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Fbs)增殖、分化及胞质中PDGF、TGF-β和VEGF表达量的影响。方法:2次离心法制备PRP,成骨诱导条件下hFbs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PRP于第12天、21天钙-钴法染色,第21天茜素红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加不同浓度PRP后第4天细胞PDGF、TGF-β和VEGF的表达;碱性磷酸酶染色(ALP)检测细胞活性;CCK-8法检测有和无成骨诱导条件下不同浓度PR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茜素红染色显示,2.8%PRP组钙结节形成最明显;钙-钴法染色显示,2.8%PRP组矿化作用最强;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PDGF表达存在剂量依赖性,TGF-β和VEGF表达虽无剂量依赖性,但有适宜浓度的要求;ALP染色表明3%PRP组细胞增殖明显,活性最强。CCK-8检测表明各浓度PRP对hFbs均有促增殖作用,PRP加成骨诱导组比单纯PRP组表现出更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其中4.8%PRP促增殖作用最强。结论:适宜浓度的PRP可促进hFbs增殖,但相关因子的表达存在适宜浓度的要求,PRP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增加相关因子表达促进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B (LRP1B)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选用原位杂交的检测方法,用LRP1B寡核苷酸探针对20例正常的宫颈组织和40例宫颈鳞癌组织标本中LRP1B mRNA表达进行测定,用HPV16/18探针对40例宫颈鳞癌标本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在40例宫颈鳞癌标本中,有22例呈现LRP1BmRNA低表达,在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仅有3例呈现低表达,癌症组的阴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宫颈鳞癌组中,LRP1B阴性者的HPV16/18阳性率明显高于LRP1B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P<0.05).在40例宫颈鳞癌标本中,LRP1BmRNA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均无关(χ2值分别为0.22、4.65、0.90,均P<0.05);但在发生浸润至浆膜层和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呈现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5、6.15,均P<0.05).结论 LRP1B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HPV16/18感染很可能作为协同因子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并且LRP1B与宫颈鳞癌发病和转移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的侵袭转移涉及到上皮-间质转化(EMT)。EMT指具有极性及紧密黏附力的上皮细胞转化为无极性、流动性强的间质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根据生物学作用,EMT可分为3种类型。Ⅰ型EMT产生了变化多样的细胞类型,与胚胎发育有关;Ⅱ型EMT与组织再生及肾、肝、肺和肠等上皮组织器官纤维变性有关;Ⅲ型EMT涉及癌症的进展及转移。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Hh途径、Notch信号途径、核因子(NF)-κB等途径参与了EMT的调控。许多研究发现,EMT参与上皮性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细胞的病理过程。阻断EMT进程可能成为干预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VEGF及nm2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35例在位内膜及30例正常内膜组织中VEGF和nm2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率达82.5%,显著高于在位内膜(62.8%)及正常内膜(36.67%);且两两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m23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率为42.5%,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在位内膜(77.14%)及正常内膜(93.33%);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与nm23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无相关(γ=-0.136,P>0.05)。结论:VEGF与nm2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成荣杰  付艳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0):1326-1329
目的构建人FOXC2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人宫颈癌C-33A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系。方法应用PCR方法从人FOXC2克隆中扩增其cDNA编码区序列,并将其构建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经PCR和测序鉴定后,利用脂质体进行宫颈癌C-33A细胞的转染,应用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FOXC2的细胞系,通过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FOXC2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FOXC2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转染FOXC2的C-33A细胞系,并鉴定了FOXC2目的基因在C-33A细胞中的过表达。结论FOXC2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FOXC2基因在宫颈癌中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宫颈癌的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是导致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以往认为宫颈癌属于化疗不敏感性肿瘤,因此手术及放疗为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化疗仅作为晚期、复发患者的姑息治疗方案,直至1983年Friedlander指出宫颈癌是化疗敏感性肿瘤,首次提出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的概念,至此,NAC作为宫颈癌术前或放疗前的治疗手段逐渐受到临床医师及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F及nm23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及其中35例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和30例正常内膜组织中MIF和nm2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MIF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7.50%,显著高于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内膜组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2.50%,显著低于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内膜组织(P<0.05),而正常内膜组织与在位内膜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F与nm23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γ=-0.385,P<0.05)。结论:MIF与nm23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