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25篇
  免费   13200篇
  国内免费   7698篇
耳鼻咽喉   1072篇
儿科学   2259篇
妇产科学   1136篇
基础医学   9740篇
口腔科学   2041篇
临床医学   16874篇
内科学   12984篇
皮肤病学   1392篇
神经病学   3767篇
特种医学   42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9291篇
综合类   30844篇
现状与发展   40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14150篇
眼科学   2640篇
药学   15667篇
  231篇
中国医学   12150篇
肿瘤学   6593篇
  2024年   626篇
  2023年   1968篇
  2022年   4803篇
  2021年   5979篇
  2020年   5081篇
  2019年   3408篇
  2018年   3463篇
  2017年   4084篇
  2016年   3477篇
  2015年   5532篇
  2014年   6991篇
  2013年   8098篇
  2012年   11481篇
  2011年   12073篇
  2010年   9878篇
  2009年   8602篇
  2008年   9177篇
  2007年   8867篇
  2006年   7807篇
  2005年   6282篇
  2004年   4457篇
  2003年   3740篇
  2002年   2981篇
  2001年   2406篇
  2000年   1893篇
  1999年   1071篇
  1998年   458篇
  1997年   454篇
  1996年   384篇
  1995年   310篇
  1994年   319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6篇
  196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中医药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医药行业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新形势下,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中药工业需要加快突破的关键领域之一。对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在工艺设计、分析检测、过程建模、制造装备等方面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解析,综述了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中工艺过程理解、生产过程实时分析方法开发、过程控制策略建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企业研究实践,介绍了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 D)、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多变量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在上述3个研究方向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实际工业应用的难点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中药企业应用和提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强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N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4至2013年接受化疗的180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既往化疗次数、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使用阿糖胞苷、临床症状、肠壁厚度、中性粒细胞最低计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NE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探讨NE起病诱因、临床特征、腹部B超特点、症状的预后意义及化疗药物对发病的影响等。结果1804例患者中226例(12.5%)化疗后合并NE,化疗后10~19d起病,中位起病时间为化疗后第14天。发生NE后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5%。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临床症状≥4项、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超过7d以及B超下肠壁厚度≥10mm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结论NE是接受强烈化疗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严重的并发症,发生NE后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张瑛 《中国校医》2020,34(4):284-285,288
目的比较双球囊与缩宫素用于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双球囊引产,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引产,对比2组孕妇的总产程、宫颈成熟度、引产成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100%)、引产成功率(96%)均高于对照组(82%,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Bishop评分观察组(9.12±1.42)高于对照组(7.92±1.56),观察组总产程(8.23±2.54)h,对照组(13.45±3.7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球囊用于妊娠引产效果显著,能明显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保障分娩的顺利进行,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简称维甲酸)逆转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R1耐药的作用。方法应用CD11b染色流式细胞术及硝基四唑氮蓝(NBT)还原实验检测两药联合应用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情况, Annexin V/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结合蛋白轻链3(LC3)、Beclin 1及早幼粒白血病-维甲酸受体融合蛋白(PML-RARα)、磷酸化核糖体S6激酶(P-P70S6K)、磷酸化4E结合蛋白1(P-4E-BP1) 等表达水平。结果与维甲酸组比较, 联用组能诱导耐药细胞株NB4-R1细胞的分化, 并将细胞增殖阻止在G 1期而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100 nmol/L依维莫司组、1μmol/L维甲酸组、联用组、对照组NB4-R1细胞培养48 h后分化百分率分别为(2.29±0.57)%、(17.06±2.65)%、(54.47±4.91)%、(2.54±0.53)%; 处于G 1期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5.20±11.97)%、(33.54±6.25)%、(53.70±8.73)%、(27.40±6.01)%; 四组细胞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30±0.14)%、(2.25±0.21)%、(2.40±0.28)%、(1.95±0.07)%。与维甲酸组比较, 联用组mTOR信号通路下游的P70S6K、4E-BP1分子磷酸化水平下降, LC3-II和Beclin 1的表达上调, 且能部分降解融合蛋白PML-RARα。 结论依维莫司联合维甲酸能诱导NB4-R1细胞分化, 且能阻滞细胞周期而不致细胞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依维莫司联合维甲酸抑制mTOR信号通路激活自噬作用从而降解PML-RARα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6.
蒋巍  孙育民  李颖  王蓓  薛元媛  王骏 《心脏杂志》2015,27(2):249-250
1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因"四肢近端肌肉无力9个月,加剧1周"于2013年9月22日入院。患者于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四肢肌肉无力,以近端肌力减退为主,主要表现为上楼梯费力,提重物困难,易疲劳,尚可参加工作,无发热、皮疹、肌痛、感觉异常等,无明显晨轻暮重的波动现象,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劳动耐量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下  相似文献   
7.
8.
9.
10.
Membrane trafficking processes are presumably vital for axonal regeneration after injury, but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in this regard has been sparse. A recent loss-of-function screen had been carried out for factors important for axonal regeneration by cultured cortical neurons an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activity of a number of Rab GTPases might act to restrict axonal regeneration. A loss of Rab27b, in particular, is shown to enhance axonal regeneration in vitro, as well as in C. elegans and mous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models in vivo. Possibl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is new finding, which has important academic and translational implic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