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维 (3D)CT定位流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QA/QC)对 3D适形放疗计划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2 86例行CT模拟下定位 (3D -CTO)工作流程 ,校正ElscintCTTwinFlashCT机 ;呼吸训练 ;参数 :14 0kV ,3 5 0~ 40 0mA ,0 7s ,Pitch =0 7~ 1,1 0mm层厚 ,分辨率 768× 768,对比剂量 10 0~ 12 0ml,速率 2~ 3ml/s。CT超薄增强扫描后将原图转存工作站 ,经HIS转入放疗治疗计划系统 (TPS) ;勾画肿瘤靶体积 (CTV) ,计算靶体积 (PTV)和 3D适形重建 ;经TPS计算出CTV与PTV剂量图及放疗剂量 ;再根据肿瘤形状大小制作铅模型和完成 3D -CRT。结果  3D -CTO流程中QA/QC行CT扫描成功率为 10 0 % ;参考CT定位系统后的重摆误差 <± 1mm ;CT与 3D -CRT定位PTV准确率及 3D图像质量与 3D -CRT相关性好 (r =0 99,P <0 0 5 )。结论 QA/QC对 3D -CTO工作流程严格目标管理可以提高瘤灶定位的精准性 ,利于 3D -CRT治疗与计划的拟定 ,对临床决策有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3.
超声导引经皮多弹头射频切除转移性肝癌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经皮多弹头射频切除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治疗16例转移性肝癌30个结节,共施行20次48个不同方向128点射频切除,平均每例施行1.2次3个不同方向8点射频切除.结果彩超显示93.75%(15/16)的病例肿瘤内彩色血流消失,增强CT扫描显示100%(16/16)的病例肿瘤呈低密度或极低密度改变、无强化.免疫学指标检测CD375%(12/16)、CD487.5%(14/16)增高,CD868.75%(11/16)降低,CD4/CD887.5%(14/16)增高.体重增加87.5%(14/16),其中43.75%(7/16)增加5%以上.1年复发率为18.75%(3/16).结论超声导引经皮多弹头射频切除转移性肝癌能使瘤体绝大部分完全凝固坏死,明显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是一种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副反应轻、患者易接受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和自身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4.
总结8例血管内介入治疗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治疗前准备,治疗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做好穿刺部位护理、疼痛护理及产褥期的基础护理,加强健康指导和出院随访。痊愈4例、好转3例,因脑水肿、脑疝死亡1例;平均住院时间(12±3.5)d;随访6个月,CTV或MRV检查示均无复发,遗有偏瘫1例。  相似文献   
5.
痛风隆关节炎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其多发于拇趾关节,临床表现常为急性单侧关节剧痛,并伴发肿胀、发热、发红、压痛,可导致间质性肾炎、肾结石、肾小管堵塞、急性肾衰、关节破坏及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西药对该宿治疗效果尚欠理想。近年来,针对该病急性发作期病例,笔者采用点刺放血、针刺疗法联合中药治疗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耳穴金针疗法对阳虚质高血压病居民体质积分、生存质量、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从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纳入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社区高血压居民3 172名中,从中抽出阳虚质的高血压病居民75例,随机分为3组(金针组、耳穴贴压组和健康教育组),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高血压居民体质积分、生存质量、血压控制率的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干预治疗,金针组的体质积分的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耳穴贴压组的64%,健康教育组的8%;生存质量总积分在治疗前后,金针组、耳穴贴压组、健康教育组分别提高9. 20%、3. 64%、1. 56%,3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 0. 05),各组中四领域积分比较,生理领域积分有明显差异(P 0. 05),心理领域积分有明显的差异(P 0. 01),社会关系领域积分无明显差异(P 0. 05),环境领域积分无明显的差异(P0. 05);治疗前后各组控制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耳穴金针疗法对阳虚质高血压病居民的体质改善、生存质量提高、血压控制更优于耳穴贴压和健康教育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行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病人69例,依据Lauge-Hansen分型标准均达到旋后外旋型Ⅲ~Ⅳ度。