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传染科手足口病医务人员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的隐性感染情况。方法 2016年6~9月杭州市儿童医院儿科医务人员63人(其中传染科医务人员23人),健康成人体检43人,采用荧光PCR法进行粪便EV71和CA16病毒核酸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EV71和CA16的IgG抗体。结果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粪便肠道病毒核酸均阴性。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血清EV71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17.46%及1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3,P=0.88);血清CA16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95.24%和5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19,P=0.00)。传染科与非传染科医务人员比较,血清EV71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26.09%和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7,P=0.31);血清CA16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91.30%和9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7,P=0.62);医生与护士比较,血清EV71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11.11%和3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2,P=0.19);血清CA16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100.00%和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2,P=0.41)。结论儿科医务人员CA16隐性感染要高于健康人群。手足口病医务人员虽然存在着一定程度EV71和CA16隐性感染情况,但粪便均未能检测出EV71和CA16病毒核酸,说明传播风险系数较低。另手足口病病房与其他病房医务人员EV71和CA16隐性感染情况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动脉血乳酸水平在新生儿危重症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入院24h内动脉血乳酸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NCIS)的关系及对判断预后的作用.方法 对NICU 215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NCIS将患儿分为非危重、危重及极危重3个组,比较入院24h内各组间血乳酸水平的差异及不同预后组血乳酸水平的差别.结果 随着NCIS分值下降,血乳酸浓度升高(r=0.2,P<0.01);血乳酸浓度越高,预后越差(r=0.181,P<0.01),尤其是在危重患儿(包括危重组和极危重组)中更明显(r=0.227,P<0.01);而非危重组中治愈组和好转组入院时血乳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P>0.05).结论 血乳酸水平测定对新生儿危重病例早期诊断是一项简易而灵敏的指标,并对预后判断有一定帮助,有望成为NCIS中的又一衡量病情轻重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乙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32例乙型流感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32例乙型流感患儿中,重症13例,危重症1例。临床表现有发热(100.00%)、咳嗽(100.00%)、咽痛(3.13%)、声嘶(9.38%)、流涕(15.63%)、乏力及四肢酸痛(12.50%)、惊厥(3.13%)、恶心或呕吐(15.63%)、腹痛(9.38%)、腹泻(12.50%)。合并支气管炎10例(31.25%),肺炎14例(43.75%),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Ⅱ°喉梗阻及Ⅱ型呼吸衰竭1例(3.13%)。血WBC降低5例,升高2例;粒细胞减少11例;C反应蛋白升高11例;降钙素原升高9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17例;肌酸激酶升高1例;AST升高20例;无ALT升高病例。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3例(71.86%),抗原检测阳性22例(68.75%),抗体IGM检测阳性12例(37.5%)。按照国家卫计委《流感诊疗方案(2018年版)》予以奥司他韦口服治疗,2例自动出院(病情有好转),其余30例均治愈出院。结论乙型流感的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主要采取口服奥司他韦治疗。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乙型流感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014年杭州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以及手足口病发病率及病原体时间分布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方法 对2014年杭州地区手足口病的临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临床获得的咽拭子标本,对其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对手足口病病例及病原体的时间聚集性与当地的气象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2014年杭州地区共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6 640例,男女比例为1.44∶1,年龄以1~3岁为主,以本地区散居儿童居多;对临床诊断的住院病例2 370份标本检测结果显示: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242例,阳性率为10.2%,肠道病毒71型(EV71)936例,阳性率为39.5%,其他肠道病毒1 192例,阳性率为50.3%。手足口病病例时间聚集以5~7月份为高峰,并且手足口病高峰期(5~7月)病原学以EV71为主;手足口病发病率及病原体分布与平均气温、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均呈正相关(P均<0.05);且EV71主要分布在平均气温高、降雨量大和相对湿度高的月份,而肠道病毒通用型主要分布在平均气温较低、降雨量少和相对湿度低的月份。 结论 杭州地区2014年手足口病仍以1~3岁散居男童为主,病原学以EV71及肠道病毒通用型为主;手足口病病例时间聚集以5~7月份为主。手足口病发病率及病原体分布情况与平均气温、降雨量及相对湿度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非肠道病毒71型(EV71)非柯萨奇病毒16型(CA16)肠道病毒(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排毒时间,以及重组人IFNα2b喷雾剂干预治疗对其排毒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共159例,在入院2 d内同时采集患儿粪便和咽拭子样本,通过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病毒检测。对实验室确诊资料完整的87例患儿咽部及肠道排毒情况进行追踪和随访,实验组采用重组人IFNα2b喷雾剂干预治疗(52例),对照组用开喉剑喷雾剂治疗(35例),观察两组病毒转阴情况。结果159例患儿治疗第1周时粪便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第2周时出现转阴病例,至第6周全部转阴。重组人IFNα2b喷雾剂干预治疗对其他肠道病毒型手足口病5~7 d咽部排毒的累计转阴率为54.0%,高于对照组的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2,P>0.05);两组肠道病毒累计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05)。结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第2周出现肠道病毒转阴。重组人IFNα2b喷雾剂干预治疗一定程度略提高咽部排毒转阴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与血、脑脊液EV71-IgMkL体的相关性,为早期识别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1日至7B31目手足口病高发期间收治的31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脑脊液EV71-tgM抗体及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1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重型264例(83.3%),危重型53例(16.7%)。危重型组与重型纽在年龄、体重、脑脊液氯含量及肢体抖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患儿的血清EV71阳性率(84.9%)高于重型组患儿(7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患儿的脑脊液EV71阳性率(50.9%)略低于重型组(53.8%),差异亦无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绝大部分重症病例由EV71感染引起,与血清及脑脊液EV71-IgM抗体阳性率无相关性,但年龄越小、体重越轻、脑脊液氯含量减少及肢体抖动明显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越容易向危重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了解2013年杭州地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感染的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VP1区的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2013年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确诊病例粪便样本,用EV71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鉴定,选取EV71检测阳性的15例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并进行VP1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并测序,结合EV71各基因型及亚型的代表株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对VP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该院分离的15株EV71分离株与A、B基因型参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7.5%~79.8%、77.7%~83.1%,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8%~96.6%、92.8%~97.9%,与C基因型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3.4%~97.3%,氨基酸同源性为93.4%~99.7%,其中与2008年安徽省阜阳市的EV71流行株[C4a (Fuyang-0508)]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5.0%~97.3%及96.2%~99.7%.系统进化树显示所有分离株与C4a亚型的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15株EV71分离株与不同基因型代表株进行比对发现,在297个氨基酸位点中主要突变位点有11个.结论 2013年杭州地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流行的EV71均为C4a基因型,其VP1基因保守性好.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大部分病例1周内即获痊愈,少数重症患者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余种,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危害最大.EV71感染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比例特别高,易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1-2].许多学者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EV71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当前少见EV71病毒载量与临床因素相关性的研究报道.本文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214例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毒载量,分析其与各个临床因素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认识EV71病毒载量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符合二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以及发展导向的经济运营评价指标体系,为主管部门科学、精准管理提供支撑。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德尔菲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通过2轮专家咨询问卷形成7个一级指标(包含预算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运营效率、费用负担、收支结构、发展能力共7个维度)、38个二级指标的上海市二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营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二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经济管理需求,能够有效反映医院经济运营成效,可供主管部门对医院进行综合评价。建议明确指标参数计算口径,合理设置评价标准,探讨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为后续开展实证分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