配方对呼吸衰竭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肺病专用低糖类营养配方(益菲佳)对呼吸衰竭病人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益菲佳,对照组给予均衡经肠营养制剂(安素).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病人的血脂、血清蛋白质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氧耗量(VO2)、二氧化碳生成量(VCO2)和呼吸商(RQ)等指标,以评价其营养支持效果.结果:经过10天的营养治疗,研究组的血气分析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O.05或P<0.01),而且与对照组同期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益菲佳能降低机械通气病人的VO2、VCO2、PaCO2和RQ,对改善呼吸衰竭病人的肺功能和营养状态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高热能匀浆膳用于危重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内营养治疗是危重患者临床综合治疗中的重要部分。我科从1992年起即开始着手经肠营养制剂的研究并投入临床应用,旨在探讨危重患者经肠营养的实用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