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8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清青  陈敏  白宏 《职业与健康》2009,25(15):1601-1602
三氯甲烷(trichloromethane,又名氯仿),为无色透明易挥发性液体,略带甜味,可用作溶剂和粘合剂。三氯甲烷是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肝毒性。厦门市某公司发生了1例急性三氯甲烷中毒,是我市首次发现本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某特区工业企业使用有机溶剂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特区使用有机溶剂的相关企业进行现场监测调查,危害较严重的毒物为异丙醇、甲醇、甲苯,危害较大的行业为眼镜、机械、印刷和制鞋业,危害较大的工种为印刷和调漆。建议加强对超标严重企业的治理及监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厦门市节能灯制造企业2004~2008年汞作业环境及其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分析评价汞职业危害状况,提出技术改造建议。方法开展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收集2004~2008年厦门有代表性的两家节能灯企业工作场所中汞浓度监测数据及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汞是节能灯生产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之一,车间空气中汞浓度的监测结果,不合格率及作业工人尿汞阳性率有逐年下降趋势。结论以汞齐合金代替金属汞可从源头上降低汞的危害,说明采取改善工艺,加强防护等综合措施,汞的危害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1例中毒性肝损害病例职业病诊断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1例中毒性肝损害病例职业病诊断过程,探讨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在职业病诊断中的作用.提高诊断医师对国家标准理解和应用能力.方法 根据该病例职业病诊断各项资料和职业病诊断会讨论意见,对照职业病诊断标准,查阅有关资料和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职业病临床表现与职业病危害因素之间存在确定的必然联系,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未确定的情况下,不能诊断职业痛.结论 建议关注和推进职业病诊断标准的修订,增加诊断标准体系覆盖范围,解决和提高诊断标准适用性,使职业人群健康权益得到更多保障.  相似文献   
5.
张兰  陈敏  范丽珠  傅清青  徐健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155-2156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由于临床上缺乏特异的诊断指标,在工作场所空气监测等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下,常导致诊断上的困难。我们现对2008年受理的1例职业性重度苯中毒病例的诊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某塑胶公司急性有机锡中毒事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1起急性有机锡中毒事件,以便采取应急措施,控制继发中毒出现。方法调查生产工艺及中毒经过、分析事故原因。结果企业使用含有三甲基氯化锡不合格原料,作业时没有采取有效职业病防护措施,导致中毒。结论应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严防类似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
三氯乙烯(triehloroethylene,简称TCE)是不饱和脂肪族卤代烃,属中度危害物质。我国电子、五金、电镀、印刷等行业广泛将其用作金属、电子元件的脱脂和清洗剂。1994年国内首次报道职业性TCE致药疹样皮炎后,不断有新病例出现,病例集中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多为五金及电子行业的清洗工。该病起病急骤,临床过程凶险,病死率高,严重的并发症往往是本病的死亡原因。我院已收治本病2例,均是在广东打工20余天后发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厦门地区石材企业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抽样评估厦门地区石材行业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程度,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探索经济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9年3月—2010年5月对厦门地区41家石材行业接尘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监测、工作场所卫生学调查及职业卫生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接尘人员400名,其中男工364名,女工36名。石材行业粉尘浓度超标率达36.8%,游离SiO2含量超过10%达到矽尘标准的占84%;接尘人员肺部检查异常率为9.0%,随着接尘人员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增加,肺部出现异常的可能性有增加的趋势(χ2=21.151,P<0.01);接尘人员所接触的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越高,肺部出现异常的可能性也越高(χ2=7.927,P<0.05);肺部异常率随着接尘人员工龄的增加而增加(χ2=26.886,P<0.01)。接尘人员经常使用防尘用品(主要是防尘口罩)的占66.25%,不使用或偶尔使用的占33.75%,经常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可以有效地降低肺部出现异常的概率;接尘人员对作业场所防护设施防尘效果评价越好,其肺部发生异常的可能性越小。结论厦门市石材行业作业场所粉尘多为矽尘,且超标率较高。在现有接触水平,肺部检查异常率为9.0%,且随粉尘浓度、游离SiO2含量、工龄增加而升高。佩戴防尘口罩及采取防尘措施可明显降低肺部异常率,提示应加强石材行业的职业卫生管理,采取防尘措施,可预防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及临床资料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一起防水涂料作业人员中毒事故开展调查,并分析其原因。结果显示,本起事故为聚氨酯配合使用高毒有机溶剂为主所致的急性职业中毒。建筑业聚氨酯防水涂料中毒形势严峻,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0.
2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厦门市某光电企业连续发生2例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针对其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