按照随机对照试验(RCT)原则进行肯德尔系数单盲随机分组,A组35例,经腓骨入路行钢板螺钉固定;B组34例,经后外侧入路行钢板螺钉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随访12个月评价踝关节愈合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113.78±11.79)分钟,术中出血量为(251.97±36.87)ml、住院时间(18.57±2.17)天,B组分别为(109.87±12.31)分钟,(266.04±37.19) ml和(17.96±2.01)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愈合时间为(51.57±6.18)天,A组为(59.68±7.5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3、6、12个月不同时间段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分别为(40.59±6.29)分,(64.08±6.68)分,(79.84±7.14)分和(92.87±5.58)分,恢复优良率为93.75%,A组分别为(32.15±5.17分,(53.77±5.19)分,(64.87±6.68)分,(83.47±5.09)分和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4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骨愈合后行走仍旧伴有踝关节疼痛感;B组仅1例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腓骨入路或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均有良好效果,其中后外侧入路方式更具优势,可缩短骨愈合周期,保障踝关节稳定性,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umanin衍生物([Gly14]-Humanin,HNG)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HNG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每组24只。采用改良的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NG组大鼠术前5d给予HNG(2滋l/kg),生理盐水组与假手术组大鼠予0.9%氯化钠溶液(2ml/kg),均为股静脉注射,1次/d;模型组不作处理。各组大鼠在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脑组织核因子-资Bp65(NF-资Bp65)及干扰素-酌(IFN-酌)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数及尼氏染色检测健存神经细胞数。结果HNG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NDS分别为1.5(1.0,2.0)分、3.0(2.0,3.0)分、3.0(2.0,3.0)分和0.0(0.0,0.0)分,假手术组NDS低于另外3组,HNG组NDS低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HNG组、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大鼠的NF-资Bp65水平[(13.48±0.85)、(22.15±0.96)、(22.62±0.64)pg/mg],IFN-酌水平[(5.17±0.67)、(10.83±0.34)、(10.81±0.19)pg/mg]及凋亡细胞的百分率[(48.09±7.62)%、(70.19±8.33)%、(69.02±9.07)%]均较高,不重叠高倍镜视野中尼氏小体的数量[(10.57±0.51)、(5.16±0.56)和(5.65±0.98)个]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G组大鼠的NDS、NF-资Bp65和IFN-酌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尼氏小体数多于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G组大鼠IFN-酌与NF-资Bp65水平呈正相关(r=0.873,P<0.01)。结论[Gly14]-Humanin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局部炎症反应、减少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临床神经功能的缺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脑组织NF-κBp65的释放,进一步减少IFN-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丁苯丙酸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异丁苯丙酸组(C组),每组16只。于术前3d分别给予相应处理,缺血120min再灌注24h后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ELISA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IFN-γ含量水平,尼氏染色检测大鼠神经元数。结果与A组相比,其余2组神经功能评分、IFN-γ含量水平均明显升高,健存神经元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与B组相比,C组神经功能评分及IFN-γ含量水平显著降低,健存神经元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异丁苯丙酸可能通过减少IFN-γ的释放,增加健存神经元数,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及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GZ)干预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PGZ组(n=42)及对照组(n=42),前者通过改良Zea-longa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射10 mg/kg的PGZ,对照组则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PGZ,以后各组分别每24小时腹腔注射1次等量PGZ/生理盐水,直至SD大鼠被处死,并以伤后处死时间分为7个亚组,分别为1 h、3 h、6 h、12 h、24 h、3 d和7 d,每个亚组各6只。取缺血灶周围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比较脑组织中TNF-α及IL-10的蛋白表达,同时采用TUNEL法观察并比较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PGZ组TNF-α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IL-10显著上升(P<0.05),且两组中二者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同时PGZ组脑组织细胞凋亡数量较对照组也有所下降(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吡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TNF-α的活性上调IL-10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阻止神经细胞进一步凋亡,从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