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鼠睾丸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植睾损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植睾生精细胞发育的内在因素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在植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Cuff管技术建立大鼠原位异体睾丸移植模型,并将实验动物分为6组,在光镜和电镜下分别观察移植物的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变化,应用放免法和RT—PCR技术检测实验各组T、FSH、LH水平和GDNFmRNA的表达量。结果:术后7d,同种移植组植睾组织在光镜下可见间质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层次紊乱,支持细胞数目减少并出现萎缩,电镜下可见支持细胞之间构成的紧密连接出现断裂;血清T值下降而FSH、LH值反馈性升高,GDNFmRNA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减少。术后14d,同种移植组植睾损害进一步加剧,且GDNF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同种移植植睾组织中支持细胞数目的减少和萎缩及其胞突构成的紧密连接出现断裂可能是植睾生精功能不良的主要原因;GDNF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睾丸生精功能状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1例婴儿恶性石骨症患者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TCIRG1和CLCN7是婴儿恶性石骨症最常见的致病基因。前者被认为是纯合性致病基因,国外只有6例其杂合性改变也致本病的报导,而我国无杂合性突变导致本病的报道。方法:通过骨组织X线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确诊1例散发性婴儿恶性石骨症患者。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TCIRG1和CLCN7基因外显子及其剪切位点序列,对PCR产物直接测序。用TCRIG1基因附近的微卫星标记和SNP构建患者及其父母的单倍型。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对患者及其母亲进行TCIRG1基因拷贝数目变异的检测。结果:患者TCIRG1基因第5号外显子内发现一个4个碱基的缺失突变c.449_452del AGAG(p.Gln149Glnfs16),该突变使得基因3’端编码的666个氨基酸被截断,失去了整个ATP酶V0复合结构域。患儿双亲TCIRG1和CLCN7基因的突变检测及单倍体构建证实该突变来源于患者父亲。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未发现患儿及其母亲携带有任何累及TCIRG1及CLCN7基因的拷贝数目变异。结论:本研究发现了1例TCIRG1基因新的杂合性突变所致的婴儿恶性石骨症。这是我国TCIRG1基因杂合性突变引起婴儿恶性石骨症的首例报道。这个发现可用于婴儿恶性石骨症的分子诊断。  相似文献   
3.
氧化应激与炎性反应是颅内动脉瘤(CA)形成和破裂的核心因素。作用机制为:1)直接损伤脑动脉内膜;2)使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由可收缩型向炎性反应型转化并凋亡;3)募集炎性细胞、分泌炎性因子,侵袭管壁;4)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重构和解体血管壁;5)介导脂质过氧化,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初步研究显示阻断氧化应激可预防CA发展,但详细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单、双侧接骨板治疗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22根人工股骨标本建立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AO分型:C2.3)模型,随机分成2组,每组11根。单钢板组用外侧远端解剖锁定板固定,双钢板组外侧用远端解剖锁定板、内侧用直型锁定接骨板固定。每组标本中5根进行垂直加压,3根进行循环垂直加压测试,检测干骺端内侧间隙压缩位移,剩余3根进行极限加压测试,记录固定失败时的最大负荷。结果 垂直加压测试中,单钢板组平均内侧压缩位移为(2.61±0.28) mm,双钢板组为(0.46±0.08) mm。循环垂直加压测试中,单钢板组平均内侧压缩位移为(1.56±0.12) mm,双钢板组为(0.43±0.05) mm。极限加压测试中,单钢板组平均最大负荷为(5 567±338) N,双钢板组为(9 147±186) N,每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钢板固定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的内侧抗压缩能力较单钢板固定显著增强,使股骨远端内侧结构更加稳定,有助于病人早期功能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变应性鼻炎致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8例变应性鼻炎致鼻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安络血片、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雷诺考特喷鼻剂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冲击免疫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第5周、第11周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白三烯-B4(LT-B4)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LT-B4水平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LT-B4水平在治疗后第2周、第5周、第11周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第2周、第5周、第11周的VAS评分、IgG、IgM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冲击免疫治疗方案对变应性鼻炎致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较常规方案更优,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经气管镜下氩等离子体凝固(APC)联合冷冻治疗中央气道病变腔内生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开始到6月在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及拟行APC联合冷冻治疗的中央气道病变患者30例,采用APC联合冷冻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 1)、FEV 1/FVC;动脉血气指标,包括:氧分压(PaO 2)、二氧化碳分压(PaCO 2);6分钟步行实验结果(6MWD);气管狭窄程度及气促指数。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FVC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的FEV 1%及FEV 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患者的PaO 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PaCO 2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6MWD距离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患者气管狭窄程度及气促指数分级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经气管镜下APC联合冷冻治疗中央气道病变腔内生长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增强神经根造影引导下硬脊膜激素类注射(ESI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椎间孔增强神经根造影引导下ESIs治疗。采用疼痛VAS评分和JO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个月。VAS评分与JOA评分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改善率85.1%±13.9%,优良率94.9%。患者均未发生重要血管、神经损伤、血肿压迫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椎间孔增强神经根造影引导下ESIs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寰椎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行后路寰椎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寰枢椎失稳患者,有效随访资料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21-66岁,平均42.3岁;有脊髓损伤症状者28例,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9.3±1.8;有颈枕区疼痛症状者30例,颈枕区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3.9±1.1;36例患者颈椎障碍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术前27.6±8.3;有发作性眩晕症状者6例;寰枢椎脱位26例,术前均行颅骨牵引术并达到复位。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为80-600 mL,平均295 mL;手术时间95-210 min,平均157 min。术后随访个6-42个月,平均21个月,35例术后6月获得融合,影像学检查可见连续骨小梁,植骨融合率97.2%。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至13.7±2.0,平均改善率58%;术后VAS评分1.8±0.9;NDI降低至12.9±6.4。JOA评分、VAS评分和NDI评分术前与术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未出现椎动脉、脊髓神经损伤或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现椎板钩脱位、松动,6例有发作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消失。结论寰椎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手术操作简单、风险低,手术时间短,有良好临床的效果,可作为治疗寰枢椎失稳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严重疾病,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起因的研究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的研究发现自身抗原互补蛋白能够引发身体的独特型-抗独特型抗体网络,从而提出了关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起因的新假说:自身抗原互补蛋白诱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