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资料研究表明,缓慢性心律失常导致症状的主要原因为心动过缓:(1)阿-斯综合征;(2)头昏、乏力、黑朦等全身症状;(3)心衰加重[1].  相似文献   
2.
自动化功能的起搏器是指一些起搏参数不需要体外程控的管理,它能够根据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自动调整,其中以自动阈值管理系统,表现最完美。美效力公司(Medtronie)生产的Kappa型起搏器便是其中之一,它体现了在不增加起搏器体积、重量及电池容量的基础上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下面着重分析我院从2003年8月-2005年6月所植入10台Kappa自动阈值管理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氨苯砜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原则。方法:对治疗过程中出现重症氨苯砜综合征表现的6例麻风病患者的临床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在服用氨苯砜29~75天后出现皮疹伴发热、贫血、单核细胞增多、肝功能损伤等重症氨苯砜综合征表现,经停用氨苯砜,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麻风病人在使用MDT-MB方案治疗麻风病的前1~2月易出现重症氨苯砜综合征,及时停用氨苯砜,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防治继发感染,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重症氨苯砜综合征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慢-快型占78%。射频消融是根治AVNRT的新方法,我院从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以导管射频消融治疗18例慢一快型AVNRT患者,本文对放电靶点选择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12~78(40(?)  相似文献   
5.
双腔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模拟正常心脏的生理性双腔按需起搏器,具有双腔起搏、双腔感知以及触发和抑制双重反应方式.  相似文献   
6.
平板运动试验(ETT)是目前临床上无创性诊断冠心病(CAD)的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它具有简便、实用、可靠等优点,但其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及假阴性,为此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对传统的判断标准进行补充,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新发现麻风病人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加快消除麻风危害提供对策。方法对黔东南州2003—2012年以县为单位的疫情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12年共确诊新发麻风病人188例,年平均发现率为0.43/10万,总体趋势相对稳定。家庭内发病18例,占9.57%,病例以被动发现为主,共160例,占85.11%。平均延迟期1.7年,呈上升趋势。结论黔东南州的麻风流行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要彻底消除麻风病危害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8.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且一旦CHF起始以后,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发生,临床亦处于稳定阶段,其仍可自身不断发展,进行性加重,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了提高CHF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我院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 997年 3月开展心脏起搏器临床运用研究工作 6年来 ,共安置临时和永久心脏起搏器 4 4例 ,其中临时心脏起搏器 2 0例 ,永久心脏起搏器 2 4例 ,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均来自我院 1 997年 3月至 2 0 0 3年 1月住院病人 ,男 2 6例 ,女 1 8例。年龄 4 8~ 78(6 7 2± 7 4 )岁。经临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 ,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33例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1例 ,冠心病房颤伴II度II型AVB 1例 ,Ⅲ度AVB 6例 ,双结病变1例 ,心得安中毒伴窦性停搏、室…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24h动态血压变异性及其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I级18例,Ⅱ级24例,Ⅲ级31例和33例血压正常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其血压变异性。结果:血压变异性指标在Ⅱ、Ⅲ级原发性高血压中增高明显,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24h平均血压靶器官损害之间的相关系数,血压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程度成正比。结论:血压变异性的增大是靶器官损害的表现之一。本检查方便易行、无创伤,对临床诊断、治疗、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