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96篇
  免费   4162篇
  国内免费   2954篇
耳鼻咽喉   291篇
儿科学   547篇
妇产科学   202篇
基础医学   3166篇
口腔科学   663篇
临床医学   4755篇
内科学   4360篇
皮肤病学   375篇
神经病学   1532篇
特种医学   18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5412篇
综合类   9795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预防医学   3496篇
眼科学   565篇
药学   4378篇
  49篇
中国医学   3423篇
肿瘤学   2503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1226篇
  2021年   1755篇
  2020年   1404篇
  2019年   1021篇
  2018年   1063篇
  2017年   1253篇
  2016年   1022篇
  2015年   1794篇
  2014年   2334篇
  2013年   2577篇
  2012年   3662篇
  2011年   4081篇
  2010年   3313篇
  2009年   2814篇
  2008年   3069篇
  2007年   2789篇
  2006年   2511篇
  2005年   2124篇
  2004年   1578篇
  2003年   1368篇
  2002年   1042篇
  2001年   835篇
  2000年   681篇
  1999年   398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6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服异维A酸是目前临床上最为有效的抗痤疮药物,可同时作用于痤疮发病的4个主要环节。异维A酸在皮脂腺细胞内独特的分子作用机制使其具有强大的抑制皮脂腺分泌活性,近来其对痤疮免疫和炎症反应的拮抗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口服异维A酸主要用于治疗结节囊肿型重度痤疮以及其他治疗效果不好的中、重度寻常痤疮,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疗效、依从性及不良反应进行综合判定。小剂量[0.25~0.5 mg/(kg·d)]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增加患者依从性;累积剂量达60~120 mg/kg可以明显降低痤疮复发率。异维A酸不良反应大多以皮肤黏膜为主要表现,严重不良反应罕见,致畸是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口服异维A酸能快速改善痤疮皮损,有效预防痤疮瘢痕形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管结壳患者尿液菌群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和济南市济钢医院就诊的35例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留置内支架管4周。排除标准:尿液细菌培养阳性;严重肉眼血尿;近期口服抗生素;存在明显残石患者。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注册号为ChiCTR1800020025),根据有无支架管结壳将患者分为结壳组23例和无结壳组12例。收集拔管当日患者尿液行细菌16s DNA检测。使用UPARSE、UCHIME和RDP calssifier等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尿液菌群分布特点,明确两组患者尿液中细菌种类总数、细菌丰度,以及丰度占比较大的细菌类别,比较两组患者尿液细菌种类、数量及细菌丰度的差异,明确结壳组患者尿液中丰度占比较大的细菌菌属。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置管侧别、内支架管型号及结石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s DNA检测结果显示,结壳组丰度占比>1%的菌属数量为11个,丰度占比>0.01%的菌属数量为74个;无结壳组丰度占比>1%的菌属数量为7个,丰度占比>0.01%的菌属数量为11个,两组丰度占比>1%的菌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P=0.000)。结壳组中菌属丰度占比前3位分别为乳杆菌属(23.1%)、拟杆菌属(18.8%)和未分级拟杆菌属(17.1%),非结壳组中菌属丰度占比前3位分别是为埃希菌-志贺菌属(32.2%)、肠球菌属(24.9%)和假单胞菌属(18.2%)。两组间差异最大的3种细菌是乳杆菌属(P=0.010),拟杆菌属(P=0.004)和未分级拟杆菌属(P=0.004)。结论支架管结壳患者尿液中细菌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多于非支架管结壳患者。拟杆菌属细菌在支架管结壳患者尿液中的细菌种类丰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对大鼠牵张成骨(DO)过程中ONC、OPN、C-FOS、COL1、VEGF、RUNX2、AL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大鼠制备大鼠下颌骨DO模型。随机分5组,每组6只。第1组(只有牵张无PTH),术后8周取材,应用HE染色及微CT检测,以确定成骨情况。第2组(有牵张无PTH),第3组(有牵张有PTH),第4组(无牵张有PTH),第5组(对照组:无牵张无PTH)。2、3、4组及对照组术后1周取材,RT-PCR测定ONC、OPN、C-FOS、COL1、VEGF、RUNX2、ALP基因的表达。结果第1组,新骨形成,骨质充满牵张区,骨质连续,大鼠建模成功。RT-PCR检测结果显示,2、3、4组与对照组比较,OPN、COL1、RUNX2、ALP基因表达有明显提高(P<0.05),其中第3组最为明显。ONC、C-FOS、VEGF基因2、3、4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H在 DO 过程中,间歇性给以 PTH的作用只有在牵张期发挥作用,其对 OPN、COL1、RUNX2、ALP基因表达能够获得理想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PCR仪与测序仪在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34例HC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PCR仪检测、测序仪检测。结果:测序仪检测134例均可分型,PCR仪检测130例患者可分型,4例未能分型。PCR检测结果:134例HCV感染患者中,1b型59例,2a型47例,3a型6例,3b型15例,6a型3例,4例为分出型别。基因测序结果:134例均可分型:1型59例,2a型40例,2i型7例,3a型6例,3b型15例,6a型3例,6n型4例。PCR仪检测法检测符合率97.0%。结论:PCR仪测序仪检测用于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操作便捷,但其只能检测探针覆盖的型别,个别罕见型别不能分型。  相似文献   
6.
7.

