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台山市2006—2014年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为做好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14年采集台山市取得卫生许可证并正常开放的游泳池水样,采样时间为每年的6—8月,检测指标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浑浊度、游离性余氯和pH值。结果2006—2014年共采集游泳池水样476份,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160份,总合格率为33.6%。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游离性余氯52.7%(251/476)、尿素61.6%(293/476)、大肠菌群78.2%(372/476)、细菌总数80.5%(383/476)、pH值85.3%(406/476)、浑浊度87.4%(416/476)。乡镇游泳池水质合格率为6.8%(6/88),城区游泳池水质合格率为39.7%(154/388),城区合格率高于乡镇(P0.01)。结论台山市游泳池水质合格率偏低,今后必须加大对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督、监测力度,尤其是加强对乡镇泳池的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东省台山市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亡原因及死亡负担变化趋势。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编码对台山市居民2008—2010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计算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等。用DeathReg 2005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台山市2008—2010年共监测人口合计2 955 821人,其中男性1 506 896人,女性1 448 925人,3年间累计报告死亡23 472例,平均报告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794.09/10万、690.25/10万,婴儿死亡率平均为565.48/10万。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前5位死因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91.74%。潜在寿命损失前5位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起源于围生期疾病,平均减寿率分别为14.60%、8.99%、5.15%、2.55%、1.76%。结论慢性病和伤害为台山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加强肿瘤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7--2012年台山市1—24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状况,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2012年台山市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监测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死因编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台山市2007-2012年1—24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共报告268例,平均死亡率为4.54/10万。伤害死亡死因顺位前6位依次为淹死88例(占32.84%)、机动车辆交通事故75例(占27.99%)、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36例(占13.43%)、其他意外和有害效应19例(占7.09%)、自杀16例(占5.97%)和意外中毒13例(占4.85%),合计247例(占92.16%)。男性伤害死亡219例(平均死亡率为7.27/10万),女性伤害死亡49例(平均死亡率为1.6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1-、5-和10-岁年龄组的主要死因均为淹死,分别占各年龄组的59.52%(25/42)、77.27%(17/22)和58.97%(23/39),15-岁年龄组和20~24岁年龄组的主要死因均为交通事故(包括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分别占各年龄组的47.83%(33/69)和60.42%(58/96)。伤害总死因按月份分布的死亡曲线呈“A”字形,即6、7月报告死亡数最多(64例,占23.88%),1、12月报告较少(26例,占9.70%)。结论伤害死亡是台山市儿童青少年的首位死因,其中以淹死发生率最高,应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增强儿童青少年及其他人群的安全意识,减少伤害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台山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广东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调查表》为工具分别在2016年和2019年对台山市中学生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台山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2016、2019年共对台山市中学生1 901人进行调查,2016年979人,男生556人,女生423人,2019年922人,男生468人,女生454人。年龄12~20岁,平均年龄16岁。该学生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2019年(39.15%)较2016年(31.87%)高,女生(40.48%)较男生(31.05%)高,高中生(45.30%)较初中生(30.69%)、职中生(30.10%)高(均P<0.01)。2019年女生、高中生、职中生心理健康总均分均高于2016年(P<0.05或P<0.01)。2016、2019年具有缺乏运动(OR=1.957、2.333)、伤害自己(OR=2.144、2.289)、自杀意念(OR=3.347、3.270)、网络成瘾(OR=4.185、10.592)、2016年具有不健康饮食(OR=1.727)、2019年具有赌博(OR=2.034)健康危险行为的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风险更高。 结论 台山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应在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加强对其健康危险行为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台山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台山市重点初中、普通初中、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各1所,每所抽中的学校在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广东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调查表》调查中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共调查中学生979人,检出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312人,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31.87%。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41.12%,132/321)高于初中生(30.90%,106/343)和职中生(23.49%,74/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抑郁和焦虑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均比男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游戏机成瘾、网络成瘾、成瘾性药物及毒品、赌博、与人打架、有意伤害自己、离家出走意念、曾离家出走、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等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均高于无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台山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当前台山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状况和趋势,探索该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并研究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对策。方法于2010和2013年年底开展调查,每次调查均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台山市重点初高中、普通初高中、职业中学各1所,采用广东省统一编制的《广东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网络成瘾行为、上网地点及目的等。结果2010年共调查在校学生884人,网络成瘾率9.73%;2013年共调查在校学生1000人,网络成瘾率15.00%。男生的网络成瘾率(15.20%,142/934)较女生(9.89%,94/950)高(P〈0.01)。与非网络成瘾学生相比,网络成瘾学生的上网目的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室、论坛/BBS/讨论、即时通讯、文件上传下载、在线音乐、影视收听/收看及下载和动漫方面更高(P〈0.05或P〈0.01),而非网络成瘾学生在查询学习资料方面目的更高(P〈0.05);网络成瘾学生较非网络成瘾学生网吧上网率高(P〈0.01)。结论2013年台山市被调查在校学生的网络成瘾率高于2010年,应科学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降低网络成瘾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政府制定卫生、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解台山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变化规律,确定今后儿童保健工作重点和优先解决的问题,对台山市2007-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该时期儿童死因构成,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台山市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以早期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为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并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选取40岁以上的台山市户籍人口1 800名,首先采集基本信息,然后对筛查出的285名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高,入选人群颈动脉内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增高(P0.01);危险因素越多者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显著增高(P0.05);规范治疗对减少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降低脑卒中风险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并建立干预体系,对脑卒中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