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8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5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3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CR、CT、MRI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CT、磁共振成像(MRl)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5例均有CR平片,21例CT扫描,20例做了MRI检查。[结果]55例中51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40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20例CR片清晰显示骨膜反应,19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21例行CT扫描病例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病灶边界、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8例清晰显示骨膜反应。20例做了MRI检查病例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及软组织肿块,8例显示相应骨髓水肿。[结论]CR片仍为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MRI对显示肿瘤的范围、软组织肿块及相应骨髓水肿有明显优势。三者相结合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物理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全国28省(市)的69所普通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物理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讨论了普通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物理教师队伍面临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加药后的微粒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我院急诊病人常用的供静脉给药的22种药物、42组配伍情况,制成静脉加药输液,在超净工作台条件下,用KF—4型微粒计数器,测定了168次微粒数,结果显示输液加药后微粒虽有增加,但均在药典规定范围内。输液中加1种、2种、3种药物后所产生的微粒数分别为x_1=5.52(n_1=16);x_2=8.17(n_2=18)、x_3=10.25(n_3=8),经统计处理,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本文对产生微粒的药物、注射器、操作环境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构建玻片蛋白质芯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玻片蛋白质芯片的构建方法及其中间操作条件的选择与优化。方法:利用生物芯片点样仪将超微量蛋白质点到经特殊处理的玻璃片表面,然后选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对玻片背景进行封闭;再用荧光素标记的蛋白质与点样蛋白杂交;最后用生物芯片分析仪扫描成像并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芯片的显示效果。结果:蛋白质样品与片基稳定结合,并保持原活性状态;封闭试剂选用酪蛋白或明胶效果较佳;点样探针与其特异蛋白质抗体可稳定结合,结合效果与点样蛋白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在1.6 cm×1.6 cm的玻璃片面积上,构建了36×36=1269点的蛋白质芯片。结论:本实验条件下,蛋白质抗原或抗体可以稳定地固定于经过处理的玻璃片表面.制成免疫型蛋白芯片,并可通过随后的抗原抗体反应与荧光素标记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用生物芯片分析仪可对其荧光信号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5.
臀上皮神经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阐明臀上皮神经临床意义。方法:解剖20具尸体(40侧)腰臀区,对臀上皮神经及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分析。结果:40侧腰臀区共发现138支臀上皮神经。在神经出胸腰筋膜后层处的卵圆形空隙有27个,其剩余空间周围见有脂肪组织。结论:臀上皮神经穿出胸腰筋膜后层处的卵圆形空隙为引起脂肪组织疝出、卡压神经引发腰痛的薄弱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简易取皮鼓及其使用方法。方法:在一次性注射器的针筒壁上作三道平行透壁沟槽,用于固定皮片,使得皮片紧贴于注射器针筒外壁上,再以手术刀徒手取皮,根据需要切取皮片。结果: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的取皮鼓取皮不需要粘合剂,可以按要求切取各种大小及厚度的皮片。结论:以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的取皮鼓,取材广泛,制作简单,无需粘合剂,取皮速度快,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7.
根据七年制医学生培养要求,在“生物物理技术”教学中,除介绍有关物理方法与技术的原理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外,还尝试了小论文写作和渗透科研思路、方法培养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IL-13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时IL-1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IL-13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时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57只,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normal);假手术组(sham);缺血组:(I)缺血再灌注组(I/R);治疗对照组-1(C-1);治疗对照组-2(C-2);治疗组-1(T-1)和治疗组-2(T-2)。阻断大鼠双侧肾脏血流45min再灌注24h建立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分别于阻断血流前、后分别从双侧肾动脉开口注射入1.5μg/50gbw鼠重组白细胞介素13(rmIL-13);检测各组大鼠IL-1β血清水平和肾脏表达,以及肾功能和肾脏病理。结果:(1)治疗组肾脏IL-1β基因(TtoC:P<0.01)和蛋白表达(T-1toC-1:P<0.01;T-2toC-2:P<0.05)明显减少,血清IL-1β水平明显下降;(2)肾功能障碍和肾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肾小管损害评分减少(C-1toT-1:45.20±8.64to21.05±8.82,P<0.01;C-2toT-2:42.25±11.15to23.25±7.31,P<0.01);(3)血清IL-1β水平与BUN、Cr成正相关(r=0.708,P<0.01;r=0.770,P<0.01)。结论:IL-13能有效地抑制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L-1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的增殖及其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测定系膜细胞增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系膜细胞IL-6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结果:IL-13在1、10、100μg/L浓度范围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5%FCSRPMI1640培养条件下系膜细胞IL-6mRNA表达及IL-6分泌水平较低,脂多糖(LPS)可刺激系膜细胞IL-6mRNA的表达及提高IL-6分泌水平,而IL-13可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IL-6分泌及其mRNA表达。结论:IL-13抑制体外培养的系膜细胞增殖及LPS诱导的系膜细胞IL-6的产生,IL-13可能对于肾小球肾炎的系膜细胞炎症反应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作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7年来经CT证实的134例SAH患者中18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观察癫痫发作类型与SAH之Fisher分级间的关系。全组均采用脱水降颅压、止血、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对于癫痫发作2次及以上的病人同时给予抗癫痫治疗。结果:于SAH72 h内继发癫痫发作12例,于病程第4~15天继发癫痫发作6例。18例中,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强直组)10例,简单部分性运动发作(简单组)4例,复杂部分性运动发作(复杂组)4例;除强直组与简单组Fisher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GOS量表评定疗效,本组优9例,良2例,中2例,死亡5例。结论:SAH继发癫痫多发生在SAH早期,且以强直-阵挛发作为多见;其发作类型与SAH出血量和出血波及大脑皮质的范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