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某金属加工企业2004—2013年间发生的职业伤害事故进行回顾性调查。职业伤害平均发生率为1.07%,不同年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3,P=0.066)。受伤部位多为腕部和手部(占51.26%),不同部位伤害发生率差异不同(χ2=81.72,P=0.000)。伤害主要原因为违规操作(占39.52%)和设备异常(占24.55%)。金属加工企业需有针对性开展职业伤害干预。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建立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防输入扩散的风险评估方法。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确定集中隔离场所防疫情输入扩散风险的评估指标集,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计算各指标权重,利用风险矩阵原理建立风险分级评估模型,对中山市12间隔离场所进行验证。结果 建立新冠肺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防输入扩散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从可能性和严重性2个维度,建立5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并提出了集中医学观察场所防输入扩散的风险分级评估模型。运用该模型评估12间隔离场所防输入扩散的风险度,其中包括高风险2间、中等风险3间、一般风险3间和低风险4间。结论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防疫情输入风险评估指标易于测量,逻辑关联性强,建立的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近年来某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情况,评价分析放射防护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方法  按照GBZ 128—2016标准,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法对粤港澳大湾区某市所有开展介入放射学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结果  2015—2017年共监测1 561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中位数为0.10 mSv;不同年份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015年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
  结论  2015—2017年该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在国家标准限值内,放射防护效果较好,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仍是当下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山市制鞋行业工人职业卫生"知-信-行"情况,为减少该行业职业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中山市制鞋行业450名工人,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资料,结果录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有效问卷450份,"知"应答正确率为64.3%,"信"应答正确率73.8%,"行"应答正确率57.5%。不同学历、不同工龄、来自不同规模企业的工人其职业卫生"知-信-行"正确应答率均随着工龄的增长、学历的增高、所在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高(P<0.01)。 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制鞋行业工人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逐步建立起行业的职业病防治网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及职业卫生服务等多方联动作用,共同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饮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特征,并对关键控制措施施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学调查、危害因素定量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控制措施分析。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化学毒物、粉尘和高温。粉尘(含其他粉尘、活性炭粉尘和矽尘)浓度未超标;重点检测化学毒物有乙酸、丁酮、氢氧化钠、盐酸、磷酸,其中乙酸称量过程接触乙酸CSTEL浓度超标(8.7~34.5 mg/m~3),整改后符合标准要求;噪声强度为79.6~96.2 d B(A),噪声普遍超标。结论此类高度机械化企业噪声危害严重,化学毒物危害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水平苯乙烯接触和噪声协同作用对职业人群纯音听力结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某运动器材企业同时接触高水平苯乙烯和噪声的114名生产工人为观察组,单纯接触噪声的97名工人为对照组。分析研究对象不同苯乙烯接触水平下的听力检查结果。
结果 观察组空气中苯乙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402.81±52.25)mg/m3,合格率为16.67%;对照组的空气中苯乙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未检出。观察组噪声接触水平的8 h等效声级均值为(87.1±1.1)dB(A),对照组噪声接触水平的8 h等效声级均值为(86.7±1.0)dB(A),两组接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9.2%,对照组的听力结果异常率为8.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高频平均听阈分别为(28.3±9.0)dB、(25.0±2.7)dB,观察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而且随着苯乙烯接触浓度(< 213 mg/m3、213~426 mg/m3、>426 mg/m3)递增,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为6.5%、25.0%、47.6%。
结论 高浓度的苯乙烯增加听力损伤的风险,可能与噪声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影响职业人群的听力神经系统。应把同时接触噪声和高水平苯乙烯的接触人群列为重点健康监护对象,实施以无毒或低毒物质替代苯乙烯和减少噪声接触时间等多种防治措施,保护工人听力系统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识别、评价某轧钢厂职业病危害现状,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方法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 结果 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物、锰、工频电场、噪声、高温。经检测,噪声、粉尘、高温在各个作业点的合格率分别为77.14%、86.67%、55.56%,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合格率均为100%。 结论 该轧钢厂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0年中山市部分企业使用有机溶剂情况,分析其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和行业分布,为指导日常检测、评价工作以及进行有机溶剂危害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中山市家具、化工和制鞋等常见行业共853份有机溶剂样品,运用气质联用仪进行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前3位有机溶剂行业分别为家具、化工涂料和制鞋。853份有机溶剂样品检出前3位分别是甲苯(33.2%)、乙酸乙酯(30.5%)、乙苯(23.9%),苯(14.1%)位于第8位。9份环保型有机溶剂中含二氯甲烷有3份,含苯、烷烃各2份,含二甲苯、乙苯、正己烷、三氯乙烯、甲醇、乙酸乙酯各1份。前3位行业苯检出率:制鞋业22.7%,化工涂料行业14.1%,家具行业5.9%。家具行业1,2-二氯乙烷检出率8.0%。各化学成分检出率与该市2002年数据对比有一定变化。结论中山市企业使用有机溶剂种类较多,行业分布广泛,应建立有机溶剂送检制度,并根据成分变化调整日常检测工作,同时建立严格的有机溶剂准入制度,规范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珠三角某市化工行业有机溶剂的危害情况,为该行业有机溶剂危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2014年珠三角某市化工行业日常监测数据中有机溶剂成分检测的资料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6份有机溶剂样品共检出242种化学毒物,检出率居前5名的是甲苯(41.35%)、乙酸乙酯(29.32%)、2-丁酮(29.32%)、丙酮(26.32%)、3-甲基己烷(18.42%);每年检出率居前3名的化学毒物不尽相同,各毒物检出率排名略有差异;除了苯,还检出1,2-二氯乙烷、氯乙烯和苯胺等高毒物质。结论珠三角某市中小型化工企业使用的有机溶剂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企业应明确其具体成分与化学毒性,尽量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中毒、高毒物质,杜绝或减少职业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对某市230名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局部排风和个体防护认知调查显示,对局部排风和个体防护认知仅为"知道一点"或更少者分别超过70%和40%。不同管理岗位人员对局部排风和个体防护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86,P<0.05;F=3.891,P<0.05),提示应加强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