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3种方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644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233例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A组),355例采用手法复位闭合克氏针内固定(B组),56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C组)。观察3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影像学Baumann角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Flynn评价标准评估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 A、B、C 3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5±3)d、(26±3)d和(31±4)d,平均住院总费用分别为3 622、5 392和8 595元,术后12个月Baumann角分别为(78±4)°、(72±4)°和(72±4)°,Flynn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3.3%、87.0%和85.7%。随访期间3组均未见前臂骨筋膜间室综合征、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肘外翻并发症;肘内翻A组10例、B组6例、C组1例,发生率分别为4.3%(10/233)、1.7%(6/355)和1.8%(1/56)。结论对于GartlandⅠ型骨折及骨折移位程度轻、骨折相对稳定的GartlandⅡ型骨折,可行夹板外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患者应优先考虑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有手术适应证者需及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手术方式的选择还应综合考虑手法复位程度、合并症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属意愿及经济条件;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能够获得较好的关节功能康复,肘内翻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了解采用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骨再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8年6月间选取56例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骨再骨折的老年患者来进行这次的实验研究,对于髋骨再次骨折,老年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都不尽相同,其中有28例老年患者选择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在实验中命名为对照组;剩余28例患者采取了手术治疗的方法,命名为观察者,对这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两组患者对这次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实验研究可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髋关节功能没有明显的差异(P 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都发生明显好转,其中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经过研究还可知道,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都有明显差异,观察者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也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骨再骨折的老年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优点要大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使得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加明显,治疗更加安全,效果更明显,而且还可以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因此,在临床上应该大力的推荐这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0例。其中参照组行钙剂治疗,实验组应用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腰椎骨密度、相关指标及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腰椎L3、L4、L5骨密度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血钙、维生素D、尿钙等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 00%)明显高于参照组(72. 50%),两者差异明显(P 0. 05)。结论补肾壮骨方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骨关节疼痛等症状,提升患者骨密度,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5-03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前1 d、术后3 d、术后3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活动能力评分评价腰部功能障碍情况,采用矢状面指数(SI)评价伤椎椎体高度矫正情况。结果本组120例均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5.2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病椎塌陷及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术后3 d VAS评分(t=-25.912,P0.001)、活动能力评分(t=-3.623,P0.001)、SI(t=12.251,P0.001)较术前1 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AS评分(t=-30.968,P0.001)、活动能力评分(t=-3.961,P0.001)、SI(t=12.238,P0.001)较术前1 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单、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8月~2017年4月治疗的7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39例接受单侧穿刺透视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侧组),39例接受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双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术后VAS评分、术后ODI值,以及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变化。[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用量均明显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术前结果比较,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中部高度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椎体Cobb角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和Cobb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尚元疏筋通络洗剂外洗结合功能锻炼对De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De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尚元疏筋通络洗剂外洗结合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单纯给予功能锻炼。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根据AOF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1)术后第1天,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0天,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VAS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术后2组患者踝关节主动活动度明显降低,术后第1天,2组患者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60天,2组患者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对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术后第90天,观察组的AOF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AOFAS评分表评定疗效,观察组优良率为82.1%,对照组为53.6%;观察组的优良率和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皮肤过敏、药疹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尚元疏筋通络洗剂外洗结合功能锻炼治疗De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其疗效优于单纯功能锻炼,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屈伸活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