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为评价激光辐射葡萄糖液(简称激光液)与654—2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所致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用ELISA一步法检查大便轮状病毒阳性2岁以下的腹泻患儿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激光液与654—2联合治疗)和对照组69例(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52.2%,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x2=34.36,P<0.01)。结论:激光液与654—2联合应用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构建儿童伤害预防家庭监护评估能力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为针对家长进行儿童伤害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邀请中国24位伤害预防、儿童保健等领域专家参与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咨询结果筛选并确定最终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权重。  结果  最终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由0,1~2,3~5,6~11和12~17岁5个分量表构成,每个分量表都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层次分析法得到一级指标权重:“环境”为0.28,“产品”为0.16,“行为与技能”为0.31,“心理”为0.25。“环境”“产品”和“行为与技能”对应二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均是“水域”;“心理”对应的5个二级指标权重排前3位的是“家庭氛围”“教养方式”和“情绪管理”,权重都在0.2以上。  结论  经专家咨询构建的儿童伤害预防家庭监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内容完整,且家长的监护行为与技能是伤害预防监护的评估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多脏器损害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2005年9月~2008年12月42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临床统计。结果420例病人中单纯性消化道症状者205例(205/420,48.8%),合并其他系统损害者215例(215/420,51.19%),其中2个或以上系统损害者108例(108/420,占25.71%),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消化系统等损害。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可引发全身多器官损害,临床表现多样化,需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心肌酶的变化。方法:对我院2000年10月~2001年3月收治的5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血清心肌酶测定。结果:心肌酶AST、LDH、CK、CKMB增高43例(79.6%),其中4种酶均增高14例,3种酶均增高24例,2种酶均增高20例,单项增高38例。结论:轮状病毒可引起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小板动态观察诊断8例不典型川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70例川崎病中不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70例中不典型病例 8例 ,占 11.4% ,所有病例均在病程 2周左右出现血小板升高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心脏彩超 )发现 6例冠状动脉扩张 ,其中 1例形成冠状动脉瘤。说明心脏彩超及血小板动态观察在不典型川崎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及早期实验室指标变化。方法对已确诊为KD,但临床表现未达诊断标准的35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发热均超过5d,具备KD其它5项临床特征中3项者21例(60%),2项者14例(40%)。发热、指(趾)末端脱皮、眼结膜充血、口唇皲裂、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硬性水肿、肛周脱皮发生率依次为100%、94.28%、65.71%、62.85%、51.42%、42.85%、37.14%、28.57%。期中血小板升高、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沉增快、白细胞升高、血红蛋白下降、冠状动脉异常改变发生率依次为100%、97.14%、94.28%、85.71%、37.14%、25.71%。所有患儿确诊或拟诊后均给予阿斯匹林治疗,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29例,均痊愈出院。结论不完全KD容易误诊,症状不典型时可结合实验室指标给予拟诊、尽早应用阿斯匹林及IVIG治疗以减少冠脉损害,白细胞总数、CRP、血沉增快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儿童低MCV、MCH与缺铁性贫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现状,便于制定积极的预防措施。方法本文随机观察306例2007年10月~2008年5月内以非贫血为主要原因就诊的门诊和住院的患儿,所有病例取外周血常规进行血球分析,详细记录红细胞各参数、患儿年龄及疾病构成。结果血球分析共检出低MCV、MCH118例(占38.6%),其中〈2岁95例(占80.5%)。其中HB正常54例,HB降低者64例。疾病构成中,感染因素83例(占70.3%)。HB降低伴有低MOV、MCH多见于年长儿,HB正常组多为婴幼儿,前者符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后者表现为小细胞性,二者RDW均高于正常。结论儿童期缺铁性贫血仍多见,通过MGV及MCH、RDW检测可发现隐性缺铁性贫血。本文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8.
本组27例危重患儿于入院后测血糖均升高(15.62±8.72mmol/L),观察结果表明在危重应激状态下,患儿年龄越小血糖越高;血糖值与疾病危重程度成正比,严重的高血糖死亡危险增加,血糖>15mmol/L病死率高达64.5%,血糖升高与病后日数及恢复时间无关系,血糖恢复速度与是否应用胰岛素无关,应激状态下高血糖现象提醒临床医生注意治疗过程中糖的浓度并慎用胰岛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γ干扰素(γIFN-γ)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分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观察患儿发热、咳嗽、喘憋缓解所需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消失所需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果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γ干扰素(γIFN-γ)雾化吸入治疗是婴儿毛细支气管炎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早期胰岛素(INS)持续静脉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对于I型糖尿病(T1DM)患儿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6月—2018年8月之间展开该次研究,选择对应时间段内30例I型糖尿病(T1DM)患儿展开该次研究,按照患儿治疗方式不同将其纳入对照组(早期胰岛素非持续静脉强化治疗)和观察组(早期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范畴;分别治疗后观察其胰岛β细胞功能,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儿在各项情况无差异,对其随机分组后实施不同治疗,经过治疗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均出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6.66%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胰岛素(INS)持续静脉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对于I型糖尿病(T1DM)患儿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较好,因此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