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炎支原体是临床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近几年其引起的肺部感染呈逐年增高趋势。2008年9月~2009年9月,本市有支原体感染流行,我院儿科收治了160例支原体肺炎,我们对其临床特点、后遗症随访进行了一系列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癫痫是小儿时期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个体化治疗问题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在开展血药浓度检测之前,临床用药常是经验性、程序化的,无法正确评价药物作用,剂量过高则引起毒性反应.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AP)是广谱抗癫痫药,对各型癫痫均有疗效.本研究通过对126例癫痫患儿治疗过程中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检测,探讨不同体质量的癫痫患儿个体化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3.
纳米α-亚麻酸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果王素活性成分纳米α-亚麻酸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BALB/C小鼠腹腔无菌注射柯萨奇病毒(CVB3)制作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造模后小鼠随机分为生理氯化钠溶液(NS)对照组和纳米α-亚麻酸高、低剂量治疗组(180,60 mg&#8226;kg-1),灌胃7 d,每组10只。另取20只BALB/C小鼠腹腔无菌注射病毒培养液,分别给予NS和纳米α-亚麻酸对照组(180 mg&#8226;kg-1,灌胃给药,7 d)。测定小鼠给药前后的心率变化率,计算死亡率;14 d后处死小鼠,并取血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T)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结果:心肌炎小鼠NS对照组的心率增加率、血清CK-MB、cTn-T和BNP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小鼠(P<0. 01);与心肌炎小鼠NS对照组比较,纳米α-亚麻酸180 mg&#8226;kg-1治疗组小鼠心率增加率[(38.2±8.7)% vs (12.6±1.9)%,P<0.05]和死亡率均明显降低[50% vs 10%,P<0.05],CK-MB,BNP和cTn-T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纳米α-亚麻酸可以提高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生存率,减轻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4.
<正>心搏呼吸骤停是儿科最危重的急症,可发生于任何场合。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搏、呼吸突然停止或即将停止的患儿所采取的急救措施,目的是恢复呼吸和循环,维持脑细胞功能,尽可能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心肺复苏虽历经50余年,但抢救成功率一直很低,据报道发生在医院内的心跳呼吸骤停,其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仅有12%~24%,而发生于院外的心搏呼吸骤停占大多数,其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更低,仅为4%[1]。国外报道,心搏呼吸骤停能存活至出院者不到10%[2]。为了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我们组织学习了《2010年国际小儿心肺复苏指南》[3](以下简称《2010指南》),并对近2年收治的心搏呼吸骤停患儿27例进行心肺复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D-二聚体(D-D)与尿微量蛋白的相关性,为HSP患儿的早期抗凝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84例HSP患儿的血D-D、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α1-微球蛋白(α1-M)等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门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中血D-D的阳性率为64.3%,尿mAlb、α1-M阳性率分别是59.5%、22.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常规异常组血D-D、尿mAlb和α1-M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尿常规正常组血D-D、尿mAlb和α1-M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常规异常组尿mAlb和α1-M含量与尿常规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例血D-D异常者有53例(98.1%)尿mAlb和α1-M异常,30例血D-D正常者只有1例(3.3%)尿mAlb和α1-M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SP患儿机体高凝状态易并发肾损害,早期给予抗凝治疗,对预防过敏紫癜性肾炎(HSPN)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热性惊厥是儿童常见的急症之一。研究表明惊厥发作除可引起窒息、意外性伤害外,惊厥常可引起脑损伤^[1-3],惊厥患儿急救和护理不当往往会引发新的医疗损害事件的发生^[4-5],增加患儿的痛苦,因此,科学的急救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13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急救与护理。  相似文献   
7.
患者高荣,女,50岁,因右下后牙自发性、持续性疼痛已四天。来诊当日,疼痛已觉减轻.且可明确告诉为右下第一双牙。经检查,右侧上下牙齿各面均未发现齿坏,牙周及颊部软组织亦无异常所见。但见到牙颌面有中央尖折断及磨损后的痕亦。可温度试验不敏感,叩痛(+),松动不显著,无龈疾管。X线牙片检查,可齿槽脊及很尖周围均未见异常,根管不粗大。唯利冠髓髓角校引明显突起。检查对侧,肝为缺牙,根据病历及检查,初步诊断为可牙骨炎症(畸形中央尖导致感染),当即从颌面洽中央尖遗留痕迹处开髓,发现牙髓已大部坏死。继作根管治疗处理…  相似文献   
8.
2013年第3期《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刊登了"肥胖孕妇的围产期管理"[1]一文(以下简称为"该文").该文结合临床经验介绍了肥胖对妊娠的影响,肥胖孕妇的孕前期、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产程和分娩以及产后的处理方法,为肥胖孕妇的围产期管理提供参考.但该文中对"合并症"一词的使用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预防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40例,给予抗生素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口服。分别观察治疗d3、d5、d7时腹泻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轻型、中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d3、d5、d7时腹泻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轻性腹泻、中型腹泻的发生率经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病例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培菲康能够降低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的发生率,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1年来我院儿科出院的6232例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记录患儿的年龄、疾病类型、住院时间、病情轻重、是否处于加床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及感染部位等。结果 6232例患儿中有354例患儿发生了医院感染,1岁以下小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住院时间越长、病情危重、病区加床、抗生素滥用等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为主。结论小儿发育有其自身特点,儿科管理存在一定缺陷。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儿科应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规范各项医疗护理操作,严格无菌操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