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男 ,2岁。因左眼红肿伴疼痛 3d于 2 0 0 2年 4月16日入院。 3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红肿 ,伴疼痛 ,在外院静滴青霉素效果欠佳 ,症状加重 ,以“左眼蜂窝组织炎”收入我院。既往反复患中耳炎 ,1个月前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在外院行乳突根治术。每次疫苗接种均发热。出生史无异常 ,家族史无特殊记载。入院查体 :体温 37 5℃ ,脉搏 10 4 /min ,呼吸 2 6 /min。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颈部触及数个黄豆大的肿大淋巴结 ,质软 ,压痛 ,咽部充血 ,扁桃体无肿大 ,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左眼睑球结膜高度肿胀 ,结膜充血 ,结膜囊内大量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2.
小儿癔病属儿童心理行为疾病,但其发作形式常常以躯体感觉及运动障碍为主。现将1999年~2002年收治的12例癔病患儿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62岁,回族。因皮诊7个月,阵发性咳嗽伴晕厥4个月,颈部肿物2d入院。患者入院前7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红色斑丘疹,伴明显瘙痒、无发热、咳嗽、盗汗等伴随症状,未明确诊断。曾外用皮炎平、尤卓尔等,痒感稍减轻,皮疹无消退。入院前4个月出现阵发性咳嗽,咳少量白痰,较剧烈,以夜间为重,严重时出现一过性晕厥数次,不伴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约数秒后自行缓解,缓解后无特殊不适。患者皮疹逐渐加重,遍及全身,部分皮疹因抓挠而出血结痂。胸部X线及气管镜检查均未见异常。入院前2d无意中发现颈部数个肿物,无触痛。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外周静脉血白细胞介素 17 (IL 17) 和转化生长因子 β2 (TGF β2) 的表达及其 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呼吸内科7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 者为哮喘组,1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 法分别进行IL 17、TGF β2检测,哮喘患者进行规范化 梯度治疗3个月后复测IL 17、TGF β2、肺功能。结果 随着哮喘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IL 17、TGF β2 浓度逐渐增加,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犉= 37.794、27.557、44.993,犘<0.01)。各组间IL 17、TGF β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1)。IL 17、 TGF β2水平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 无相关性(犘>0.05), 与FEV1%pred 呈负相关(狉= -0.794、-0.468,犘<0.01)。IL 17与TGF β2水平呈正相关(狉=0.527,犘<0.01)。治疗3个月后,72 例哮喘患者IL 17、TGF β2 较治疗前降低,FEV1%pred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狋=11.619、9.371、 12.948,犘<0.01);IL 17、TGF β2水平仍高于对照组,FEV1%pre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狋= 11.007、14.501、8.396,犘<0.01)。结论 哮喘患者TGF β2、IL 17 表达水平与哮喘发病呈正相关。 TGF β2、IL 17的测定对哮喘严重程度、炎症水平及气道重建程度的评估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 17;转化生长因子 β2;哮喘;急性发作期;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4 0302 04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先天性脑发育不全(CMB)患儿的甲状腺功能,测定60例CMB患儿腕部骨龄及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促甲状腺素(TSH),对其中T_4降低者采用甲状腺片治疗,同时与41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对比。结果显示,60例CMB患儿中腕骨骨龄发育迟缓者30例(占50%),T_4降低者32例(占53.3%),T_3降低者12例(占20%),TSH增高者18例(占30%)。对T_4降低的32例用甲状腺片治疗,26例有一定疗效。表明部分CMB患儿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片治疗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活化及粘附分子表达。方法 硝基四氮唑蓝 (NBT)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自发活化率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白细胞粘附分子 CD11a,CD18表达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组白细胞活化率及粘附分子表达率明显增高 (P<0 .0 1) ,且白细胞活化与粘附分子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激活白细胞并促使粘附分子表达上调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3受体a(IL-3Ra)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原代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62例AML患者及12名正常人原代骨髓CD34+CD38-细胞中IL-3Ra(CD123+)阳性细胞的比例,了解IL-3Ra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3Ra mRNA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IL-3Ra表达情况与AML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33例初诊和复发AML患者CD34+CD38-CD123+/CD34+CD38-及IL-3Ra mRNA RT-P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9例缓解A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初治、复发组(P<0.05).