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9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的知识和态度以及影响AEFI报告的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在上海市所有459个预防接种门诊选择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分析AEFI监测知识得分(满分6分)和态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FI报告的影响因素。结果1379名调查对象的AEFI监测知识平均得分为3.30±1.31分;认为开展AEFI监测有必要、报告AEFI是自身职责、AEFI监测是额外工作负担的调查对象分别占98.84%、92.75%、30.38%。69.62%的调查对象近1年报告过AEFI;社区接种门诊、免疫规划专职人员、近1年接受过AEFI培训、AEFI监测知识得分高的调查对象报告AEFI的比例高[OR(95%CI):19.55(14.16-26.98)、1.95(1.45-2.64)、3.14(1.76-5.59)、1.91(1.38-2.63)]。结论上海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AEFI监测知识水平不高,对AEFI监测存在一定认识误区;需加强AEFI监测培训,进一步提高其AEFI报告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上海市卡介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特征,为制定本市卡介苗接种策略和预防卡介苗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4个区中抽取接种了卡介苗的1月龄新生儿,在其3、6、9、18月龄时各随访检查1次,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对疑似卡介苗不良反应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疾病发生特征。【结果】2 411例新生儿完成随访观察,其中2例发生卡介苗不良反应,均为卡介苗淋巴结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0/万(1.39/万~27.41/万)。2例患者分别于接种卡介苗26 d和91 d后发现症状,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主动监测的卡介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被动监测报告的发生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上海市卡介苗接种安全性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3.
林丛  周野  孙晓冬 《心脑血管病防治》2006,6(3):177-178,176
目的观察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炎症反应的差异以及评价氟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指标的变化。方法检测48例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与年龄和性别匹配的48例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入院时的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记数,并分析糖尿病组加氟伐他汀和未加氟伐他汀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记数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记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13.13±3.73mg/Lν10.84±3.09 mg/L,P<0.01;8.89±1.65×109/Lν7.98±1.36×109/L,P<0.01),糖尿病组氟伐他汀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记数明显要低于治疗前及非氟伐他汀治疗组(9.93±2.60 mg/Lν13.23±3.81mg/L,P<0.01;7.21±1.51×109/Lν9.09±1.75×109/L,P<0.0),(9.93±2.60mg/Lν12.30±2.57 mg/L,P<0.01;7.21±1.51×109/Lν8.26±1.75×109/L,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其炎性指标较非糖尿病病人升高更加明显,氟伐他汀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时间序列模型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腮)预测中的应用,建立上海市流腮发病的预测模型,预测2017年上海市流腮发病趋势。【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的上海市2005年1月—2016年12月流腮月报告发病资料,使用SPSS软件进行建模,考虑季节因素建立ARIMA(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乘积季节预测模型,并用所建模型预测上海市2017年流腮发病趋势。【结果】ARIMA(1,0,0)(1,1,0)12可较好地拟合流腮发病的时间序列趋势,对2005—2016年流腮发病数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程度高,平均相对误差为8.79%,2017年流腮预测病例数为2 656例。【结论】ARIMA乘积季节模型可较好地拟合流腮发病的时间序列趋势;与2016年相比,预测2017年流腮报告发病数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水痘病例续发和罹患情况,评价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效果。方法于2013年6月—2015年12月,将上海市幼托机构、小学、初中、高中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符合水痘疫苗接种条件的学生作为水痘疫苗应急接种对象,对开展水痘疫苗应急接种后水痘病例续发情况,以及暴露后以接报不同水痘病例数作为响应条件,对水痘疫苗应急接种后水痘病例续发和罹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应急接种组水痘病例续发率和结案时罹患率均明显低于未开展应急接种组;开展应急接种时的罹患率与结案时的续发率和罹患率存在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1);接报1例病例时开展水痘疫苗应急接种的续发率和结案时罹患率均低于接报≥2例病例时开展水痘疫苗应急接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79,P0.01;χ2=661.67,P0.01);接报≥2例病例时开展水痘疫苗应急接种的续发率和结案时罹患率均低于未开展水痘疫苗应急接种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4;χ2=29.43,P0.01)。结论尽早开展水痘疫苗应急接种可以有效降低水痘疫情的续发率和罹患率;在接报1例水痘病例时开展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效果最佳;接报≥2例病例时开展水痘疫苗应急接种仍能取得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导致全球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主要的病原,疫苗接种是预防婴幼儿R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本文对RV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疫苗的免疫预防等研究进展予以综述,重点介绍了全球正在使用的3种RV疫苗的安全性、效力、免疫程序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立场和其他国家的应用经验,结合中国免疫规划实施现状提出了RV疫苗的免疫预防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研究。方法:对26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问卷调查;同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分,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分值情况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针对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DLQI分值从大到小排序为:治疗(2.00±0.87),心理(1.76±0.93),穿衣(1.59±0.90),生理(1.52±0.81),社交娱乐(1.59±0.90),家庭(1.43±0.76),饮食(1.31±0.87),工作学习(1.30±0.75),日常活动(1.29±0.79),性生活(0.93±0.91),运动(0.91±0.89)。且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DLQI分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治疗和心理方面受影响较大,并且病情越严重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移植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脊髓损伤(SCI)治疗的效果。方法:培养与纯化骨髓基质干细胞。80只SD大鼠制备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干细胞移植组、EPO组、联合组和对照组。采用BBB法进行运动能力评分和组织切片观察来评定修复情况。结果:三个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实验组均可明显促进大鼠运动功能和损伤后组织结构的恢复,其中联合组效果更显著。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联合EPO具有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饲养层制作及复苏培养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探索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方法饲养层制作,复苏及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采用一步法消化贴壁胚胎干细胞,悬浮培养5d,形成拟胚体(EB),待EB贴壁后,加入淫羊藿苷(Icraiin,ICA)诱导液对其诱导并每天观察,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和心室肌球蛋白轻链(MLC-2v)的表达。结果胚胎干细胞悬浮聚集5d,形成类似球状的拟胚体,将拟胚体贴壁诱导8d,发现拟胚体中出现跳动,诱导后10d拟胚体跳动率达65%,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一个分化拟胚体中一般出现1-3个跳动点,节律约为50-80times/min,在诱导10d时跳动的合胞体,免疫荧光表明cTnT和MLC-2v表达为阳性。结论胚胎干细胞经悬浮聚集培养5d后经10-7mol/L淫羊藿苷诱导,得到了可以跳动的心肌细胞团。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冬 《中医药学刊》2006,24(2):317-318
异位性皮炎(Atopie Dermatitis,简称AD),又称异位性湿疹,中医称四弯风。如《医宗金鉴》所载:“四弯风生在丽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局风邪袭人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其病因病机复杂。先天禀赋不足,桌性不耐,脾失健运,易生内湿,为发病基础。饮食不当,如进食腥发海味、奶蛋类及辛辣之品,助湿化热,促使内蕴湿热外发肌肤或因风湿热邪侵袭及其他物质刺激,内外合邪,浸淫肌肤而发病。80年代导人中国现代中医理论,认为本病主要因先天禀赋不足,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更感风湿热邪,郁于腠理而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