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原发性线粒体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其中周围神经是线粒体病的常见受累器官之一。 目的:总结COX20基因变异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治的COX20基因变异相关周围神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基因检测结果及治疗效果,并以“COX20”、“线粒体复合物Ⅳ缺乏症(Complex Ⅳ deficiency)”为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12月。总结已报道COX20基因变异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主要结局指标:临床表型和COX20基因变异位点。 结果:4例患儿纳入分析,男、女各2例,其中3例自幼运动发育落后。4例均在儿童期起病,均以行走不稳为首发症状。肌电图均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改变,感觉神经轴索受累为主。4例患儿均携带COX20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包括错义变异2个,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各1个,其中移码变异c.262delG(p.E88Kfs*35)尚未见报道。文献复习目前共报道COX基因变异18个家系22例患儿(包括本文病例),起病中位年龄为5(1.0~17)岁,22例均以行走困难或步态不稳起病,11例(50.0%)有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病程中14例(63.6%)出现构音障碍,14例(63.6%)出现肌力下降和/或足部畸形,8例(36.4%)出现共济失调,6例(27.3%)出现肌张力障碍,5例(22.7%)存在认知倒退等。21例患儿行神经传导及肌电图检查,19例(90.5%)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头颅(18例)及脊髓(10例)MR检查提示,脊髓萎缩4例(40%),小脑萎缩4例(22.2%)。9例患儿已无法独立行走,丧失独立行走能力中位年龄为10(7~21)岁。目前共报道9个变异位点,4种变异类型,其中错义变异5个,剪切变异2个,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各1个。 结论:COX20基因变异患者多早期起病,以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表现,可合并构音障碍、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认知倒退等,病情逐渐进展,致残率高。COX20基因变异类型以错义变异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设计维甲酸治疗神经母细胞瘤可能的有效方案,本文对9-顺式维甲酸(9-cis retinoic acid,9-cisRA)体外诱导分化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SK-N-SH细胞经9-cisRA处理后,采用相差显微镜,神经纤维银染法,透射电镜观察等手段。观察9-cisRA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9-cisRA作用SK-N-SH细胞7d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12d时出现神经原性表型,多个细胞形成“神经节”,节间形成粗而长的类神经纤维;尼氏小体和银染法亦证明细胞产生显著分化,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9-cisRA对该细胞有分化作用。却无明显凋亡诱导作用。结论:9-cisRA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体外能产生明显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Effectsofhammerheadribozyme(RCP)onHBVPgeneinvitroGanLixia(甘立霞),WangPing(王平),ZhuXihua(朱锡华),DongYanlin(董燕麟),HouYunde(侯云德)(Depar...  相似文献   
4.
采用耳穴压豆法治疗儿童哮喘50例,并随访1年。结果:痊愈11例;好转3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认为此法不仅能预防哮喘的发作,还能避免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FascDNA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获得高质量及充足的Fas蛋白,采用PCR技术调整Fa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架,使之与生物素化蛋白基因阅读框架一致;缺失了FascDNA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并增加一个大肠杆菌偏性终止密码子,构建FascDNA和生物素化融合原核表达质粒PinPoint-Fas。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HB101,经500mmolIPTG在37℃条件下诱导4h,SDS-PAGE及Western印迹检测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得以高效表达,表达量为细菌总蛋白的13.8%。用亲和层析树脂对生物素化融合蛋白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得到Fas重组的蛋白,且表达的Fas融合蛋白具有抗体结合活性。此蛋白的表达成功将解决Fas膜蛋白不易提取的难题,为深入研究Fas提供了良好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6.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cDNA FOR HUMAN LYMPHO-TOX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淋巴毒素(hLT)系由淋巴细胞经抗原或有丝分裂原活化后产生的一类细胞因子,它具有抗瘤、抗病毒活性和许多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生物制剂。近年来发现的膜相关型淋巴毒素更提示hLT可能具有尚未被揭示的免疫调节活性。因此,克隆人LTcDNA并在大肠杆菌表达重组hLT,对于hLT的开发利用和研究其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按照公布的hLTcDNA序列,经计算机分析并结合实验要求设计并合成一对PCR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PHA/PMA活化24h的人T细胞系Jurkat细胞总RNA扩增出一541bpDNA片段;经α-互补筛选,质粒小量快速抽提,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将该片段定向克隆于pUC18、pUC19质粒载体。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和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序列测定表明:该DNA片段与公布的人淋巴毒素cDNA序列完全一致。它包括编码人淋巴毒素成熟肽的全部cDNA序列。再进一步将该cDNA片段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BV220,经地高辛标记探针菌落原位杂交筛选,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方向,筛选出一阳性重组子pBV-hLT。SDS-PAGE和Westernbloting分析表明:经温控诱导,该重组菌成功  相似文献   
7.
高宁  朱锡华 《免疫学杂志》1998,14(4):222-226
由一株抗人C1-抑物单克隆抗体鼠杂交瘤细胞提取总RNA,合成2对与免疫蛋白可变区FR1和FR4互补的通用引物,经RT-PCR扩增出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基因。  相似文献   
8.
白云  朱锡华 《免疫学杂志》1994,10(4):214-217
用抗CD59单抗2A7与CNBr-Sepharose4B偶联制备亲和层析柱,从正常人红细胞膜蛋白抽提物中分离纯化出CD59分子。本法纯化的CD59分子量为18-20KDa对还原剂敏感,与McAbssMEM43和1F5有高亲和性,再掺入豚鼠红细胞后,能够抑制人体补体的反应性溶血,本文还对三株抗CD59单抗2A7,MEM43及1F5的抗原特异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微量补体反应性溶血测定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白云  朱锡华 《免疫学杂志》1994,10(2):127-129
本文报道从酵母多糖活化的急性期患者血浆中分离C^-56复合物,并经DEAE-纤维素DE-32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利用微孔板和自动微孔板测定仪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准确的微量反应性溶血测定法。  相似文献   
10.
何凤田  谭骏 《免疫学杂志》1994,10(4):235-239
为了寻找和研究新的人类基因cDNA,本实验以T7DNA聚合酶对一DXFD52相关人肝细胞cDNA(DE)进行了分段部分测定,并将所测各部分序列分别在EMBL(欧洲分子生物学库)中进行核酸同源性检索,结果在库中没有找到任何具有同源性的人类基因或DNA片段。因此,我们初步认为DE为一新的人类基因cDNA片段。同时为初步探讨DE的功能,我们还成功地将DE构建于反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