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急诊手外伤中常有严重的手掌部毁损伤、远端手指离体而结构尚完整的病例,因无条件原位修复而被废弃.1999-2009年我院共收治2例利用废弃手指急诊移位再植,最大限度地保留手掌,重建手功能,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使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79例。选资料完整和随访时间3年以上病例93例进行分析,现将随访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2000年10月至2004年,我科应用第一掌骨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指腹、指背、指端皮肤缺损14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重建拇指外形.功能恢复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利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外伤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27例因外伤所致拇指指腹、指端侧方缺损患者,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27例移植皮瓣完全成活;切取的皮瓣面积为1.5cm×2.5cm-2.0cm×3.0cm,游离神经血管蒂长为2.0~2.5cm,游离神经近端2.0cm,并与受区指固有神经吻合;术后随诊6~12个月,拇指外形饱满,吻合神经的两点辨别觉为8~12min,手指运动功能满意。结论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缺损,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术式创伤小,术后伤指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好,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7岁。因输尿管结石,行静脉肾盂造影。造影前按常规行过敏试验,先点眼,后用30%泛影葡胺1ml静脉注入试验,均阴性。然后将60%泛影葡胺20ml缓慢注入静脉,5分钟后,患者出现颜面潮红、打嚏喷、咳嗽,解开腹部压迫带,停止拍照。立即肌注苯海拉明25mg,症状未见缓解,出现频咳、周身瘗痒、头昏、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神志恍忽,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四肢冷凉、脉搏细弱,血压90/70,双肺喘鸣音。  相似文献   
6.
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LISS钢板治疗18例复杂胫骨骨折,其中胫骨平台骨折15例(按AO分型:A型2例、B型4例、C型9例),胫骨干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16例.术后用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3~12个月,愈合时间3~10个月,术后X线片示对位对线良好,未见骨不连及钢板断裂、松动,患肢功能恢复满意.优13例,良4例,可1例.结论 LISS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对局部血供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快、骨性愈合快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手掌部毁损伤急诊手再造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我院收治1例右手被机器碾压致拇指缺损,余4指掌指关节毁损的患者,采用残存手指移位再植于拇指残端及第2掌骨,急诊再造手取得成功,术后1年功能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985年以来,我们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配合断层游离皮片移植,治疗了三例严重手外伤,重建了手的功能,现报道如下。 例1 男,26岁。左手被压胶机轴磙卷入致全手皮肤撕脱,伤后1小时入院。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分析利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外伤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27例因外伤所致拇指指腹、指端侧方缺损患者,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27例移植皮瓣完全成活;切取的皮瓣面积为1.5 cm×2.5 cm~2.0 cm×3.0 cm,游离神经血管蒂长为2.0~2.5 cm,游离神经近端2.0 cm,并与受区指固有神经吻合;术后随诊6~12个月,拇指外形饱满,吻合神经的两点辨别觉为8~12 mm,手指运动功能满意.结论 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缺损,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术式创伤小,术后伤指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好,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的损伤之一,可引起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如治疗不当会留下较为明显的后遗症。我们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51例,通过随诊对二组病例术后功能恢复进行评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