动态随访了13例AML患者,其中6例初发患者缓解者CD34+CD38-CD123+/CD34+CD38-及IL-3Ra mRNA RT-PCR均显著降低(P<0.05);3例缓解后复发者显著上升(P<0.05);4例患者处于缓解状态,CD34+CD38-CD123+/CD34+CD38-无显著表达,RT-PCR未检测到IL-3Ra.结论 在初治和复发AML患者,IL-3Ra异常过度表达;AML缓解期IL-3Ra表达降低;提示IL-3Ra过度表达与AML克隆负荷消长相关;临床上可检测该指标以评价AML疗效并判断预后、监测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应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化疗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62例AML患者[初治或复发AML33例,完全缓解(CR)AML 29例]和16名正常人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髓CD34+细胞G-CSFR的表达.结果 CD114+CD34+/CD34+比值在初治或复发组、CR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1.69±2.91)%、(31.84±8.62)%、(32.87±8.44)%(P<0.05),CR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F受体mRNA表达在初治或复发组、CR组及对照组分别为(30.52±6.21)%、(85.13±21.25)%、(91.57±18.64)%(P<0.05),CR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随访了13例AML患者,初治及CR时骨髓CD34+细胞上CD114+CD34+/CD34+比值分别为(12.58±2.00)%、(30.13±7.09)%,初治时低于CR时(P<0.05).G-CSF受体mRNA表达分别为(32.23±5.69)%、(83.27±19.79)%,初治组低于CR组(P<0.05).结论 G-CSF受体在AML患者骨髓CD34+细胞上的表达低于正常人CD34+细胞上的表达,故G-CSF用于治疗AML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效应T细胞(CD8+HLA-DR+T细胞)损伤骨髓造血的影响,探讨TNF-β在SAA免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磁珠阳性分选15例SAA患者骨髓CD8+HLA-DR+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以阴性分选去除15名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T细胞后作为靶细胞,两者混合培养,于体系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TNF-β(终浓度分别为0、15、25、50 ng/ml)为实验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孵育72小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以Annexin V检测靶细胞凋亡状况,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IL-10、IFN-γ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及3个实验组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49.85±20.33)%、(51.65±20.34)%、(55.94±20.19)%、(57.72±19.45)%,TNF-β终浓度为50 ng/ml组及25 ng/ml组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15 ng/ml组细胞凋亡比例(P<0.05),但空白组与15 ng/ml组,25 ng/ml组与50 ng/ml组细胞凋亡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及各实验组培养上清IL-10浓度分别为(217.99±29.47)ng/ml、(216.47±29.00)ng/ml、(212.15±13.19)ng/ml、(218.01±28.61)ng/ml,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β终浓度50 ng/ml组培养上清IFN-γ水平[(593.50±48.18)ng/ml]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544.85±69.77)ng/ml],15 ng/ml组[(567.38±74.51)ng/ml]、25 ng/ml组[(544.05±79.69)ng/ml](P<0.05)。结论:TNF-β能增强SAA患者效应T细胞诱导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高水平的TNF-β可能还促进SAA患者CD8+HLA-DR+T细胞分泌IFN-γ,两者具有协同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患儿T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嘉  姚华民 《临床荟萃》2001,16(10):466-467
过敏性紫癜 (HSP)是临床常见变态反应性毛细血管炎 ,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近几年研究表明 ,免疫功能紊乱是发病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HSP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 、C4的检测 ,以及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查 ,了解HSP患儿免疫功能的异常表现。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为 1 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7月本院儿科肾脏专业组住院HSP患儿 36例 ,年龄 5~ 1 1岁 ,入院前未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其中 1 2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HSPN)患儿行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查 ,年龄 7~ 1 1岁。对照组为本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