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5篇
  免费   738篇
  国内免费   555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110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485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1038篇
内科学   746篇
皮肤病学   354篇
神经病学   177篇
特种医学   2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35篇
综合类   2206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756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1136篇
  18篇
中国医学   1007篇
肿瘤学   31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514篇
  2012年   742篇
  2011年   729篇
  2010年   673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668篇
  2006年   596篇
  2005年   531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强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N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4至2013年接受化疗的180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既往化疗次数、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使用阿糖胞苷、临床症状、肠壁厚度、中性粒细胞最低计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NE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探讨NE起病诱因、临床特征、腹部B超特点、症状的预后意义及化疗药物对发病的影响等。结果1804例患者中226例(12.5%)化疗后合并NE,化疗后10~19d起病,中位起病时间为化疗后第14天。发生NE后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5%。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临床症状≥4项、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超过7d以及B超下肠壁厚度≥10mm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结论NE是接受强烈化疗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严重的并发症,发生NE后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罗晓  何茜  李海冰  涂丽  张海玲  穆琼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5):3184-3190
背景 我国基层全科医生的离职意愿较高,调查其离职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可以为减少基层卫生人才流失提供思路。目前,完成"5+3"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的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逐步履约进入基层工作,而针对该部分全科医生离职意向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 调查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回归基层工作后的离职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吸引卫生人才留任、建设基层全科医生队伍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以贵州省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5+3"模式培养并履约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2015—2017级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于2021-01-20至2021-02-10对其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的一般情况、职业满意度、离职意愿、服务期满后职业方向。共回收问卷347份,其中有效问卷31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6%。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贵州省"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整体离职意愿得分为(3.98±0.98)分,具有离职倾向者229例(73.6%)。不同性别、单位地理位置、每日工作量者的离职意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单位负责人对待下属的方式、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对当前收入满意程度、家人对工作的支持程度、当地激励政策执行程度是"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服务期满后,计划留任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12例(3.9%),计划去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21例(6.7%),计划离开基层去上级医院工作者196例(63.0%),计划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者60例(19.3%)。 结论 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离职意愿较高,预计服务期满后基层全科人才流失较多,需从提高收入、重视全科医生心理需求、优化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全科宣传等方面着手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pico Green dsDNA荧光染色定量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NETs水平,采用T淋巴细胞亚群评价患者免疫功能,对比不同NETs水平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Cf-DNA/NET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而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家族史、呼吸道感染、Cf-DNA/NETs水平上升、有害气体接触、被动吸烟均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
背景 抑郁症的康复技能训练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方法,本课题通过引进成熟的抑郁症康复技术,使基层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为辖区内广大抑郁症患者开展康复训练,以期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降低自杀风险。目的 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门头沟区龙泉医院2018年1-9月门诊就诊的65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全部接受康复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结束3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服药依从性、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urses' global assessment of suicide risk,NGASR)和自杀风险问卷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共61例患者完成研究,与训练前比较,训练结束3个月后患者HAMD、SDSS评分明显降低,服药依从性除自行停药外均明显提高,自杀风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康复训练程式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抑郁症状,减少自杀观念,在基层医院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稽留流产(missed abortion,MA)患者在孕早期流产危险因素列线图。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因稽留流产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职工医院治疗的孕妇125例为研究组,随机纳入同时期正常孕妇126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年龄、环境因素、动物接触史、叶酸使用、文化程度、流产情况、疾病史、激素水平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孕早期发生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应用R软件建立孕早期稽留流产预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结果研究组孕妇年龄、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催乳素(prolactin,PRL)、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孕妇年龄(OR=1.809,P=0.003)、吸烟饮酒(OR=78.120、P=0.044)、职业暴露(OR=61.238,P=0.021)、T水平(OR=5.432,P=0.001)是孕早期发生MA的危险因素。PRL(OR=0.376,P=0.003)、E2(OR=0.258,P=0.016)、P(OR=0.396,P=0.005)是孕早期发生MA的保护因素。预测孕早期MA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的C-index为0.912(95%CI:0.874-0.943)。结论列线图中孕妇年龄、环境因素、激素水平能较准确的预测孕早期发生MA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碳酸酐酶Ⅲ的生物学特性及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酸酐酶(carbonicanhydrase,CA)是一种含锌的金属蛋白酶家族,至少有11种CA同工酶、3种与CA相关的蛋白质和1种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其中CAⅢ在细胞内的分布、分子的理化特性、生理功能都有不同于其他CA的特点,其功能主要是清除骨骼肌中的CO2,参与细胞内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调节能量代谢,但在临床中特别是在神经科疾病中的应用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学者论坛·在动物实验中解决临床难题···························,·······································································……顾玉东(3)基因〕:程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issue specific cytosine deaminase/5-fluorocytosine (CD/5-FC) thermotherapy on hepatic metastasis of colonic carcinoma in nude mice. Methods Forty-five nud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5-FC group and 5-FC thermotherap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15 mice in each group). Mice models of hepatic metastasis of colonic carcinoma were established by portal vein injection of LoVo/CEACD cells. The hepatic metastasis rate and number of metastatic nodules of the 3 groups were compared by ehi-square test and one-way ANOVA.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umor tissues and apoptotic index of tumor cells were observ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CD gene in tumor tissues was detected by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T-PCR and Western blot. Results The number of metastatic nodules and liver metas-tasis rate were 4.6±1.3 and 100.0% in control group, 2.2±1.0 and 60.0% in 5-FC group, 0.5±0.8 and 13.3% in 5-FC thermotherapy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mong the 3 groups (F=25.898, χ2=5.208, 19.548, 5.168, P<0.05). The mean apoptotic indexes of tumor cells of the 3 groups were 4.6%, 9.9% and 17.4%, respectively. Vacuolar degeneration, cell necrosis, cytolysis and apoptotic bodies were mostly observed in the 5-FC thermotherapy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CD gene in tumor tissue was detected in all the groups. Conclusion Tissue specific CD/5-FC thermotherapy has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hepatic metastasis of LoVo cells transfected with CD gene.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和疗程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1000mg每日3次口服,共服7d;对照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300mg每日2次口服,共服10d。用药后第3、6和10天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入组128例,全分析集(FAS)分析128例,符合方案集(PPS)分析118例。治疗后第3、6和10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下降值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nal analogue scale,VAS)值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入组时疼痛VAS值≥8的患者,FAS集分析显示,在治疗后第6、10天VAS值下降两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PS集分析显示治疗后第10天VAS值下降,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俨〈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8%和12.50%.主要为嗜睡和恶心。结论:增加伐昔洛韦用量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与较低剂量伐昔洛韦组相比,对疼痛程度较严重的患者能更显著地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0.
早期短程应用美洛培南治疗严重烧伤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短程应用美洛培南对严重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地选择特重度以上烧伤患者49名。治疗组21名伤后24h应用美洛培南3~5天。对照组28名,伤后24h应用头孢三、四代抗生素3~5天。观察患者SIRS、创面脓毒血症、MODS发生率,死亡率及治愈好转率。结果治疗组SIRS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创面脓毒血症、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短程应用美洛培南可以减少创面脓毒血症、MODS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严重烧伤患者的治愈好转率,对SIRS的发生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