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98年2月~2005年8月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放性骨折13例,闭合性骨折22例.结果 随访8~76个月,平均(38±2)个月,按照Schtzker评分,优良率分别为AO/ASIF分类A型骨折87.5%,C型骨折81.8%.35例均达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4~22周,平均(17±2)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无深部感染、畸形愈合、主钉及锁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骨折愈合率高且并发症少,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通道辅助开窗减压联合经伤椎植骨治疗B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9例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男49例,女40例,平均年龄(38.76±6.67)岁;骨折椎体:T1113例,T1227例,L126例,L223例;所有患者采用通道辅助开窗减压联合经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记录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7 d、末次随访时评估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以及VAS评分,末次随访时评估脊髓损伤ASIA分级.结果 89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38.59±20.66)min,术中出血量(325.74±38.06)mL,住院时间(8.21±2.53)d.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例脑脊液漏,1例肺部感染.术后随访(18.68±4.60)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7 d、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Cobb角显著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比显著升高(P<0.05),末次随访时的ASIA分级显著改善(P<0.05);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道辅助开窗减压联合经伤椎植骨治疗B型胸腰椎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有效维持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科自1999~2004年应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合并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并获完整随访的47例病例资料.通过影像学、神经功能及社会功能来综合评估疗效.[结果]47例患者平均随访51.9月(18~86个月),伤椎前、后缘高度压缩率术前平均43.6%、71.4%,术后平均恢复至92.2%、96.4%,至末次随访时为88.3%、93.1%;Cobb′s角术前平均23.5°,术后矫正至4.3°,末次随访时为8.8°.椎管占位率术前、术后、随访时分别为:62.8%、11.4%、6.2%.脊髓不完全损伤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FrankeⅡ级以上的改善,61.7%的患者可继续从事伤前的社会工作.[结论]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可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和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中青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行腰椎间盘MRI、标准站立位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的232名中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腰椎退行性病变将研究对象分为退行性病变组(n=78)与无退行性病变组(n=154)。收集可能影响中青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发生的因素,比较两组各影响因素,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独立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共纳入232名中青年人,其中78名(33.6%)患有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升高、久坐、IL-1β水平升高为中青年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危险因素;骨盆入射角增加、miRNA-142-3p水平升高为中青年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保护性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AUC为0.889(95%CI 0.844~0.933,P<0.05),内部验证平均绝对误差为0.017,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一致性较好(P>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关节镜手术对半月板损伤患者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和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入组患者具备关节镜手术治疗指征,未合并影响运动功能的疾病,排除既往存在膝关节手术史者,凝血功能异常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对照组(n=34)。对照组接受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后6个月两组疗效、6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6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及血清IL-1、TNF-α水平使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的比较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和时间的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 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5%(χ2=4.191,P<0.05)。两组在治疗后2周、治疗后6个月Lysholm量表评分(LKSS)、国际膝关节文献协会膝关节主观功能(IKDC)、较治疗前均升高(F=8.236,5.267,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以上评分高于对照组(F=4.035,4.535,P<0.05)。治疗后2周、治疗后6个月两组血清IL-1、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F=133.35,12.145,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F=23.672,10.245,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内,对照组有2例(5.88%)患者出现轻度关节肿痛以及活动受限,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0.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关节镜手术的基础上,联用富血小板血浆可改善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IL-1、TNF-α水平,抑制炎性损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远期并发症。方法随访152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结果随访时间11~48个月,平均12.5个月。出现并发症8例(5.26%)。结论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操作中应力求解剖复位,尤其对小粗隆骨折的复位,同时选用适合型号的髓内钉,减少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8年2月-2005年8月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放性骨折13例,闭合性骨折22例。结果随访8—76个月,平均(38±2)个月,按照Schatzker评分,优良率分别为AO/ASIF分类A型骨折87.5%,C型骨折81.8%。35例均达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4—22周,平均(17±2)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无深部感染、畸形愈合、主钉及锁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骨折愈合率高且并发症少,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