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预防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石棉导致肺纤维化,诱发肺癌、间皮瘤及其他癌症的认识逐渐加深,石棉代用品的研制和应用亦日渐发展,如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石化纤维、碳纤维以及矿岩棉等。矿岩棉是以玄武岩和矿渣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经高温熔化并离心、拉丝而制成的人造无机纤维。由于其与石棉外观及理化特性相似,国内外学者已对矿岩棉纤维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动物学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但对其所引起的尘肺病例却罕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在尘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有粉尘接触者共171例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支气管刷检,对细菌学、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并结合职业卫生、临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71例受检者中169例获得了合格肺组织标本,其中166例有肺间质纤维化改变(139例检查出成纤维细胞增生,99例胶原纤维形成),120例有粉尘沉着,40例偏光镜检查阳性,48例普鲁士蓝铁染色阳性。结合职业健康监护、临床、影像学等资料综合分析后,对照尘肺病诊断标准片确诊各类职业性尘肺病162例,无尘肺7例。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在尘肺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直接数字X线摄影(DR)与屏胶X线摄影(SFR)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差异大小,为DR技术最终应用于尘肺诊断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105例壹期确诊病例和30例接尘工人,同期拍摄DR和SFR胸片;依据国家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9),对两者的胸片质量、小阴影形态及密集度进行判定,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R胸片中质量达到一级或二级的比例明显高于SFR胸片(P<0.001);两种胸片评价小阴影形态、总体密集度、诊断分期结果的一致性处于中等水平(kappa值分别为0.73、0.48、0.53);限定两种胸片均为一级片后,相应的kappa值提高至0.77、0.64、0.67。两种胸片各肺区小阴影密集度结果(P<0.001)及小阴影密集度1/0(含)以上肺区数(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R胸片较SFR胸片具有显著的质量优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需制订基于DR技术的尘肺病标准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直读数字式摄影(DR)和传统胶片-增感屏(FSR)摄影对尘肺病小阴影形态和密集度辨识的可比性与一致性,评估直接读出DR胸片摄影技术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可行性和技术关键。[方法]以204名尘肺病人和31名粉尘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同期拍摄FSR片和DR片,对FSR片和从显示器直接读取DR片的胸片质量、小阴影形态、肺区小阴影密集度和大阴影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FSR废片率明显较DR高(P〈0.001);两种胸片在判定肺区小阴影密集度上有较好的一致性(κ=0.77),从上肺区(κ=0.82)、中肺区(κ=0.75)到下肺区(κ=0.68)一致性略有降低;两种胸片对小阴影形态的判定没有明显差异(FSR 93.2%,DR 90.0%,P〉0.05);对大阴影的识别表现一致(22.9%,44/192)。[结论]DR胸片质量优于FSR胸片,在尘肺病小阴影形态、密集度的判定和大阴影的识别上与FSR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表达大鼠TLR2的shRNA慢病毒载体,并研究其在染尘大鼠肺组织内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效应。方法设计并构建具有干扰效力的shRNA表达质粒,筛选出对TLR2干扰效果最好的一段序列,使用Gateway方法重组到慢病毒表达载体中进行包装,采用包装好的慢病毒感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系NR8383,ELISA法检测TGF-β1、IL-1β、IL-6的表达情况;而后,在大鼠矽肺模型中引入TLR2慢病毒载体,观察矽肺发生和进展情况。结果成功筛选出具有良好TLR2表达干扰效果的shRNA,并成功包装入慢病毒,慢病毒滴度为1.0×106TU/ml,转染慢病毒的肺泡巨噬细胞释放TGF-β1、IL-1β、IL-6均显著减少(P<0.05);转导了干扰病毒载体的矽肺大鼠,其矽肺发生发展受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大鼠TLR2 shRNA的慢病毒,具有良好的抑制TGF-β1、IL-1β、IL-6功能,并能有效抑制矽肺的发生发展,揭示TLR2可能成为治疗肺纤维化的潜在靶点。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尘肺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尘肺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6例),接尘对照组(6例),尘肺组(Ⅰ期尘肺36例、Ⅱ期12例、Ⅲ期10例),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和BALF中IL-6、sIL-2R和TNF-α含量;流式细胞仪进行T细胞亚群分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和接尘对照组比较,Ⅱ、Ⅲ期尘肺患者血清中IL-6和各期尘肺患者血清中sIL-2R含量明显升高,并与尘肺分期呈高度正相关(r1=0.74,r2=0.81,P<0.05);Ⅲ期尘肺患者血清中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接尘对照组,并与尘肺分期呈负相关(r=-0.58,P<0.05).Ⅲ期尘肺患者BALF中IL-6、sIL-2R含量明显增高,TNF-α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中IL-6、sIL-2R和TNF-α含量与血清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1=0.77,r2=0.96,r3=0.88,P<0.05).Ⅱ、Ⅲ期尘肺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对照组明显下降,T细胞亚群变化与尘肺分期无相关关系.结论 尘肺患者Th型细胞呈免疫抑制状态,血清和BALF中IL-6、sIL-2R和TNF-α含量与尘肺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和评价间歇加压通气、肾上腺素和加压灌洗在大容量全肺灌洗(WLL)中对残留液体吸收、改善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以150例WLL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加压通气组(28例)、肾上腺素组(31例)、加压通气+肾上腺素组(29例)、加压输液袋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进行两肺分期WLL,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X线胸片表现、临床症状、肺功能等.结果 各组间各项临床症状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灌洗前比较,肾上腺素组肺活量(FVC)、25%肺活量流速(FEF25%)分别升高6.3%和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灌洗前比较,对照组FVC降低5.7%、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和FEF25%分别升高10.9%和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指标灌洗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术中、术后,加压通气组、加压通气+肾上腺素组和对照组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为0、0和12.5%(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的灌洗液总量和肺部残留液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压通气+肾上腺素组灌洗后3h胸片两侧光密度之差值最低为0.152±0.053,加压通气组为0.194±0.074,加压输液袋组为0.197±0.054,肾上腺素组为0.214±0.054,对照组为0.241 ±0.109,除肾上腺素组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压通气、肾上腺素和灌洗液加压联合用于WLL,有利于肺部残留液体的转运吸收,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尘肺病合并肺栓塞临床特点及诊治注意事项,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改善患者预后。
  方法  分析一例62岁矽肺叁期、肺炎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影像学表现及救治措施。
  结果  患者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D-二聚体、N端脑钠肽前体明显升高,心超示右心增大,双下肢血管彩超示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CT血管造影示两上大阴影,双下肺感染可能,左下肺动脉分支栓塞,予抗凝、抗炎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结论  须警惕老年、高期别尘肺病患者有合并肺栓塞的可能,及时确诊和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活性炭尘肺病人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探讨活性炭粉尘能否引起肺纤维化.方法 对2008年底经本院尘肺诊断组确诊的3例活性炭尘肺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高千伏胸片表现以圆形小阴影"p"为主,伴有少量的不规则小阴影"s",3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气道阻力增高并且1例出现轻度的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2例患者经支气管肺活检组织病理显示有肺组织纤维化改变.结论 长期、大量吸入活性炭粉尘可以引起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石棉致癌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已将石棉列为Ⅰ类致癌物质(即确知对人体致癌的物质).石棉不仅可引起肺纤维化,还可以引起肺癌、恶性胸膜间皮瘤、喉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其所造成的死亡占职业性癌症所致死亡的一半左右[1].全球石棉年用量50%以上在亚洲,我国石棉用量约为49万吨,为亚洲之首[2].国内外学者在石棉致病机制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本文就近年石棉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