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掌握上海市腹泻病例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感染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为后续监测和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基于上海市腹泻病综合监测系统收集2016-2022年肠道腹泻门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采集粪便标本,开展DEC检测。基于国家致病菌识别网系统收集2016-2022年药敏监测数据。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在24 883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中,DEC阳性率为9.13%(2 271/24 883),其中单一致病型DEC阳性率为8.83%(2 197/24 883),混合致病型DEC阳性率为0.30%(74/24 883)。DEC阳性主要型别为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4.33%(1 077/24 883)],以≤5岁组人群的DEC阳性率最高[18.48%(22/119)]。2016-2022年DEC阳性率最高月份为7-9月[5.91%(1 470/24 883)]。2016-2022年市区和郊区的DEC阳性率分别为9.47%(554/5 847)和9.02%(1 717/19 036),市区和郊区的DEC主要型别分别为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3.98%(233/5 847)]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4.56%(868/19 036)]。2016-2019和2020-2022年DEC阳性率分别为9.42%(1 821/19 330)和8.10%(450/5 553),主要型别分别为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4.87%,941/19 330)和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4.70%,261/5 553)。耐药菌株的多重耐药率为40.21%(618/1 537)。耐药率较高的前三位药物依次为氨苄西林[64.74%(995/1 537)]、萘啶酸[58.49%(899/1 537)]和四环素[45.09%(693/1 537)]。结论 相比于2016-2019年,2020-2022年DEC阳性率下降,主要型别由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转变为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现象较严重,建议应加强DEC的耐药性持续监测,同时规范临床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携带多黏菌素类耐药基因-1(mcr-1)的情况及肠道杆菌菌株种类,为污水中含有该类耐药基因菌株的分子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2023年4—6月收集的上海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样品,采用血琼脂和SS培养基分离培养携带mcr-1耐药基因的肠道杆菌菌株。采用质谱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mcr-1基因和拷贝数,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利用SPSS 25.0软件针对不同来源分离得到的携带mcr-1基因的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拷贝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从49份污水进水样品中共分离得到14株携带mcr-1耐药基因的肠道杆菌菌株,阳性分离率为28.6%,包括12株非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2株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4株mcr-1阳性菌株均为多重耐药(MDR)菌。其中所有mcr-1阳性菌株均对亚胺培南和替加环素敏感,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100%。人源携带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污水源分离得到的非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之间拷贝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3.
多黏菌素是由芽孢杆菌产生的针对革兰阴性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ce, MDR)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目前已有3种注射用多黏菌素类药物用于临床,由于药物筛选压力,革兰阴性菌对多黏菌素耐药的风险增加。本文综述了目前多黏菌素耐药的检测技术,并分析了不同技术的应用场景、优势及其存在的挑战,为多黏菌素耐药的快速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市腹泻儿童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分子分型特征及抗生素的敏感性,为EAEC监测及EAEC感染的规范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上海市6个行政区腹泻儿童(≤5岁)的EAEC菌株作为研究对象。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AEC毒力基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χ2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郊区和市区来源EAEC毒力基因及耐药性的差异。

结果

2019—2021年59株EAEC的3种毒力基因aggRpicastA检出率依次为30.5%、50.8%、57.6%,郊区和市区来源EAEC毒力基因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GE溯源分析结果显示,仅有2株EAEC属于同一型别且采集自同一家医院,带型呈多态性。EAEC对亚胺培南、多黏菌素E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萘啶酸、四环素的耐药率(93.1%、79.3%、63.8%、58.6%)高于50.0%。郊区和市区来源EAEC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存在差异(P<0.05)。多重耐药菌共有47株,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耐药谱为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萘啶酸,郊区和市区间多重耐药EAEC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上海市6个行政区腹泻儿童EAEC毒力基因组合具有多样性,分子分型带型较分散,可能存在同源菌株交叉感染。菌株耐多药现象比较普遍,市区和郊区来源EAEC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存在差异。应重视临床抗生素的规范使用,有效阻断EAEC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