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8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市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目的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广州市所辖9区内捕获的130只褐家鼠、31只黄胸鼠、18只小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8.5%、45.2%和27.8%,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7.72、278.46和1164.24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黄胸鼠和小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已形成抗药性种群,褐家鼠有抗药性个体产生。结论以黄胸鼠和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以褐家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湛江地区应用抗凝血灭鼠剂以来,家栖鼠抗药性发生情况以及演变规律,为灭鼠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捕捉黄胸鼠和褐家鼠,按全国鼠类抗药性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抗药性试验.结果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10年,黄胸鼠由敏感种群逐步产生抗药性个体,当使用到17年,湛江市区黄胸鼠便形成抗药性种群,但改用第二代抗凝血剂溴敌隆能缓解前者的抗药性;同一时期各地区使用抗凝血灭鼠剂频度及使用方法对黄胸鼠抗药性有所影响;褐家鼠抗药性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黄胸鼠和褐家鼠之间抗药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6,P<0.01).结论使用抗凝血灭鼠剂要遵循鼠类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开展定期抗药性监测,科学选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才能确保灭鼠效果及延长抗凝血灭鼠剂的应用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务人员对登革热诊断和治疗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市民对登革热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评价培训工作及宣传工作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登革热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广州市区选取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各3家以上,对每家医院选取当天在内科和急诊科坐诊的医生3~5名;市民则选取广州市同一个区内100名以上常住居民或暂住超过3周的外来人员。采取匿名自填和入户面对面的方法分别对医务人员和市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医务人员问卷主要是有关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知识、临床知识、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市民问卷主要是登革热发病时的一般症状、登革热传播媒介的种类及其孳生环境等的认知情况,以及家庭、个人的防护措施。结果广州市共调查54名医务人员,100%的医务人员能正确描述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98.1%的医务人员3年内接受过登革热培训及看过登革热诊疗手册,并正确描述疑似登革热病例的表现,88.9%的医务人员对怀疑登革热的病例建议同时检测血常规和登革热抗体,但只有70.4%的医务人员能正确描述登革热病例血常规情况。136位市民中有79.4%的市民知道登革热有发热症状,87.5%市民知道登革热是由蚊子传播的,60.3%的家庭有防蚊措施。结论广州市医务人员和居民对登革热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但仍需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湛江市区在采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主要是敌鼠钠盐)20年后,改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4年,黄胸鼠和褐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用非选择性实验进行抗药性研究,将其结果与4年前相关数据比较。结果两种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水平比4年前降低,特别是黄胸鼠。结论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产生抗性种群的地区,改用第二代产品,能缓解前者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兴宁市鼠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寄生蚤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广东省兴宁市鼠形动物群落结构及寄生蚤的种类.方法2004年4~5月,在不同生境采用鼠笼等工具捕捉鼠形动物,研究其种群结构及所携带的体表寄生蚤种类.结果捕获鼠形动物2目2科9种共1 062只.其中野外生境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7种,以板齿鼠、臭鼩鼱、黄毛鼠为常见种,分别占45.71%、25.71%和18.57%.室内生境共捕获2目4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55.14%,黄胸鼠次之,占41.03%.共捡获蚤类6种,家鼠体蚤以缓慢细蚤和印鼠客蚤为主,野鼠以不同新蚤福建亚种为主.结论野外生境啮齿动物种群丰富,室内生境较单一.但室内生境啮齿动物染蚤率和蚤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 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 经对雷州半岛内湛江市区的赤坎区和霞山区、徐闻县城区、廉江市安铺镇区捕捉的257只褐家鼠、165只黄胸鼠,进行抗药性监测,褐家鼠暂未发现抗药性个体;黄胸鼠的抗性率为7 .88%,其存活摄药剂量在145. 90mg/kg以上,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黄胸鼠产生抗药性个体。结论 雷州半岛的鼠类控制工作仍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实验室测定黄胸鼠对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大隆的敏感性,为进行抗药性调查提供正常的黄胸鼠敏感种群本底资料。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做无选择性摄食试验。试鼠雌雄分开,随机分组,分5个不同食毒期摄食0.00016%大隆毒饵。数据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黄胸鼠性别之间对大隆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0.05,PLFP50>0.05),故雌雄数据合并计算,得毒力回归方程y=2.49 5.70x,LFP50、LFP99及其95%置信限分别是2.75(2.39~3.17)d和7.04(4.89~10.13)d。结论按WHO修订以致死99%敏感靶标鼠种的食毒期(LFP99)取整天数作为抗药性检验标准,湛江地区黄胸鼠对0.00016%的大隆毒饵食毒期超过8d存活为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8.
2005年2月12日中午,接到湛江市坡头区某医院的报告,该院收治1例疑似鼠疫病人,请湛江鼠防所和市疾病中心派人到医院协助调查处理。鼠防所和市疾控中心有关人员接到疑似疫情报告后90min赶到医院。随即对患者进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体格检查等,并取材作实验室检验。现将调查与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湛江地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抗凝血剂的抗药性   总被引:22,自引:13,他引:9  
抗凝血杀鼠剂长期使用后会产生抗药性.湛江地区从70年代开始试用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80年代推广使用, 1988~1992年黄胸鼠抗药性达到 2.41%~14% [1-3].为掌握近几年湛江地区鼠类抗药性发生程度,1999年10~12月对湛江市和雷州市的黄胸鼠和褐家鼠进行抗凝血杀鼠剂的抗药性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10.
湛江市甘林地区鼠蚤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43年后湛江市甘林地区家、野鼠及其鼠体蚤变化情况。方法对调查地点内的家、野鼠及其鼠体蚤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鼠密度、蚤指数作为主要变化指标。结果全年平均家鼠密度为8.02%,所捕获的动物中褐家鼠和臭鼠句脯的比例增加,黄胸鼠仍为优势种(54.55%);全年平均野鼠密度为3.24%,野鼠种群中黄毛鼠仍为优势种(74.59%),社鼠(Rattus niviventer confueianus)已成为当地的稀有种群;全年平均家鼠鼠体蚤指数为2.87,印鼠客蚤在家鼠鼠体蚤种群中占绝对优势(98.46%);全年平均野鼠鼠体蚤指数为0.33,伍氏病蚤为优势种(93.02%)。结论受住宅结构、环境气温和农业开发等综合因素的长期影响,湛江市甘林地区家、野鼠及鼠体蚤已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