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金芳  梁灵芝  徐斌  张晗星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71-1873
目的通过了解南宁市2006—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防制策略,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宁市2006—2011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南宁市2006—2011年共报告525例麻疹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青秀区,占全市的77.5%(407/525);3—8月为高发季节,发病数占86.86%(456/525);≤15岁病例占77.33%(406/525)。全部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有445例,占总数的84.8%;流动人口的麻疹病例占总数的31.62%。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初始免疫工作和强化免疫活动,提高流动人口麻疹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南宁市某一特定传染病的报告情况,了解当前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的问题。方法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从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程度、发病之后到诊断的时间间隔、诊断之后到发出报告的时间间隔等3个方面,对南宁市2001~2003年通过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上报的麻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项目填写完全的报告卡占卡片总数的16.7%;2003年对麻疹的诊断时间较2001、2002年滞后;麻疹病例诊断后到报出传染病卡的时间间隔远超过法律规定的时限。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临床技能培训和相关法律学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3.
南宁市2001~2003年麻疹病例资料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南宁市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麻疹报告情况 ,对 2 0 0 1~ 2 0 0 3年传染病报告系统的 4 98例麻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1~ 1 3岁为麻疹的高发年龄 ;3~ 6月为麻疹的高发季节 ;<1岁麻疹的性别构成与南宁市同年龄儿童的性别构成有显著差异 ;病例构成中散居儿童和学生分别占 4 1 2 %和 32 9%;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史不详病例占 4 6 0 %,完成全程接种的占 1 6 5 %;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麻疹病例的预防接种史、发病年龄构成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南宁市儿童家长的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开展乙肝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南宁市12个县区24个行政村/居委会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选择25~30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623名儿童家长,其对乙肝防治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3.68%,对注射乙肝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和乙肝可经血液传播的知晓率在90%以上,对非乙肝预防措施(如防止蚊虫叮咬、口服或外用避孕药)和非乙肝传播途径(如共用毛巾衣物、同桌吃饭)的知晓率在60%以下.不识字/识字少的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低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而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和家庭育儿个数等因素对知晓程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肝防治知识在南宁市儿童家长中比较普及,健康教育应结合日常生活,注重知识、观念与行为习惯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0年麻疹补充免疫活动前后广西南宁市麻疹流行特征的变化,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历年麻疹个案调查表收集2001—2020年南宁市麻疹病例的资料,分析比较2010年麻疹补充免疫活动前(2001—2010年)和后(2011—2020年)广西南宁市麻疹流行特征变化。结果 与2001—2010年比较,2011—2020年南宁市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从1.81/10万升至2.67/10万;发病年龄中位数从3.99岁升至18.90岁;男性发病率从2.10/10万升至2.81/10万,女性发病率从1.48/10万升至2.60/10万,性别比从1.58:1降至1.17:1;市区发病率从2.78/10万升至3.45/10万,乡镇发病率从0.98/10万升至1.75/10万;<8月龄、8~17月龄、1.5~5岁、6~14岁和≥15岁的病发病率分别从36.37/10万升至70.43/10万、33.51/10万升至38.19/10万、9.23/10万降至2.57/10万、2.57/10万降至0.36/10万和0.44/10万升至1.69/10万,无免疫史病例比例明显增加。结论 2011—2020年南宁市麻疹具有明显市区时空聚集性,高发年龄逐渐从8月龄~14岁转移到<8月龄和≥15岁人群,建议继续加强常规免疫和薄弱区域甄别工作,完善<8月龄和≥15岁人群免疫策略,提高人群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6.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但可以通过疫苗预防。我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麻疹进行预防控制,使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全国各地陆续有麻疹疫情爆发,麻疹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现对我国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进行概述,为了解麻疹流行发展趋势,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1-2013年南宁市疑似麻疹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捕获法,对2011-2013年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及风疹IgM抗体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2013年南宁市共采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清630例,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31份,阳性率为20.79%;风疹IgM抗体阳性107份,阳性率为16.98%。各年间麻疹、风疹Ig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75,P<0.05;χ2=30.36,P<0.05)。采血时间在出疹后第0~3天、4~7天、8~14天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3,P<0.05)。麻疹发病主要在城区,占82.44%,时间集中在5-8月,占77.10%。麻疹病例以2岁以下儿童和18岁以上成人为主,分别占61.83%和31.30%;风疹病例主要分布在10~15岁年龄组,占45.79%。结论消除麻疹应将提高首剂含麻疹类疫苗及时接种率作为优先策略,加强以个案为基础、实验室支持的麻疹监测系统管理,加强实验室监测,提高麻疹实验室检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南宁市2008-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特征,评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疫苗接种安全性.方法 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南宁市2008-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市2008-2011年报告AEFl个案578例,其中一般反应252例(43.60%);异常反应280例(48.44%);偶合症有31例(5.36%);实施差错事故有6例(1.04%).<1岁336例(58.13%);集中发生在3~10月,有456例(78.90%);涉及疫苗25种,其中卡介苗占26.99%,全细胞百白破占20.24%,麻疹占15.40%;接种第1剂次发生AEFI 382例(66.09%);估算报告发生率在0.28/10万剂~101.63/10万剂.结论 通过监测数据表明,全市的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目前所使用的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AEFI主要发生在小年龄儿童、NIP疫苗、首剂接种和接种早期;应加强自费疫苗的使用情况监测和人员培训,定期开展AEFI工作督导,确保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8 - 2017年南宁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指标的完成情况和疫苗接种安全性。方法 通过国家AEFI信息管理系统和广西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 - 2017年南宁市AEFI个案和疫苗接种数据,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08 - 2017年南宁市共报告 2 523例AEFI,估计报告发生率为5.54 /10万,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3.22/10万和2.11/10万。12个县(区)均有AEFI报告,报告率100%,48 h内报告率和48 h内调查率分别为95.96%和93.74%。结论 南宁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达到全国监测方案标准。但仍需加强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工作督导,做好AEFI风险评估和沟通,提高监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5-2017年南宁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潜伏期影响因素,为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5-2017年南宁市狂犬病个案调查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狂犬病三间分布特征,运用软件SPSS 20.0对数据做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和有序回归分析。 结果 2005-2017年南宁市狂犬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203.95, P<0.001)。各县区均有病例报告,但县城(0.36/10万)发病高于城区(0.14/10万)(χ2=37.37,P<0.001),男性(0.36/10万)发病高于女性(0.18/10万)(χ2=26.20,P<0.001)。>40岁病例占69.5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1.03%。病例暴露后狂犬疫苗接种率为11.46%。潜伏期中位数71 d(最短3 d,最长2 459 d)。病例潜伏期与暴露程度、暴露部位、伤口处理、暴露后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注射、暴露后人用狂犬疫苗注射、动物种类和动物来源有关(P<0.05),其中头面部暴露对潜伏期的影响最大,潜伏期的中位数为18 d(OR=0.12,OR95%CI:0.042~0.345)。 结论 加强狂犬病防制知识宣传,重点是对农民、男性、年龄>40岁的人群开展健康宣教。狂犬病潜伏期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提高暴露人群的规范伤口处置率及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率是防制狂犬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