Aim

Leukocyte-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1 (LAIR-1) is an immune inhibitory receptor which is expressed within most types of hematopoietic cells and negatively regulates immune responses. Recently, we found LAIR-1 expression to be present within tumors of nonhematopoietic lineages. However, the roles of LAIR-1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have yet to be examin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LAIR-1 in HCC tissue and assess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at this site.

Materials and methods

Expression levels of LAIR-1 within HCC samples collected from 90 patients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slides of normal liver tissue collected from 9 non-HCC patients were measur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using tissue microarrays. A semiquantitative score was assigned, as was based on staining intensity and percent of positive cells and a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test was used to assess any potential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LAIR-1 expression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Overall surviv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Kaplan-Meier and Log Rank statistical test.

Results

LAIR-1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in cancer tissue and adjacent tumor tissue, but not in normal liver tissue. The percent of LAIR-1-positive expression in cancer tissue of HCC samples was 97.78% (88/90) while that in adjacent tumor tissue was 96.67% (87/90). Significantly greater expression levels of LAIR-1 were obtained from cancer tissue (Mean?±?SD?=?5.722?±?2.145) than that in adjacent tumor tissue (4.141?±?1.486). In addition, LAIR-1 expression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athological grade of HCC, T stage, and age. Expression levels of LAIR-1 were related with worse overall survival rates of HCC patients, especially in HCC patients with hepatic cirrhosis.

Conclusion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LAIR-1 is expressed in HCC tissues and that high levels of LAIR-1 express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poor cancer differentiation. In addition, overexpression of LAIR-1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worse overall survival in the patients with HCC.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LAIR-1 may be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for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HCC.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其他危险因素对于脑卒中复发的影响。 方法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23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中位随访4.9年,根据随访事件中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复发组(312例)与未复发组(1311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危险因素脑卒中复发率的差异,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结果复发组年龄、空腹血糖、Lg Hcy的水平,以及糖尿病、房颤的患病率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糖尿病、房颤、年龄≥60岁、空腹血糖≥7.0 mmol/L、Hcy≥15 μmol/L的脑卒中复发率明显升高(Log-rank检验,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龄、Lg Hcy水平升高,以及房颤、糖尿病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Lg Hcy分别与糖尿病、空腹血糖、年龄存在交互作用。 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既是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又通过与糖尿病、高龄、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的交互作用显著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医疗器械口咽通气道产品的注册数量日益增加,针对该产品的相关咨询也逐渐增多。但该产品暂无相关的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以致该产品的注册申报资料经常出现一些共性问题。现根据医疗器械口咽通气道产品相关法规和标准,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该产品注册申报中的技术审评要求及共性问题,并给出对策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附着龈重建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附着龈缺失患者82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为传统修复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附着龈重建治疗修复方案,各41例,评价两组术后不同阶段附着龈宽度、龈缘外形及附着点重建改善效果,并评价患者评价治疗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附着龈宽度改善Ⅲ级率56.10%明显高于对照组0.00%,龈缘外形与附着点重建Ⅲ级率60.98%明显高于对照组0.00%(P <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附着龈宽度改善Ⅲ级率75.61%明显高于对照组0.00%,龈缘外形与附着点重建Ⅲ级率73.17%明显高于对照组0.00%(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7.56%与对照组70.73%比较明显更高(P <0.05)。结论针对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附着龈缺失患者采用附着龈重建治疗修复方案利于快速恢复附着龈增加宽度,改善龈缘外形及附着点重建效果,获得患者的高度满意度,治疗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