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8月采用后腹腔镜下一期治疗43例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5min,失血量50~90mL,住院时间8~15天,全部患者肾功能好转或正常。术中、术后无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后腹腔镜双侧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部分取代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留置导尿管至尿道狭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9例昏迷患者导尿管性尿道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悬垂部尿道狭窄21例,尿道外口狭窄6例,膜部尿道狭窄2例。采用尿道扩张18例,尿道外口切开3例,尿道吻合8例。28例痊愈,1例复发再次手术。结论昏迷患者导尿管性尿道狭窄与多种因素有关,全身血液动力学改变、感染和导尿管护理不当是重要因素。导尿管性尿道狭窄重在预防,适时恰当处理能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留置导尿管至尿道狭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9例昏迷患者导尿管性尿道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 悬垂部尿道狭窄21例,尿道外口狭窄6例,膜部尿道狭窄2例.采用尿道扩张18例,尿道外口切开3例,尿道吻合8例.28例痊忿,1例复发再次手术.结论 昏迷患者导尿管性尿道狭窄与多种因素有关,全身血液动力学改变、感染和导尿管护理不当是重要因素.导尿管性尿道狭窄重在预防,适时恰当处理能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技术和方法,评价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例采用腹腔镜技术诊治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2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10例,肾切除1例。结果16例手术成功15例。平均住院7d,术中均未输血,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腹腔镜能顺利进行多种泌尿外科手术,具有损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8月采用后腹腔镜下一期治疗43例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5min,失血量50~90mL,住院时间8~15天,全部患者肾功能好转或正常。术中、术后无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后腹腔镜双侧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部分取代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复杂肾结石开放性手术与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收治137例复杂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开放手术79例(开放组),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58例(微创组)。结果:两组术后发热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而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输血率、平均住院费用等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阶段基层医院处理复杂肾结石,施行开放手术是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经尿道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安化县人民医院2008年8月至2010年10月接诊的79位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结果 79例患者术后比术前在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切镜下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用腔内剜除法治疗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均获痊愈,与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相比手术时间、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并发症、术后最大尿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剜除法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切实可行的方法,尤适于重度增生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