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鼠肾组织培养狂犬病疫苗(简称组苗),在我国尚属一种新的生物制品,1980年正式使用,1981年取代羊脑狂犬病疫苗。经过几年应用,预防狂犬病收到一定效果,未出现羊脑苗所致的严重变态反应。但我省自1981年发生被狂犬轻度咬伤注组苗无效病例,随着组苗使用量增加,这类病例亦不断上升。因此,我们于1983年对注射组苗仍发病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新生产的益多克(ETOC)丙炔菊脂(Parallethrin),配制为0.66%益多克驱蚊液剂,委托我站进行驱(杀)蚊虫药效试验,现将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  相似文献   
3.
热烟雾机施药应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广东省在国内媒介生物防治中首先应用热烟雾技术杀灭蟑螂收到良好效果,尤其是用热烟雾机喷雾下水排放系统灭蟑效果显著,已在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普遍使用。这一先进喷雾技术迅速向其他省、市发展,如广西、湖南、云南、福建及卫生检疫系统、铁路系统许多单位。同时还拓展到  相似文献   
4.
水基型(WBA)气雾剂“克害威”是一种新型的卫生杀虫剂,它具有高效、安全、不燃性、低毒的特性。经试验证明,它对卫生害虫有较好的击杀效果,在用药量为0.2g/m~3时,对蚊和蝇的击倒中时(KT50)分别在4.46~6.31分和5.39~7.76分之间;用药量为1.0g/圆筒时,对美洲大蠊的KT50为6.58~12.4分;各试虫的死亡率均为100%,该制剂达到油基型气雾剂的击杀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狂犬病的预防注射,由于疫苗副作用和潜伏期长,除极少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外,一般在咬伤后进行“暴露后的疫苗疗法”,给予连续10针以上的免疫注射。狂犬疫苗或使用方法新进展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狂犬病抗血清的合并使用,抗血清于1954年在伊朗经大规模人群观察证实与疫苗合并使用有效。此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推荐为治疗狂犬病的原则;第二,继1963年Kissling制造地鼠肾组织疫苗后,Wiktor等用人二倍体细胞,近藤用鸡胚细胞等进行组织疫苗的研制,新近已开始实际应用。组织培养疫苗,国际校准规定免疫全  相似文献   
6.
水基型(WBA)气雾剂“克害威”是一种新型的卫生杀虫剂,它具有高效、安全、不燃性、低毒的特性。经试验证明,它对卫生害虫有较好的击杀效果,在用药量为0.2/m~3时,对蚊和蝇的击倒中时(KT_(50))分别在4.46~6.31分和5.39~7.76分之间;用药量为1.0g/圆筒时,对美洲大蠊的KT_(50)为6.58~12.4分;各试虫的死亡率均为100%,该制剂达到油基型气雾剂的击杀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畜是人布病的主要传染源。解放前,布病在广东未见资料记载。解放后,1955年发现家畜和人布病发生。广东省1956年把本病列为法定传染病管理,但直到1965年才有正式疫情报告。至今缺乏全省系统的人布病调查资料,只在局部(农、畜牧场)做过一些疫情处理及专题调查工作。为了搞好布病防治工作,我们对建国以来,全省人畜布病资料收集、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病死率很高。近几年来,本病在我省流行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据调查本省90%以上的病例是由狂犬传染,因此,消灭狂犬及提高家犬免疫力成为预防狂犬病的主导措施。日本、英国和我国台湾(1972,1983)通过上述措施控制了狂犬病的发生。广西容县松山公社(1979)免疫家犬预防狂犬病亦收到显著效果。我们于1981年10月至1983年1月在信宜县丁堡公社开展家犬免疫试点工作。并以邻近未  相似文献   
9.
拟保幼激素杀虫剂S-311830.5%颗粒剂,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致倦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Ⅳ龄幼虫有很强的阻碍羽化作用,其半数阻碍羽化浓度(EC(50))分别为0.047、0.13、1.57μga·i/L:对3种蚊幼阻碍羽化率达95%以上的使用浓度分别是0.27、2.43、24.3μga·i/L致倦库蚊幼虫发育受药物不同浓度的影响,幼虫被药物处理后,大部分死亡出现在蛹期,但浓度在0.09μga·i/L,部分幼虫在羽化期死亡,成蚊(羽化不全)死亡率是13.1%;当浓度提高为100μga·i/L,幼虫期死亡率达6.7%,蛹死亡率为93.3%;此外,该制剂有较好的滞留效果,100μga·i/L时对致倦库蚊幼虫滞效达1个月以上。但该制剂直接对蚊蛹药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的选择性适口性试验中得出褐家鼠对杀它仗颗粒毒饵的接受性很好,摄食系数为1.17,试鼠死亡率为95%,试鼠均为出血而死,死亡期在给药后2~8天。在两个鼠密度高的现场灭鼠试验中,分别采用以间隔限量投92.25μmol/L(0.005%)杀它仗毒饵和饱和投5.52mmol/L(0.2%)敌鼠钠盐毒饵都取得一致的灭鼠效果,在杀它仗试验区平均每户耗饵量为48.7g,而敌鼠钠盐试验区户均耗饵量为385.0g,杀它仗仅为敌鼠钠盐的12.6%,节省诱饵粮87%。从灭鼠效果、毒饵的接受程度、节省诱饵粮及劳动力等多方面考虑,杀它仗优于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