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2005年我院收治小腿下1/3皮肤缺损患者1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34~75(43.2)岁。缺损部位:1例陈旧性足跟皮肤缺损,7例急性踝部皮肤挫灭伤,小腿前方缺损患者2例,前足部截肢术后1例。皮瓣面积为8 cm×10 cm~10 cm×18 cm。11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ilizarov外固定技术对慢性骨髓炎并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骨髓炎并骨不连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清创后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接受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愈合恢复情况以及治疗经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手术时间及痊愈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肢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治疗所需费用显著减少(P0.05)。结论应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并骨不连,手术操作简便灵活,愈合恢复质量高且更为经济,适合医疗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和经济水平偏低的地区广泛开展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注射用骨瓜提取物应用于四肢骨折,在凝血功能和创伤指标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85)和观察组(n=87),全部患者均进行传统复位外固定,对照组使用芪骨胶囊治疗方案,观察组使用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疗。观察2组创伤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在治疗前后的波动,记录不良反应率。结果:1)观察组用药后创伤指标CK(43. 62±3. 45) U/L、LDH(232. 42±11. 05) mmol/L、CKMB(26. 10±2. 41) U/L、GOT(31. 19±2. 89) U/L、GPT(28. 27±3. 19) U/L、D-D(177. 52±12. 56)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观察组FIB (3. 42±0. 34) g/L、PLT (171. 19±14. 74)×109/L、PT(33. 81±3. 10) s明显比对照组高,APTT(32. 52±2. 56) s、TT(15. 27±2. 47) s比对照组低(P 0. 05);3)观察组用药后FIM评分(111. 84±5. 1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8. 35±4. 67)分(P 0. 05); 4)观察组用药后总不良反应率(3. 45%)与对照组(8. 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四肢骨折患者,采取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进行骨折愈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的恢复,促进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后股骨解剖改变,测量颈干角、股骨前倾角等解剖参数,对比 上述参数差异对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预后、疼痛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 ~ 2014 年55 例患 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随访1 年,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手术前后行CT 检查以及常规X 射线检查,利用三维 重建软件构建髋关节三维模型,测量股骨颈干角、前倾角、股骨偏心距及髋关节旋转中心的解剖参数,利用 Harris 关节评分评估患者关节功能,利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术后关节疼痛程度,评估患者满意度,通过亚组分 析上述解剖参数变化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共有44 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年龄为(65.3±7.0)岁,术 后颈干角为(131.6±2.1)°,手术前后颈干角比较有差异(P <0.05),术后平均颈干角较术前大。术前股骨 前倾角为(24.9±8.0)°,术后前倾角为(7.4±7.3)°,手术前后股骨前倾角比较有差异(P <0.05)。亚组 患者Harris 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无差异(P >0.05)。结论 患者对手术前后的颈干 角以及前倾角差异耐受能力较强,上述解剖参数改变对术后关节功能、疼痛以及患者满意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